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26日電 3月25日,《新華每日電訊》發表題為《渭城詩意千載悠鹹陽古原盡王侯——走進中華民族第一個大一統王朝之都》的報道。
“一上高城萬裡愁,蒹葭楊柳似汀洲。”1000多年前,晚唐詩人許渾臨渭水之濱,登高樓以懷古。此時,唐王朝江河日下,而詩人所見亦是滿目飄零——秦代舊苑已成鳥下蠻蕪,漢朝宮室形似秋之黃葉,客居異鄉的詩人面對如千百金鈴齊鳴般的觸目之景,寫下了千古名句“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許渾的感懷之地,正是中華民族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大秦帝國之國都——鹹陽。
鹹陽新貌,資料照片,受訪單位提供
自商鞅變法到荊轲刺秦,從楚漢争天下中淪為焦土到女皇武則天歸葬乾陵,地處八百裡秦川腹地、渭水北岸的古都鹹陽,曾宮阙羅北極,千載坐盈虛;自周、秦至漢、唐,方圓800平方公裡的鹹陽原上,分布着27座帝王陵墓和2000多座陪葬墓——這裡曾是風雲激蕩、雄圖霸業之地。
“泾渭橫秦野,逶迤近帝城。”曆史上,鹹陽長期是京畿重地。作為西出長安的首個大驿,一年之始的春季,古人多在此飲酒相送,折柳贈别:王維在渭城朝雨中勸君進酒,李賀在鹹陽古道上衰蘭送客;李白歎“三月鹹陽城,千花晝如錦”,岑參道“五陵北原上,萬古青濛濛”——這裡又是古道情長、詩意栖居之地。
近日,記者走進中華帝陵密集地鹹陽,在渭城春色中看秦地山河,感漢韻唐風。
渭城詩意:折柳送别鹹陽道
秦川萬樹春陰合,渭城絲雨勸離杯。翻開中國古代色彩斑斓、餘韻悠長的送别詩篇,會發現“渭城”是一個頗具代表性的作别之地。在一年之始的春季,古人多在此折柳贈别,渭水相送。唐代詩人韓翃詩雲“渭城寒食罷,送客歸遠道”。李白也曾在“梨花千樹雪,楊葉萬條煙”中“鬥酒渭城邊,垆頭醉不眠”,“惜别傾壺醑,臨分贈馬鞭”。
關于渭城的送别詩,或許還屬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最有名: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此詩中,王維以其“詩中有畫”的寫意筆法,輕描淡繪渭城之春,亦道出曆來在此送客,多是西出長安、前往西域之地。
“飄飄東去客,一宿渭城邊”,“渭城柳色關何事,自是離人作許悲”,“玉關去路心如鐵,把酒何妨聽渭城”……頻頻出現在古代送别詩中的渭城,即今鹹陽——古時因曾置渭城縣,故又有渭城之稱。王維送别元二之地,在唐時的渭城驿(又稱鹹陽驿),此後西去沿線驿站連屬,興平驿、馬嵬驿、武功驿……過安戎關後達于隴右,前往陽關、玉門關。
鹹陽清渭樓,資料照片,受訪單位提供
古代行路,不如現代之便捷。在王維所處的唐代,出京師長安往東南荊楚之地,可走藍關古道,被貶潮州刺史的韓愈正是在此道上苦吟“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通巴蜀則多走南向的秦嶺蜀道,所謂“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若要一路向西,則需跨過渭河走鹹陽而西出,穿河西走廊,直抵西域。
“西漢張骞鑿通西域後,鹹陽成為自長安西出陽關的必經之地。”鹹陽曆史文化研究者楊煥亭說,“漢唐時期,長安作為帝都,文人、詩人雲集,而鹹陽是京畿重地,距離長安城僅20多公裡,乃西出長安第一站,渭城、鹹陽頻頻現身送别詩,自是情理之中。”
