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8 14:18:59

?點藍字關注,不迷路~截至今年8月末,廣東A股上市公司數量達801家,位列全國首位今年上半年,廣東A股上市公司累計實現營業收入4.45萬億元,營收規模相當于全省GDP的3/4廣東上市公司作為地區實體經濟“基本盤”地位穩固,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上市公司勇挑大梁)1

點藍字關注,不迷路~

截至今年8月末,廣東A股上市公司數量達801家,位列全國首位。今年上半年,廣東A股上市公司累計實現營業收入4.45萬億元,營收規模相當于全省GDP的3/4。廣東上市公司作為地區實體經濟“基本盤”地位穩固。

“抓住三季度關鍵期,千方百計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勇挑大梁,力争實現最好結果,為全國穩住經濟大盤作出廣東努力、廣東貢獻。”日前,全國第一經濟大省廣東召開政府黨組會議,研究部署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

展望下半年,多家受訪上市公司表示,面對錯綜複雜的内外部環境,将堅定發展戰略,不斷提高科技研發能力,以自身高質量發展助力廣東打好穩經濟大盤的攻堅戰。

“動力源”作用強化

7月中旬,廣東上半年經濟數據出爐。其中,上半年廣東地區生産總值為5.95萬億元,同比增長2.0%,增速略低于全國整體水平,與5.5%的全年預期目标增速尚有一定距離。

廣東省統計局表示,今年上半年,廣東積極應對複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國内疫情超預期因素帶來的嚴重沖擊,經濟運行企穩回升。總的來看,廣東主要經濟指标在二季度有所改善,但當前經濟增長面臨的“三重壓力”猶存,經濟持續恢複發展的基礎還不牢固。

宏觀經濟承壓,廣東上市公司這塊“壓艙石”依然穩健。

日前,A股上市公司半年報收官。數據顯示,801家廣東A股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45萬億元,整體營收規模相當于地區GDP規模的74.8%,這一比例遠高于A股約61%的整體水平;營收同比增長9.5%,增速是地區GDP同期增速的4.75倍。廣東A股上市公司作為地區經濟支柱地位越發彰顯。

另外,與地區經濟趨勢類似,廣東A股上市公司營收也呈現環比回升态勢。今年二季度,廣東A股上市公司實現營收2.39萬億元,環比增長15.9%。

“數據顯示,廣東上市公司作為地區經濟增長‘動力源’的作用持續強化。”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發展與國資國企研究所研究員餘洋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市公司多是領軍企業、行業龍頭或者細分領域隐形冠軍,是區域經濟活動主體中最優秀的群體,帶動着區域内相關産業鍊、供應鍊、價值鍊、人才鍊等的不斷發展,是地區經濟向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的火車頭。

穩住工業“大底盤”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引擎”與“壓艙石”。關鍵時刻,穩工業對于穩經濟的作用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明顯。

今年以來,比亞迪捷報頻傳。2月,比亞迪中标的最大海外純電動大巴訂單在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開始首批交付運營;5月,比亞迪發布CTB(Cell to Body)車身電池一體化技術,電池系統體積利用率提升至66%,并使整車扭轉剛度提升一倍;8月,比亞迪宣布于今年秋季面向歐洲市場推出多款新能源車型。

1至8月,公司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97.88萬輛,同比增長267.31%。其中,8月單月銷量約17.5萬輛,同比增長185%。中汽協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市占率24.7%,較2021年增長超7.5個百分點,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冠。

廣東省制造業發達,坐擁一大批卓越的制造業企業。除了比亞迪外,不乏市值超千億的“超級公司”,如美的集團、格力電器、邁瑞醫療、立訊精密等,涵蓋汽車制造、醫藥制造、電器機械、計算機通信等多個行業。

數據顯示,801家上市公司中,屬于制造業的有553家,占比69%。今年上半年,廣東制造業上市公司累計實現營收2.23萬億元,同比增長14.8%。

今年上半年,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1.91萬億元,同比增長3.5%,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5.4%,支撐作用明顯增強。另外,廣東省制造業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前7月工業投資增長16%,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長19%;新動能投資持續快速增長,先進制造業投資增長27.6%,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36.8%。

亮眼表現的背後,是今年以來廣東省密集出台了“穩工業32條”“助企25條”等政策措施,确保工業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工業有韌性,也支撐了廣東經濟的恢複發展。

“面對宏觀不确定性,公司要有精準的戰略、核心的技術和快速的決策執行機制。”比亞迪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公司受益于供應鍊垂直整合的長期戰略、多年的技術積累、持續的研發及資本投入以及積聚的品牌向上的勢能實現了産品的全面爆發,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

“要發揮制造業上市公司的引領帶動作用,”餘洋認為,通過政策引導支持重點領域上市公司做強做大,發揮對産業的帶動作用。當具備核心競争力的更多高端制造業集群不斷湧現,這為廣東勇挑大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加強科技創新穩定經濟發展

越是困難,越應咬定創新不放松。要實現經濟的“穩”,需用好科技創新的“強”。

當前,廣東科技創新優勢持續擴大,逐漸成為支撐我國跻身創新型國家行列的重要戰略力量。

數據顯示,廣東區域創新綜合能力連續5年居全國首位,發明專利有效量、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穩居全國第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6萬家,世界500強企業增至17家,累計2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20個戰略性産業集群支撐作用凸顯、增加值約占地區生産總值的1/3強,知識産權綜合發展指數連續9年全國第一。

記者發現,面對不确定的宏觀環境,廣東上市公司積極平衡短期目标與長期戰略,一邊加快恢複發展,一邊朝着創新和研發發力。

“今年上半年,集團不斷通過科技創新打造産品領導力,在助力國家戰略、解決行業短闆的同時,也為自身構建‘十四五’時期成長新動能。”中集集團董秘吳三強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介紹,今年上半年,公司在集裝箱業務、能化闆塊、智能自動化、智能物聯領域等方面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技術突破。這些技術突破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競争力,有效貢獻營收增量。

中集集團正是廣東上市公司專注創新和研發的一個縮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801家廣東上市公司研發費用高達1087.01億元,同比增長18.55%,研發費用增速是營收增速的近兩倍。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廣東将金融支持創新創業作為全面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産業轉型升級、促進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圍繞不同類型、不同階段、不同層面科技型企業對金融服務的内在需求,推動高科技企業挂牌上市。科技型上市公司數量的不斷增長也帶來廣東科技創新的質變。

“戰略新興産業、未來産業等重點領域的創新離不開大量的資本投入,應鼓勵更多企業在境内外資本市場上市,更好支持企業做強做大,發揮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餘洋表示, 廣東作為我國經濟第一大省,經濟發展速度對我國經濟大盤至關重要。推動廣東地區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将進一步提高對地區GDP的貢獻,也能進一步增強對全省和全國的輻射帶動作用。

編輯:王昭丞

校對:李淩鋒

版權聲明

證券時報各平台所有原創内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關行為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轉載與合作可聯系證券時報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