69.早起三朝當一工。
這是客家人勉勵人們要愛惜光陰、勤懇勞動的一句俗語。勉勵人們每天要早早起床,利用早晨的時光勤快地勞動,三個早晨做的事加起來,相當于完成了一天的工作量。
70.隻要功夫深,瘦土變黃金。
隻要勤奮努力,措施得當,再貧瘠的土地也能獲得良好的收成。引申下去,不論環境如何惡劣,通過艱苦奮鬥,也一定能戰勝困難,取得優越的成績。
71.耳聽千百遍,唔當見一面。
客家話“唔”意為“不”。與“百聞不如一見”的意思相同。
72.火烈唔怕生蘆箕,刀利唔怕死牛皮。
蘆箕,指山上生長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舊時農村人家用作炊事時的燃料。前句指炊事時,隻要猛火,生蘆箕也能燃燒。後句指隻要刀刃鋒利,再堅韌的死牛皮也能切割進行加工。諺語泛指隻要功夫過硬、決心大,再大的困難都能克服。
73.人勤地生寶,人懶地生草。
人勤勞耕耘的話,地上的莊稼就能長出豐碩的收成。相反,懶惰的人不去耕耘,田園就會荒蕪長草,一無所獲。
74.火要空心,人要虛心。
農家利用竈頭燒火煮飯炒菜時,隻要把竈膛裡的柴薪架空,才能讓竈膛有充足空氣流動,火勢才會旺盛。人隻有虛心學習,虛心聽取别人的意見建議,虛心吸收前人的經驗教訓,才能進步,才能取得成功。
75.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
居住在溪、河和海附近的人,長期接近水中的魚兒,就熟知魚的特性;居住在森林大山附近的人,經常接近森林中的鳥兒,就能識别飛鳥的叫聲。本則諺語說明人的見識和他生長的地域環境有密切的關系。
76.唔怕萬事難,就怕怕麻煩。
客家話“唔”意為“不”。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難度,這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主觀上認為事情很煩瑣、費神、麻煩,結果是望而卻步,不去做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