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小别”“話别”,古時西域是邊塞苦寒、“春風不度”之地,西出陽關者多為保家衛國,或開疆拓土,或鎮守邊關,有時意味着生死難料,或難再聚,因此鹹陽之别或多或少都含有一絲“壯行”“訣别”的意蘊,所謂“不堪未别一杯酒,長聽佳人泣渭城”。
如唐代詩人令狐楚所寫“弓背霞明劍照霜,秋風走馬出鹹陽。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頭望故鄉”,詩中之别是少年壯志,是豪情萬丈奔赴疆場;李賀名句“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則有悲壯意味;明代靳學顔之《渭城曲》“春風送客渭城西,折柳亭前落日低。骢馬漸随塵影沒,黃鹂飛上戍樓啼”,此中之别則語調低沉,怅然若失,有訣别之感。
鹹陽古渡廊橋,資料照片,受訪單位提供
古時橋少,再加上渭河季節性漲水等原因,自長安進鹹陽,往往是橋船并用。因此,鹹陽道上的送别,除了在驿站、折柳亭外,還發生在橋頭、渡口等地。
“鹹陽境内,渭河橫貫東西,古時渭水豐沛,水上交通便利,沿岸渡口星羅棋布,曾出現過安劉渡、中橋渡、兩寺渡等重要渡口。”鹹陽古渡遺址博物館講解員苗陳介紹說,“至今每逢枯水期,渭河河道中仍矗立着數十根慘遭火燒、幾近腐朽的木樁,經專家考證即為鹹陽古渡遺址。”
作為“秦中第一大渡”,鹹陽古渡是古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北上蕭關、西出陽關、東抵長安者多由此渡渭,商旅、駝隊、馬幫……“往來名利之客,絡繹不絕”,且垂柳夾岸,景色宜人,系關中八景之一,是送客的理想之地。“日暮鹹陽古渡頭,兼天波浪使人愁”,“客路風塵紅照裡,漁家寒火碧煙中”。渭水邊的相送,往往是在野色蒼茫、人喚斜陽中目送西邊,漸行漸遠。
鹹陽古渡遺址,資料照片,受訪單位提供
古道自迢迢,鹹陽離别橋。文獻記載,在戰國時代,渭河上便有修橋之舉。古時鹹陽境内渭河上較為知名的橋有中渭橋和西渭橋(又稱鹹陽橋),鹹陽原上的諸多送别,亦有此二橋見證。
中渭橋于始皇年間正式建成。《水經注》記載,中渭橋是座多跨梁式木橋,由750根橋柱組成67個橋墩,橋面寬13.86米,南北長524.4米。到漢朝時,一些重大的政治活動常在中渭橋舉行,據說當年張骞出使西域時,300多人的外交使團手持大漢之符節,在中原王朝的殷殷送别中,正是踏此橋而銜命西去,遁入蒼茫起伏的鹹陽古原……
相比于中渭橋,建于西漢武帝建元時期的西渭橋,又稱鹹陽橋,為西出長安必經之路,更顯重要。唐詩中最壯烈的鹹陽送别即發生于此。
《資治通鑒》載:“天寶十載四月,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讨南诏蠻……軍大敗,士卒死者六萬人……楊國忠掩其敗狀,仍叙其戰功。制大募兩京及河南北兵以擊南诏。人聞雲南多瘴疠……莫肯應募。楊國忠遣禦史分道捕人,連枷送詣軍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聲振野。”
正是目睹了上述慘狀,滿腔憤懑的詩聖杜甫寫下了千古名篇《兵車行》:車辚辚,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鹹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
鹹陽博物院三彩胡人單峰駝,資料照片
曆史的吊詭之處在于,不久之後,鹹陽橋又見證了楊國忠及整個唐王朝的倉促之别。安史之亂發生後,唐玄宗攜楊貴妃及一衆大臣,從長安倉皇出逃,相傳路過鹹陽橋後,楊國忠為阻止叛軍追趕,下令火燒鹹陽橋,如驚弓之鳥般地告别了都城長安。
公元756年,正是在鹹陽境内的興平馬嵬驿,玄宗随行将士處死宰相楊國忠,并強迫楊貴妃自盡。在唐王朝由盛轉衰的命運節點上,目睹無數曆史風雲變幻的鹹陽,又見證了唐玄宗與楊貴妃“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的愛情永别。
