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兒近段時間總是莫名其妙流鼻血,把我吓得不輕,就怕白血病啊,現在得白血病的孩子太多了。可孩子奶奶卻覺得這是小事,一點都不在意……”娟子在朋友聚會中聊起孩子的近況。
坐在娟子對面的阿亮,想起兒子上周也提起過鼻子出血的事情,當時他認為這不過是冬季幹燥罷了。聽娟子這麼一說,流鼻血有可能是白血病,阿亮也打算帶孩子上醫院看看。
哪些原因可能導緻鼻子出血?鼻子出血會是白血病的前兆嗎?39健康網邀請了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血液科副主任醫師江千裡,,向大衆科普鼻出血的緣由,解答相關疑惑。
一、發生鼻出血要正确止血,查明病因人體内有血管的地方,就可能會出血。正常情況下,紅細胞會在血管裡面流動,一旦它“跑”到血管外面,就會形成出血。人體皮膚表面出現瘀斑、流血都是出血的具體表現。
江千裡說,鼻出血大緻分為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大部分指的是外傷,如鼻子被他人打擊或撞擊後,血管破裂引發出血;内在因素可再分為結構因素和功能因素,結構因素表現為鼻黏膜過薄或鼻甲畸形導緻的出血,功能因素則表現為血液成分異常導緻的自發出血。
遇到鼻出血時,關鍵的止血方法是準确找到出血點并壓迫止血,或者使用棉花進行局部填塞止血,再根據出血情況就診。
江千裡提醒:“鼻出血不僅會從鼻子流出來,也有可能被患者吞進肚子,進入消化道。如果出血量大于5ml,糞便潛血可為陽性;如果出血量較大達50ml以上,可出現黑便;若持續嚴重出血,可緻失血性休克。”
二、鼻出血不等于鼻子出問題,可能是這些疾病的先兆鼻出血不等同于鼻子出問題,它可能隻是疾病的先兆,代表身體其他部位出現炎症、感染以及創傷等情況。
江千裡介紹,鼻出血和其他疾病一樣,可以按照物理、化學、生物、遺傳和免疫五大類别區分病因:外傷導緻出血;吸入刺激性、有損傷的化學氣體導緻鼻子局部糜爛或出血;細菌、病毒、衣原體等局部感染或腫瘤細胞浸潤;遺傳出血的症狀;免疫系統出現異常。
不少人認為鼻出血是熱氣上火引起的,對此,江千裡回應道,“上火”是中醫概念,上火後的表現可分為炎症、局部感染、過敏和受到刺激等情況,均可能導緻血管壁變薄和水腫,從而增大血管内皮間隙,導緻出血風險增高。
如果鼻出血在充分休息、多喝水後能夠自愈或者确實與上火有關,一般沒什麼大問題。如果排除了上火原因,還老是鼻出血,一定要重視,盡早到血液科就診。
三、孩子經常流鼻血,警惕出凝血“三劍客”發生異常血管、血小闆和凝血因子,堪稱出凝血“三劍客”。其中,凝血因子可通過檢查“凝血四項”明确病因,即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時間(TT)、纖維蛋白原(FIB)。
有的家長得知孩子上課突然流鼻血的消息,往往不知所措。江千裡使用出凝血“三劍客”幫其分析道:“多數情況下,6歲至10餘歲左右的孩子發生鼻出血是因為孩子的血管未發育完全,鼻粘膜相關血管極其敏感,簡單的觸碰、撞擊都有可能引發出血,不必過分擔憂。”
當然,如果孩子短期内流鼻血次數多,家長要及時陪同孩子前往醫院就診。
“檢查主要是确認血小闆數值是否過低,出血是否導緻貧血,白細胞和凝血因子是否異常,從而排查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和血友病等血液系統疾病。”江千裡強調,白血病和再生障礙性貧血均能導緻血小闆數值變低,血友病則與體内一種凝血因子出現異常相關。
對于血液檢查結果無異常,但出血情況尚未得到緩解的患者,還可以選擇到耳鼻喉科就診,查明出血是否與鼻甲肥厚、局部炎症有關。
至于網友提出的“喝酒和流鼻血有無關聯”,江千裡表示,長期喝酒容易“喝壞”肝髒,而許多凝血因子由肝髒合成,酗酒人群發生肝損傷概率較大,進而導緻凝血因子合成減少,增大出血風險。
此外,頻繁飲酒可能導緻酒精性肝硬化,門靜脈回流受阻導緻脾功能亢進,血小闆破壞過多,同樣會引起出血。
#謠零零計劃#
本文指導專家:
江千裡,廣東省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血液科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
(圖片來源:123rf)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