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一位律師,給您一個團隊的服務
日前,昆明市民張先生遇到一件煩心事,前不久想換一個網頁的順序,就收到網絡公司一份大概内容為“不續費,就要以侵權行為起訴張先生”的告知書,吓出一頭冷汗的張先生……
含混其詞威脅消費者“侵權”
5年前張先生請省外某網絡公司進行網頁設計及搭建,按照協議要求買斷網頁版本及域名,且每年進行續費,但今年張先生想調整網頁版本順序,卻被告知已經不在服務範圍,并且将其網站的中文表示改成了英文标識。但經過張先生反複确認,英文标識與中文标識的意思完全相同,之後,該網站未回答張先生提出的任何問題。緊接着,該網絡公司就發送了一份2020年4月所謂的“網絡取證”文件和1299元的付費鍊接,以及一份大概内容為“不續費,就要以侵權行為起訴張先生”的告知書發給張先生。
張先生想進一步了解其到底是怎麼回事,進入該網頁,看見一份最高法院關于該網站侵權糾紛的判決書。 這份民事判決書顯示,“認定該企業建站系統雖然可以免費用于商業網站,但被訴侵權人未按照授權許可協議約定保留米拓版權标識和鍊接,侵害了米拓公司依法享有的署名權,應承擔停止侵權、賠禮道歉以及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 與張先生的情況如出一轍。
随後,張先生用一個新的身份購買網站的建站模闆,離奇的事情發生了,該網站給出的模闆底部所謂的“版權”全部為英文标識,與張先生原來的模闆一模一樣,張先生随後又換了一個身份購買,仍然是英文标識“難道這個所謂的中文标識是網站自己僞造的?來訛錢的?”
勒索式營銷——碰瓷式維權
✓
近年來,根據媒體報道,越來越多的自媒體和企業收到來自網站莫名“侵權”的律師函,被告知涉嫌圖片侵權、署名權侵權等,而且要價不菲,數額最高可達數萬元。
✓
據一位網站信息市場的資深業内人士透露,一些網站就将其原本的标識放在模闆上,然後再用相同的标識以中英文區别,或是幾點幾的版本之間的微弱差别開始捕捉客戶的續費情況,一旦出現需要調整網頁、換頁面、增加功能等情況時,以中英文标識改變、幾點幾版本的差别為由進行維權,以起訴同時推銷的方式,達成被動版權交易。
✓
“該網站妥妥的屬于以通過碰瓷式維權、勒索式營銷将正當的版權保護行為轉化為不當牟利的手段。以‘維權’之合法行為掩蓋‘勒索’之非法目的。”雲南睿震律師事務所(簡稱“睿震律所”)表示,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二條規定:著作權法所稱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内具有獨創性并能以某種有形形式複制的智力成果。據此,著作權保護的客體是具有獨創性的智力成果,獨創性是某項智力成果獲得法律保護的前提條件。該網站發給所有消費者的網站模闆都是英文标識,而普通消費者均不會關心這個模闆是英文标識,還是中文标識,當該網站又通過中英文标識來起訴消費者“侵權”,消費者就誤認為或是自己誤删誤改,自認倒黴交了這個費用。其實,該網站的這種行為顯然無法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
✓
據權威媒體報道,勒索式維權由來已久,長沙某媒體的App由于使用了某圖片網站照片,被圖片網站發函,由于拒絕支付相關費用,App所在公司被起訴。同時,這家圖片網站發函美國蘋果公司,導緻此App因版權糾紛被蘋果商店下架。
❖
同樣的事情在2016年8月也發生過。某條也因圖片版權問題被舉報,從而在某知名手機商店下架,其後與圖片公司私下和解後才重新上線。
❖
這種碰瓷式維權、勒索式維權的事件屢見不鮮,動辄巨額索賠或要求簽訂包年合同,搞得媒體、自媒體戰戰兢兢,不敢配圖。
❖
對此,睿震律所表示,如果能證明其出售的網頁均為英文标識,卻以虛構的中文标識維權,要求使用者賠償損失的行為。屬于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隐瞞真相,騙取使用者向其支付版權費和損害賠償,涉嫌詐騙。
❖
同時,睿震律所提醒消費者,面對此類“維權式推銷”時,絕不能為了避免訴訟、息事甯人而輕易支付“侵權費”或與網站達成版權交易。消費者有權依法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公安機關進行檢舉,震懾此類不法行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今年的3.15,睿震律師結合國家發展趨勢,推出系列活動,讓3.15成為讓消費者學會如何保護自己,為企業防範風險,讓企業如何不再上黑榜的日子。
盡請關注本月睿震律所微信公衆号、頭條号,為您和你的企業溫暖送法,少走彎路。
請一位律師,給你一個團隊的服務
文章圖片來源網絡 如有侵權 聯系即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