大秦帝都:鹹陽宮阙郁嵯峨
公元前206年,西楚霸王項羽領兵40餘萬,在今西安臨潼設下了殺氣騰騰的鴻門宴,最終将先期到達鹹陽的劉邦逼走漢中。
率兵進入鹹陽後,與秦人素有殺親之仇的項羽,遂“引兵西屠鹹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曾“天極周環百二都,六王鐘鐻接劉蘇”的秦都鹹陽,在漫天大火中淪為焦土。
“我們曾在秦鹹陽宮遺址上考察40餘裡,很多地方都能撿到被大火燒成軟陶的焦紅色土塊。”長期研究秦宮遺址保護的鹹陽師範學院副教授徐家骥說,“以此推斷,當時的沖天大火,溫度可能高達三四百度。大火将樓台燒塌後,接着将地面燒熟。”
在今鹹陽博物院的陳列室中,收集有久負盛名的秦磚,其顔色青灰、質地堅硬。正方形的地磚紋理清晰兼具防滑功能,長方形的空心踏步磚足有兩米之長,陣勢逼人。考古學家以“敲之有聲,斷之無孔”贊揚秦磚質地細膩,渾厚質樸。
鹹陽博物院秦磚,孫正好拍攝
秦地最盛,無如鹹陽。秦人起于西陲(今甘肅禮縣、西和一帶)後,逐漸一路東進,至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将都城遷至地理位置更為優越、“四方輻辏、并至而會”的鹹陽,以“據天下之雄圖,都六合之上遊,攝制四海,運于掌握之内”。而早在遷都之前,商鞅已開始督建鹹陽。後經曆代秦王不斷營建,都城規模不斷擴大,包含了宮城區、居民區、商業區、休閑遊覽區及手工業生産區等,宮阙也更加瑰麗壯觀。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掃平六國,統一天下,鹹陽由此成為中華民族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的國都,成為秦王朝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此後,秦始皇在此全面推行郡縣制,統一貨币、文字及度量衡,修秦直道、馳道,并在北方築起萬裡長城。
鹹陽博物院秦磚,孫正好攝
同時,秦始皇在原有的基礎上,繼續擴充鹹陽宮,“因北陵營殿,端門四達,以則紫宮,象帝居”。“天子曉禦鹹陽宮,樓閣高低複道通。十石之鐘萬石虡,遙聞天樂在虛空。”作為秦帝國的政治活動中心,“非壯麗無以重威”的鹹陽宮伴随着波雲詭谲的政治風雲,成為許多曆史事件的旋渦之地,範雎相秦、完璧歸趙、嫪毐叛亂、荊轲刺秦……
“跟後世漢唐宮殿建築類似,鹹陽宮也是高台建築,體現出精密的設計思想和高超的建築水平。”徐家骥說,“一些宮殿功能齊全,除了辦公區域外,還建有取暖壁爐設施、儲藏果品的冷藏窖。”以發掘于20世紀80年代初的鹹陽宮二号宮殿遺址為例,其為多層台榭建築,東西長127米,南北寬32.8到45.5米。在主體建築東半部,發現有盥洗室,台基周圍建有回廊,并埋有排水設施。
複原鹹陽宮,孫正好攝
現存于鹹陽博物院的陶制地漏、排水管等文物,見證了當年鹹陽宮防水功能的完善。“鹹陽宮一号宮殿發現的排水管大口徑處達28厘米,地漏口徑達74到75厘米,漏水孔徑為13.5厘米。”鹹陽博物院研究人員吳曉璇介紹說。“二号宮殿發現的排水設施設計合理,先将台上積水排入地漏,再由管道排入回廊外的滲井。鹹陽宮宮殿遺址和手工業作坊遺址均有類似的發達排水系統。”
鹹陽宮遺址出土的地漏及排水管,孫正好攝
“鹹陽宮阙郁嵯峨,六國樓台豔绮羅。”廣義上的鹹陽宮殿群,還包括已蕩然無存的六國宮室。《史記》記載:“秦每破諸侯,寫放其宮室,作之鹹陽北阪上。南臨渭,自雍門以東至泾、渭,殿屋複道,周閣相屬。”秦國果真每打敗一個諸侯,就令畫師描摹其宮室,照原樣建宮殿于鹹陽原一帶?
