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led 照明領域的發展

led 照明領域的發展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26 17:23:53

led 照明領域的發展?從人類社會的第一束火把,到晝夜不息的都市霓虹,照明曆經漫長的演變過程直到高效節能半導體固态LED光源的普及,人類社會進入更加多姿多彩的“電氣照明時代”,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led 照明領域的發展?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led 照明領域的發展(這家深企造出太陽光)1

led 照明領域的發展

從人類社會的第一束火把,到晝夜不息的都市霓虹,照明曆經漫長的演變過程。直到高效節能半導體固态LED光源的普及,人類社會進入更加多姿多彩的“電氣照明時代”。

7月25日,南都灣區新實業調研團走進旭宇光電,調研大灣區光電産業高質量發展之路。這是一家具備自主研發核心技術能力的高新技術企業,11年來持續深耕半導體發光功能器件和集成電路封測的研發、設計、制造、銷售和服務,成功入選工信部第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當前,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背景下,光電産業也迎來了發展的新機遇。旭宇光電高級工程師、董事副總經理曹小兵介紹,傳統的白熾燈和熒光燈存在高能耗及環保等問題,旭宇光電積極推進照明行業創新驅動的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公司聚焦半導體發光功能器件的高效率和低能耗研發,高效節能是産品定位的一個核心基準點。“在全球倡導節能降碳的大趨勢下,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對産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旭宇光電專注節能環保的半導體器件研發,有效利用新技術推動産品升級,通過節能技術的應用和節能工藝實施,推動光電産業高效低碳發展,助力國家“雙碳”目标的達成。”

此次,南都灣區新實業調研團走進旭宇光電,由南都灣區财經新聞中心商業科技新聞部主任李穎帶隊,北京大學深圳研究院創新部部長邱四海、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經濟學博士後王申辰、工行深圳市分行公司金融業務部副總經理秦志峰、工行深圳市福永支行副行長程衛坤、洛克資本合夥人李音臨、洛克資本副總裁史松坡等來自産學研資的各界專家代表共同參與,為企業發展、行業進步建言獻策。

A

發展趨勢

不僅要“節能環保”,更要往“健康照明”發展

LED照明産業高質量發展,向低碳環保、光健康方向轉型升級

光電産業可以細分為各類應用領域,除了普通照明向健康照明發展以外,還有例如激光照明、工業視覺檢測、紅外産業、農業光照、紫外固化、深紫外消殺、光伏産業、新型顯示産業及智能投影等,彼此之間存在較大技術差異。此外,光電産業的産業鍊的上遊是原材料,含芯片、熒光材料、光學器件、輔料等,中遊是器件,下遊則是應用産品。

旭宇光電則專注基于光譜設計及應用解決方案,半導體功能發光器件可實現健康照明和場景系統方案創新應用,廣泛應用于智能家居、商業照明、工業照明,教育照明和景觀亮化等領域,以及在植物光照、紫外固化、深紫外消毒殺菌、紅外安防及檢測、醫療健康等創新應用。

太陽光乃萬物之源,更是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之一,經過千萬年的進化,太陽光譜已成為人類健康必須的光譜。旭宇光電的全光譜專利技術便是人為造出了“太陽光”。旭宇光電創始人、董事長、總經理林金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一切的萬物生長靠太陽,人類幾千年以來都是在太陽光下生活與開展相關活動,通俗地講,全光譜它包含了太陽的所有光譜實現功能。“我們這個光譜實現了與太陽光譜98%的接近度,全光譜就是舒适的健康光。”

在林金填看來,照明行業不僅要“節能環保”,現在更是要往“大健康”的方向轉型升級,解決“光健康”的問題。“比如往接近太陽光光譜方向發展,真正模拟太陽的光譜,并以低藍光來保護我們的視力健康,推廣全光譜LED,進一步體現以人為本的生活用光理念,也提升了随時空變化的健康、綠色和藝術用光環境。”

據介紹,旭宇光電“健康全光譜LED”産品,采用自主設計的芯片與熒光粉組合方案實現健康光譜,典型如率先研發出雙藍光全光譜技術,并獲得自主知識産權,産品性能兼具高光效、高顯指、低藍光、高色飽和度、高色彩逼真度、光譜連續性好及富有節律效應等優點。廣泛應用于教育照明、護眼台燈、家居照明及高端商業照明等領域。

旭宇光電認為,“十三五”末期,白光LED開始産業升級,主要矛盾已發生變化,産業要向光健康升級。“十四五”期間,健康照明替代傳統性照明的意義不亞于早期LED替代白熾燈和三基色熒光燈技術,CIE 218:2016《室内健康照明路線圖》明确了“健康照明”元素的照明推薦,光對人體的生物效應的研究是目前光與照明領域的研究熱點。

LED是發光二極管的簡稱,作為節能環保産業典型代表之一,具有節能減排、綠色高效、高技術等特點,未來将逐步替代白熾燈和熒光燈,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産業的優先發展方向,對實現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具有重要意義。

B

行業現狀

仍面臨諸多痛點難點,關注産業鍊轉移的風險

努力實現國産替代,技術上的大創新要從材料端發力

光電産業是一個極具發展潛力的産業,其衆多的細分市場小則百億,大則近萬億。其中,相關研究機構發布數據顯示,我國LED照明行業市場規模逐年增長。由2017年6358億元增至2020年8627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0.7%。

