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說自己的經驗和建議?你有什麼?你想要什麼?你要放棄什麼?,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馬雲說自己的經驗和建議?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你有什麼?你想要什麼?你要放棄什麼?
對年輕人,對創業者,對企業家,馬雲曾多次在不同場合對不同人群問過這三個問題。
什麼是常識,這就是常識。
了解别人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每個人都喜歡并善于去議論和評價别人,不如此,不足以顯示他的存在感和高明。
但沒有多少人真正的了解自己,人總是喜歡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從而放大了自己的優點,忽略了自己的缺點。
所以,客觀地評價别人是可能的,但客觀地評價自己是非常困難的。
而馬雲這連環三問就是要你自己了解自己,不然,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事做企業,都難免會迷路。
「無論年齡大小,都要問自己三個問題,你有什麼,你想要什麼,你要放棄什麼,經常思考這些問題,你就不會迷路。」
在2018年10月12日的IMF與世界銀行秋季年會上,馬雲向年輕人提出了忠告。
這是繼8月份在南非發表演講之後,馬雲又一次提到這三個問題。
而在之前,馬雲也曾對創業者發出提問——
“人一定要想清楚三個問題”:一、你有什麼?二、你要什麼?三、你能放棄什麼?
其實,這三個問題很簡單:
你有什麼,是評價自己現狀和自身的資源;要什麼,是明确自己目标;放棄什麼,是拷問自己的取舍,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仔細觀察那些創業失敗的案例,可以說基本上都是搞糊塗了這三個問題。
你有什麼?
人生就是一場連續的選擇,大多數人都是沒有選擇最好的,也沒有選擇最壞的,隻是選擇了中間狀态。
其原因,就是不明白自己到底有什麼。
古人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好多人都是沒有自知之明。
因此,對自己就産生了錯誤的判斷,要麼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要麼低估了自己的價值。
比如說,有個朋友從小就愛好畫畫,特别是在油畫方面很有天賦,但他認為自己就是适合開公司做老闆,結果做生意沒賺到幾個錢,卻蹉跎了好幾年的時光。
現在回頭開了個藝術培訓學校,卻經營的紅紅火火。
人和人終究是不一樣的,你有你的路,别人有别人的路,你非要拿自己的短闆去拼别人的長闆,這不是自己找虐嗎。
強如馬雲,和王菲一起唱歌也是壓力山大,高曉松就安慰他說,王菲的嗓子是老天爺賞飯吃,就像你演講很牛逼一樣,各有各的長處。
我們的人生選擇也應該基于這點,懂得自己有什麼,自己的興趣和才能是什麼,或者是自己有什麼資源優勢,自己希望在哪個領域取得進步和成就——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
有的人适合上班,有的人适合創業,兩者一旦錯位,事半功倍和功倍事半的差别還是很大的,成本也是不一樣的,這樣就悲劇了。
你要什麼?
1999年成立的阿裡巴巴到現在才十九年,馬雲就已經實現目标要退休了,從這點可以看出知道自己有什麼、要什麼的重要性。
人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那個時間段一旦錯過,再想回頭就不是一樣的難度了。
「我什麼也沒有,我們唯一擁有的就是夢想,信念,我們有團隊,我們會十分努力。」
那麼,馬雲和他的團隊要的是什麼呢?
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是希望阿裡巴巴成為全球top10的互聯網公司。
19年過去,阿裡巴巴已經是市值5000億美元、全球top10的互聯網公司,這在19年前,誰會相信呢?
客戶想要什麼?社會的問題在哪裡?你的客戶存在什麼問題?我們的團隊想要什麼?對于創業者來說,這些問題一定要想透想明白。
偉大的企業總是明白自己為何賺錢,賺錢幹什麼,它們不是為了賺錢而賺錢——錢是賺不完的,它們是因為創造出了價值,賺錢隻是社會對其創造價值的回報。
很多企業都搞不明白這點,它們甚至連它依賴誰、誰需要它,客戶群體是誰、在哪裡,都糊裡糊塗。
明白了自己有什麼、要什麼,自然也就懂得了怎麼取舍和放棄。
你能放棄什麼?
