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一周一度的美好周末時光,小編特地做了張黃曆圖送給大家:
沒想到這張圖卻引來了統計學同事挑剔的眼神……
故事是這樣的:
有人說周末千萬别去看病住院,因為在醫療保健系統中存在“周末效應”。
2014年7月, 丹麥的弗萊明醫生在《衛生事務》雜志上發表的一項調查結果:通過研究在丹麥1995至2012期間的265萬住院記錄,發現與平日相比, 周末和節假日的死亡率超過了兩倍。
2015年發表在《英國醫學雜志》(BMJ)的另一篇研究更是指出:每到周末,确實“死”的更多。該研究是英國NHS的研究小組調查了2013到2014年的醫療記錄。根據報告結果顯示,30天内醫院共接收了1590萬名病患,其中最後去世者達到29萬,總體死亡率為1.8%。但每到周五的死亡率會上升至2%,周六到10%,到周日則達15%,而周一又會下降至5%。
綜合來看, 似乎周末真的不是去醫院看病的合适時間。至少從之前研究人員給出的一些解釋來看,“周末效應”與醫院醫護人員人手更少、專家人數更少、一些影像檢查及介入性治療無法立即進行有關,而這些醫療資源在工作日時間均可盡快獲得。
然而這是真的嗎?
統計師:“那可不一定!雖然周末的死亡率看上去要比平時高,但是卻沒有辦法了解周末住院的病人和平時相比,是否具有可比性。”
就像在拳擊比賽或舉重比賽中,将不同重量級别的對手放在一起較量,這顯然不公平。也就是說,如果不考慮平時的病人和節假日的病人在疾病嚴重程度上的區别,而直接進行死亡率的比較,可能無法得到一個準确的結論。
在臨床試驗中,為了保證試驗組和對照組之間的可比性,病人會被随機分到試驗組或對照組。在随機化的過程中,每個病人被分配到試驗組的概率是一樣的,從而保證了兩組受試者的特征基本一緻。
但是在周末效應這個案例中,病人在周末去醫院看病住院的病種和病情,并非随機。而對這種已有的數據或是非幹預的數據,無法再進行随機化,所以難免分析結論與真實情況存在偏差的可能性。
再舉個例子,比如對藥物有效性(比如死亡率)的比較中,如果A藥物選取入組病例的都是年輕、病情較輕的病例,而B藥物選擇的卻是年紀較大、病情較重的病例的進行研究分析的話,即使A藥物比B藥物在實驗中的數據看上去更加有效,但是這未必就是事實。
那麼,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夠離真相更進一步呢?
當然有!
病例對照研究是其中的一種方法,對于已經确診的患有某種疾病的病人作為病例,在不患有該疾病的個體中找一個類似的對照,比如性别一樣,年齡相近的。通過給每一個病例找一個相近的對照,再分析哪些因素可以導緻疾病發生,這樣可以減小分析中的偏倚。
在統計上,傾向性評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也可以用來幫助我們減少比較中的偏倚。傾向性評分類似于舉重比賽中的體重,如果兩個對象的傾向性評分越接近,則認為這兩個對象的初始條件越一緻。但是傾向性評分比體重有效多了,這是一種綜合考慮個體各種因素的指标,把個體的可以觀察到的各方面因素都歸納到一個數值上。
在進行分析時,選出傾向性評分接近的對象進入不同的比較組,通過這樣的方法選出的兩個比較組在傾向性評分上接近,在各個指标上兩個比較組也會比較接近。基于這樣的比較組進行分析,可以幫助我們減少偏倚。在無法進行随機試驗的條件下,采用傾向性評分匹配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接近真相。
就像上面的例子,對于周末住院的病人和周中住院的病人,我們也需要了解病人的各方面的狀況。通常情況下,如果疾病狀況不嚴重,周末發病的病人也通常會等到工作日再去醫院,而同樣在周末發病,但是病情嚴重的病人會選擇立即住院。這樣看來,周末住院的病人可能病情更為嚴重。所以在分析時,一定要把這樣的因素考慮進去,才會得到更為準确的結論。
統計師
“但是,”統計師說,“有一件事是我非常肯定的在周末切忌做的事!”
——忌加班。
于是小編隻好修改圖片:
送給大家!祝大家周末健康快樂!
本文原創作者:崗哥
數據之門非典型理想主義開鎖匠
參考文獻:
[1] F Madsen et al. High Levels Of Bed Occupancy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Inpatient And Thirty-Day Hospital Mortality In Denmark. Health Affairs 2014 33:7, 1236-1244
[2] N Freemantle et al. Increased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weekend hospital admission: a case for expanded seven day services? BMJ 2015; 351 :h4596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