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表情大家都在用,甚至光用表情就可以表達各種情緒、回答各種問題了。
表情不僅成為我們日常交流的一部分,更能迅速拉近人們的距離。大家用的多了,慢慢形成了一種潮流。
可是,你了解這些表情的出處嗎?
電影《周末夜狂熱》Saturday Night Fever (1977)
這個形象出自電影《周末夜狂熱》裡約翰·特拉沃爾塔的迪斯科舞步。現在的年輕人,很多隻記得他在《低俗小說》裡和烏瑪·瑟曼跳的那支舞了。《周末夜狂熱》借用《洛奇》 (1976)的創傷結構,穿插幾支花樣新穎的迪斯科舞蹈,新鮮而有活力,讓特拉沃爾塔成為當時的新偶像。
《時代周刊》都把約翰·特拉沃爾塔做成封面人物、專文推薦,成為新的偶像和話題人物。這部影片也讓迪斯科文化在接下來的80年代繼續發光發熱。
《周末夜狂熱》
配上跳舞女郎,正好匹配上圖
音樂專輯《Aladdin Sane》(1973)
該形象出自大衛·鮑伊的專輯封面《Aladdin Sane》,由著名攝影師布萊恩·達菲拍攝。
在這張封面中,鮑伊給自己的臉上畫上閃電妝, 仍然以《The Rise and Fall of Ziggy Stardust and the Spiders from Mars》那張專輯所創造的來自外太空的雌雄同體的的搖滾明星Ziggy Stardust的形象示人,成為上世紀70年代的經典形象。 鮑伊去世後,人們也主要帖出這張照片予以緬懷。
《Aladdin Sane》
星際旅行:原初 Star Trek: The Original Series (1966-1968)
該手勢最早就出自《星際迷航:原初》系列的瓦肯舉手禮,寓意“生生不息,繁榮昌盛。”(Live long and prosper.)
《原初》系列的瓦肯舉手禮
瓦肯舉手禮是史波克的扮演者倫納德·尼莫伊發明的,他八歲時曾被祖父帶着參加一個猶太教的祈福儀式“kohane blessing”。
在儀式上,祭司伸出雙臂、手心向下,中指與食指并攏,無名指與小指并攏,最後盡可能張開呈V形手勢。這種手勢代表了希伯來文中的字母“ש”,希伯來語“Shaddai”此字母的寓意則為“上帝”,這種祈福手勢給他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在《星際迷航》拍攝過程中,工作人員在設計瓦肯人問候手勢時,尼莫伊一下就想到了該手勢。
大力水手 Popeye
這個常被用來“加油”的表情出自《大力水手》,應該不用我介紹了吧?1927年,連環漫畫家E·C·西格成功塑造了“大力水手”蔔派的形象。他吃了菠菜之後,就會力大無窮,首先亮出的就是他那強壯的手臂肌肉。
《大力水手》1960版DVD封面
木偶奇遇記 Pinocchio (1940)
長鼻子的表情大家不會陌生,它出自經典童話“皮諾曹”的故事,被木匠爺爺造出的木偶男孩,一說謊鼻子就會變長。迪士尼在1940年就拍成了電影《木偶奇遇記》,這個表情可以在聊天時用來代表“撒謊”“吹牛”,多數人似乎沒怎麼用到過它。
《木偶奇遇記》
月球旅行記 Le voyage dans la lune (1902)
月亮臉最早的出處已無從考證了,至少19世紀就出現在一些手繪招貼畫中。
但喬治·梅裡愛導演的電影《月球旅行記》的确讓月亮臉流芳百世了。這部14分鐘的默片,被認為是科幻電影的開山之作,靈感源于凡爾納的小說《從地球到月球》和H·G·威爾斯的小說《最早登上月球的人》。
電影片段
影片采取神話劇的傳統風格,講述了一群天文學家乘炮彈到月球探險的故事。當滿臉含笑的月亮,突然被一顆炮彈射中,頓時哭了出來,很萌。如果你沒看過《月球旅行記》看過老馬的電影《雨果》,那你應該會記得這個鏡頭。
梅裡愛的手繪稿
配上火箭就更完美了:
因為該表情還有一個灰色版,導緻很多人以為這是《托馬斯和他的朋友們》,它在“自然分類”裡,叫New Moon Face。不過,大家也可以拿它當“托馬斯”用,還挺像。
此外,還有半月的表情,這也是經典形象。它的誕生時間也可以追溯到19世紀後期的招貼畫中,後來更成為1910-1940年代美國照相館的經典道具。
在電影《紙月亮》(1973)和《重返20歲》(2015)等電影中也是重要元素。美國到現在依然有照相館在拍此類照片。
從古至今的照相館月亮布景
《重返20歲》&《紙月亮》
浮世繪《神奈川沖浪裡》
該巨浪表情出自浮世繪《富嶽三十六景》之《神奈川沖浪裡》,葛飾北齋最家喻戶曉的作品。
以出人意料的構圖、轉瞬即逝的千姿百态,勾勒出浪濤的姿态,并襯出船上人們與大自然抗争的不屈精神。在很多動畫作品中,都有緻敬。比如最近的兩部定格動畫《魔弦傳說》和《犬之島》中都有出現。
《神奈川沖浪圖》
《魔弦傳說》
《犬之島》
配上富士山就更葛飾北齋了:
日本鬼首般若 和 天狗
該表情為日本最廣為人知的妖怪之一 —— 般若。
有一種說法是,名為般若的和尚所做的面具而得名。另一種說法是,《源氏物語》中的葵夫人被六條禦息所的嫉妒心所困擾形成的惡靈。般若久居深山之中,每到半夜就去搶奪小孩吃,還會發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可怕笑聲。
在能劇中,葵上、道成寺、黑塚都用般若的面具。
般若的面具有白款和紅款,新藤兼人的電影《鬼婆》(1964)裡被詛咒的面具就是白款。
《鬼婆》
同樣是長鼻子,可它不是皮諾曹。這也是日本最廣為人知的妖怪之一 —— 天狗。據說天狗會把迷失在森林裡的人拐走,所以古人稱被拐走的小孩叫做“神隐”。
還有一些表情,是要排列組合的,比如“三個猴子”出自《論語》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代表從眼睛、耳朵、嘴巴嚴格的管束自己,表現出謹慎善為、與世無争的處世性格。
三個猴子的圖騰形象在中西方都産生了深遠影響:
巴斯特·基頓的“模仿秀”照片
電影《人猿星球》(1968)中的的惡搞
接下來給大家演示一下排列組合的重要性,比如下面這幾組排列,不用說你們也能猜出是什麼電影吧?
知道的答案的,可以在評論裡面一起回複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