「如果一個人不願意放棄任何東西,那麼什麼也得不到。很多商人從來都學不會專注,我們要學會專注于一件事。因為學習專注,就好像前面有九隻兔子,如果你想要抓住兔子,不要換目标,要改變自己,直到抓住兔子。」
人的天性就是抓住,去獲得,去占有,這種貪婪的天性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讓我們放棄什麼,簡直是難如登天的一件事。
所以這點是至關重要的,這個關口足以篩選掉大多數人。
放棄什麼,得到什麼,沒有人可以不放棄就可以得到,你想要什麼,要實現什麼目标,放棄決定了其成功的可能。
再說一遍,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人這一輩子可以做成的事業也是有限的,不管做人還是做事,要按照規律才行,事物自有邏輯,無論是自然規律,是經濟規律,還是商業規律,違背規律的行為都沒有什麼好結果。
成功經驗各有不同,失敗教訓總是相似。有什麼、要什麼、放棄什麼,這三個問題你以為是馬雲靈機一動想出來的嗎,當然不是,這三個問題也是馬雲和團隊通過多少次失敗的教訓得來的。
「過去19年,阿裡巴巴經曆了1900次以上的失敗!」
馬雲說,如果有一天我要寫書,我會寫一本《阿裡巴巴的1001個錯誤》,我會告訴我的孩子我經曆了多少艱難的日子,犯了多少愚蠢的錯誤。
嗯,這三個問題是從失敗當中提煉出來的精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經常拿來問問自己。
學習别人的成功是沒有用的,你也學不來,你看過那麼多成功的故事,那你就能夠成功嗎?
如今在很多MBA項目裡,都在講述别人成功的案例,有個屁用呢,每個成功都有它的天時地利人和,你是無法複制的。
别人真正的情況你是不了解的。所以馬雲說,隻有學習别人的失敗才是對自己有益的。
特别是現在這個階段,好多企業叫喊形勢困難,沒有機會,希望得到外界的幫助,卻不想想自己是個狀态,你連基本的經營管理都做不好,還談什麼堅守實業,裝腔作勢而已,跟不上變化,浪費人力和資源的企業該淘汰淘汰才是正經事,淘汰劣等企業也是對社會做貢獻。
在2018世界VR産業大會上,馬雲就表示,阿裡巴巴創業時融資500萬美金就覺得是巨資,而現在融到一億美金都不好意思見人。現在風險投資熱度正在退潮,是到見真本事的時候了。
别說沒有機會,現在就是最好的機會,看看香港那種固化的狀态就知道了,那才是真的沒有機會。
1950年22歲的李嘉誠還可以在香港開個小廠子創業,現在的香港年輕人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而我們還處在激烈的變化當中,可以說遍地都是機會,一切皆有可能,所以美團創始人王興說,「機會永遠有,尤其是在中國。很多人覺得google直到九八年才做搜索已經太晚了,後來的發展大家都看到了。」
他還指出,真正的要害是想明白一個問題:你給什麼人提供什麼服務?這個問題别人沒法替你回答。
同樣說的是「你有什麼,你要什麼,你放棄什麼」的道理。
「在人人都相信一個産業的時候,其實你已經沒有機會了。」
正是因為許多人隻有是看見了才相信,所以才有“因為相信所以看見”的把握先機和成功。
如果錢能解決問題,那麼銀行能做成任何事。馬雲表示,「真正的創業者,首先要有理想、團隊、客戶,錢就在那裡,關鍵在于你是否能堅持理想,保持努力,賦能他人。」
實際上,創業和工作隻是人生的一部分,雖然很重要,但絕不是全部,就像錢很重要,但錢并不等同于一個人的價值。
但「你有什麼,你要什麼,你放棄什麼」這三個問題的道理是相通的,我們可以不去創業,可我們不能不想去過好這一生。
人活一輩子,要對自己了解清楚,自己喜歡什麼,想要做成什麼事,為此,可以放棄另外一些什麼。
如果你一時想不明白,那就一直想,直到想明白為止,想想你最閃光的時刻,想想讓你最迷醉的事情,是音樂,是畫畫,是寫作,是練武,還是經營......
隻有做那些讓你有成就感的事情,你才最輕松,最享受,也才是你最好的時候。
找到自己,成就自己,是人生最美好的事情,請相信這一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