有研究報告指出,國内LED照明産品在海外的滲透率仍較低,随着海外的需求不斷的擴大,LED照明作為我國的優勢行業,未來仍有巨大的上升空間。同時,受全球“居家經濟”推動,LED燈具的市場需求大幅提升,自2021年一季度起,LED一般照明市場需求明顯回溫,2021年全球LED照明市場規模達到381.99億美元,年增長率達9.5%。

中國照明電器協會數據顯示,2021年全行業共完成出口總額654.70億美元,同比增長達24.50%,其中LED照明産品出口額474.45億美元,同比增長達33.33%,出口額繼2020年之後,再度刷新了照明行業出口的曆史紀錄。

不過,國内LED照明行業出口增長,得益于疫情之後,行業迅速複工複産彌補了全球市場因疫情造成的産能缺口。2020年自2月份起,LED照明産品的出口額持續下跌,2020年前3個月,我國LED照明産品出口額達11.02億隻/套和8.78億美元,同比下降19.84%和29.50%。

曹小兵在調研中指出,出口額下跌主要受到照明行業大環境不好,外貿不景氣,疫情等因素影響。此外,随着人工成本、倉房租金、人才流失等因素的影響,各方也要關注産業鍊轉移的風險。他表示,旭宇光電為此也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在生産環節引進更先進的自動化、智能化設備,以降低人工成本和人工勞動中不可控的因素,提升企業的生産效率和産品良率。

此外,曹小兵還指出,目前行業發展依然面臨一些痛點、難點,國内的半導體産業面臨核心技術、關鍵器件往往依靠進口的問題。旭宇光電也在聯合國内的一些企業進行聯合研發,希望實現國産替代。同時,企業自身也在加強自主知識産權方面的積累,尋求一些突破口,這也是旭宇光電目前一個核心的工作方向。

加強LED照明的核心技術研發,努力突破專利壁壘,是強化中國制造的必由之路。

旭宇光電研發總監陳磊博士在調研座談中指出,LED照明是個近萬億産業,但是國内大而不強,制造能力很強,而品牌效應較弱,國内一些企業采購也會看重海外品牌。同時,在研發上,整個行業的門檻不高,加上行業的發展相對成熟,技術的提升相對困難。“重資産投入比較多,研發投入很大,但回報率很低。”

陳磊指出,LED照明産業中遊主要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一帶,上遊的材料端很分散,他建議,技術上的大創新要從材料端發力。

陳磊表示,以前國内上遊做材料,依靠國外比較多,如今基本上已經能夠實現進口替代。希望産業鍊上下遊企業可以互相加持,推動LED照明光效及健康應用發展。“目前LED的市場替代率不足80%,未來LED市場替代還有很大的空間。高能效LED能耗平均還能降低20%左右!但是當前産品受價格競争激烈影響,對能耗感知度低,能耗在國家雙碳計劃施行中需要觀念上的轉變。”

C

調研團建言獻策

LED照明産業長期向好,業内呼籲強化産業鍊配套和人才支持

培育新動能,壯大新實業。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背景下,去年12月,南方都市報以“新實業”率先破題,啟動了灣區新實業深調研,聚焦新技術、新制造、新産業,推出了系列新經濟報道,共同見證灣區産業發展爬坡過坎、轉型升級的進程,探尋高質量發展之路。“灣區新實業深調研”啟動以來,南都灣區新實業調研團先後調研了新能源、新材料、電動汽車、高端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産業,發現了一批優秀的新實業企業,引發了産學研資各界的廣泛關注。

此次關注大灣區光電産業的高質量發展,可以預見的是,在節能減排的大趨勢和廣闊的市場需求推動下,LED照明産業不改長期向好的趨勢。

在調研中,南都灣區新實業調研團專家代表、工行深圳市分行公司金融業務部副總經理秦志峰表示,通過本次調研重新了解LED行業,市場規模較大,發展前景向好,孕育出相關産業鍊優質企業。本次調研同時可以搭建起不同領域及不同院校的人才溝通橋梁,對企業的技術創新及發展經營有促進作用。

曹小兵呼籲,希望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能夠得到更多來自産業鍊的配套支持和人才支持。他表示,每個産業都有特定的供應鍊優化,包括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諸多要素,但是人才集聚是核心的、首要的,産業的集聚程度是至關重要的,政策要支持産業鍊上的各個環節,提升産業的集聚度,形成相互支持和配合的生态,降低時間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縮短研發周期。

陳磊也指出,LED照明産業在技術研發上,設備是發展的重點,LED照明未來會朝着智能化、系統化、模組化的方向發展,也需要依靠設備及智能化提升。

站在金融機構的角度,秦志峰表示,深圳市政府對深企扶持力度日益加大,為企業經營發展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中國工商銀行深圳市分行深耕細作LED行業企業多年,服務多家上遊的半導體制造到下遊的産品應用企業,具備豐富的行業金融服務經驗,持續助力該産業鍊企業發展。後續,中國工商銀行将持續踐行大行擔當,落實穩經濟大盤政策,助力制造業發展。

策劃:王瑩

統籌:李穎

采寫:南都記者 程洋

攝影攝像:許松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