考古發現證實了《史記》中的說法。20世紀六七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鹹陽渭城區發現了六國風格的陶制建材遺物,如毛王溝附近出土了楚國瓦當,怡魏村發現了齊國瓦當,柏家村存有燕國瓦當,這些文物顯示的六國宮室具體方位,與《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的描述基本一緻。
此外,秦始皇還在鹹陽渭城一帶挖池築島,修蘭池宮;在今鹹陽泾陽縣一帶修望夷宮,作為防範匈奴南下的瞭望哨所;在梁山腳下用“紋石”築成“織錦城”梁山宮,在渭水以南開建章台宮、阿房宮等。最多時,鹹陽境内宮殿建築數量達到約270所,整座城市“體象天地”,恢弘壯麗,北以甘泉、嵯峨山、九嵕山為屏障,南跨渭水,東至河西,“木衣绨繡,土被朱紫,宮人不徙”。
鹹陽宮複原圖,孫正好攝
“從考古發掘來看,秦都鹹陽似乎沒有封閉、固定的城牆,在東西數百公裡範圍内,200多座宮殿沿渭河兩岸綿延伸展,蔚為壯觀,幾乎囊括了整個關中地區,是世界上最早的開放性大都市之一。”楊煥亭說。
離宮别館林立,宮殿樓閣相連,大興土木、奢靡無度自然導緻百姓賦斂愈重,再加上一系列暴政的疊加影響,不堪重負的各路豪傑紛紛揭竿而起,反秦戰火愈燒愈烈,最終秦帝國在僅存15年後覆滅。在霸王項羽點燃的熊熊烈火中,擁有140多年曆史的秦鹹陽古城化成一片瓦礫。
漢代以後,都城跨渭河南移,加之渭河河道不斷向北侵蝕,鹹陽城被迫西移,秦鹹陽古城日漸衰零,以緻“鹹陽宮殿無尺瓦,直抵南山是禾稼”。曾經不可一世、以圖萬古長青,轉眼間卻是灰飛煙滅、片瓦不存,王朝更叠的戲劇性也讓鹹陽古原成為後代詩人登臨抒意、感懷曆史興廢的“活教材”。
“經過此地無窮事,一望凄然感廢興。”關于鹹陽的感懷詩歌,很多是借古諷今的,如唐代詩人胡曾《詠史詩·鹹陽》所寫:“一朝閻樂統群兇,二世朝廷掃地空。唯有渭川流不盡,至今猶繞望夷宮。”旨在提醒後代統治者若不與民生息,必會與秦一樣“粉黛蕭瑟,宮室草長”。再如清朝詩作“鹹陽宮殿久榛蕪,豈待今時迹如掃。千秋龜鑒示興亡,仁義從來為國寶”,亦在抒發同樣的警示意義。
唐乾陵,資料照片,受訪單位提供
所謂“表裡山河猶往昔,變遷朝市已多年”。在後代諸多詩人的筆下,曾經冠冕如蓋的鹹陽宮阙皆成荒原,“舊宮人不住,荒碣路難尋”,有的地方甚至面目全非,“野狖穴孤墳,農人耕廢苑”,“遺墟久被民家占,四望空餘瓜蔓根”。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秦都鹹陽的滄桑巨變,自然也讓來到此地的詩人喟歎繁華易逝,頓生功名利祿皆如過眼雲煙之感——“榮華奄忽何可論,千門萬戶無複存”,“千秋萬古功名骨,化作鹹陽原上塵”。
漢唐陵阙:鹹陽古原盡王侯
1968年,鹹陽韓家灣小學學生孔忠良放學回家,走到一個名叫狼牙溝的地方時,發現渭惠渠邊的土坎上有個“白色石頭”在夕陽下閃閃發光。感覺“石頭上”雕刻的小動物甚是可愛,孔忠良便将其帶回家交給了父親。父子倆或許都沒想到,這塊從荒郊野外撿到的奇怪“石頭”,就是後來大名鼎鼎、被列為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的無價之寶——西漢皇後之玺。
西漢皇後之玺,自陝西曆史博物館官網
作為迄今發現的兩漢時期等級最高的帝後玉玺,皇後之玺呈正方形,邊長2.8厘米,重33克,由新疆和田羊脂白玉雕成,印面陰刻“皇後之玺”四個篆字,其發現地狼牙溝正處于鹹陽古原上的長陵墓葬區。長陵,乃大漢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之陵墓。
《漢書·地理志》載“長陵,高帝置”。劉邦稱帝後不久便開始仿西漢帝都長安營建長陵,地址選在鹹陽原制高點,與漢長安城隔渭河相望,正對漢未央宮。公元前196年,劉邦在平定英布叛亂中身中流矢,返程中發病,次年崩于長樂宮,後葬入長陵。
“長陵高阙此安劉,附葬累累盡列侯。”高祖陵封土呈覆鬥形,高32.8米。若從空中俯瞰,長陵以東、泾河以西的鹹陽原上,大大小小的墓葬綿延約15裡,呈南北方陣排列,這就是長陵陪葬墓區,墓主多是西漢開國元勳、朝廷重臣以及後妃,包括蕭何、曹參、周勃、周亞夫等人……
離高祖陵東南約280米,則是“佐高祖定天下”後又“臨朝稱制”的呂後之陵,劉邦與呂雉“同茔異穴”。不少學者因此推斷孔忠良撿到的皇後之玺即為呂後所有,但目前仍缺乏足夠考古實證。
漢武帝茂陵,資料照片
“鹹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阙。”鹹陽南臨渭水、北亘嵕山,山水俱陽,故名鹹陽。自周、秦至漢、唐,方圓800平方公裡的鹹陽原上,分布着27座帝王陵墓和2000多座陪葬墓。“鹹陽原地勢高亢,黃土深厚,依山臨水,自古便為形勝之地,在西漢時又比鄰京師,因此成為西漢王朝規模宏大的皇家陵園。”鹹陽師範學院曆史地理研究學者王永飛說。
漢陽陵,資料照片
漢景帝陽陵、漢武帝茂陵、漢昭帝平陵……西漢11座帝王陵中,9座高居鹹陽原,這些高大墳冢聯合四周拱衛的大量陪葬墓如衛青墓、霍光墓等,高鵬展翅般沿秦時鄭國渠走向,在鹹陽原一字排開,氣勢宏偉如陣陣天漢雄風,國寶級文物頻現,如“封狼居胥”“冠軍侯”霍去病墓園的馬踏匈奴石雕,造型古拙,生動逼真,為中國古代圓雕之冠;長陵陪葬區出土的西漢彩繪兵馬俑,号稱“三千軍馬”,神态各異,彩繪精緻,是我國最早發現的兵馬俑群,為稀世國寶。
馬踏匈奴石雕,自陝西曆史博物館官網
盛唐長安都,帝王鹹陽墓。與漢代堆土為陵不同的是,唐代帝陵大多因山為陵,選取“有龍盤鳳翥之勢”的山峰“鑿穴為葬”,氣勢更加雄偉,防盜功能更強。唐18陵中,9座帝陵位于鹹陽境内,分布在乾縣、禮泉、泾陽、三原的北山一帶。
“煙籠六駿鸾聲歇,雲鎖九嵕樹影重”,“行人欲問昭陵迹,盡在岚浮翠湧中”。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位于鹹陽禮泉縣東北的九嵕山主峰,海拔1200多米,呈孤峰聳峙狀,寝宮浩大華麗,陵區範圍約30萬畝,陪葬墓多達190多座,魏徵、李靖、房玄齡、長孫無忌等名臣宗族墓葬,以扇形分布在陵山兩側和正南面,恰如群星拱衛北辰。
公元705年,宰相張柬之等人發動政變,武則天被迫退位,遷居洛陽,後駕崩于此,其臨終遺囑為:去帝号,以皇後身份歸葬乾陵。位于鹹陽乾縣梁山之上的唐乾陵,由此一陵葬二帝,在中華帝陵中更顯特殊。
乾陵朱雀門阙東南,矗立着聞名于世的無字碑,通高7.03米,重約98.8噸,高大渾厚,為中國曆代石碑中的巨制。無字碑立時,未銘唐人一字,僅為白碑,如今已伫立千餘載。“壁立千鈞青石碑,留與後人斷是非。”後人揣測無字碑乃武則天示“己之功過,留待後人評說”之意。
鹹陽博物院漢兵馬俑,孫正好攝
“鹹陽原帝王陵區對後世也産生了重要影響,比如隋唐以後,‘五陵’成為詩人吟詠的主題之一。”鹹陽曆史研究與方志編審專家張世民說,“有的是感喟傷歎五陵原,如高适所寫‘秋風昨夜至,秦塞多清曠。千裡何蒼蒼,五陵郁相望’。有的則以吟弄五陵少年為主題,如‘五陵多任俠,輕騎自連群’。李白也有‘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落花踏盡遊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一詩。”
五陵,最早是指鹹陽原上的五陵邑。西漢中前期實施陵邑制度,即以帝陵為中心,從全國各地遷徙大量人口在陵旁聚居,已達到護陵、祭祀所需,陵邑遂成為特殊的行政區域。西漢的長陵邑、安陵邑、陽陵邑、茂陵邑、平陵邑均在鹹陽原上,因此鹹陽原又有五陵原之稱。
唐乾陵,資料照片
“萬戶樓台臨渭水,五陵花柳滿秦川。”由于遷入五陵邑的多是豪門望族,非富即貴,五陵原因此廣聚天下權貴,在經濟上足夠富庶繁華,在政治上更能呼風喚雨。車千秋、黃霸、魏相、王嘉、田蚡等多位高官出自這裡。班固《兩都賦》言此地“名都對郭,邑居相承,英俊之域,绂冕所興”。
府邸林立,阙苑密布,貴族、富賈、豪強、遊俠雲集,長于此間的“五陵少年”,亦成為放浪任俠、富貴公子的代稱,正如王維詩雲“新豐美酒鬥十千,鹹陽遊俠多少年。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
作為當時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五陵原上文人、學者燦若星河,儒學家董仲舒、史學家司馬遷、漢賦大家司馬相如,都曾生活在當時人口最多(西漢末年達到27萬多人)、位于茂陵東北方的茂陵邑;東漢時期,班彪、班固、班昭三人(祖上乃楚人,後徙居安陵邑),在漢惠帝安陵附近的安陵邑,接續完成了《漢書》的創作。
唐順陵石獅,資料照片
“坡陀鹹陽城,秦漢之故都。王氣浮夕霭,宮室生春蕪。”曆史車輪滾滾向前,随着京畿之地的不斷東移,曾經人文荟萃、底蘊深厚的五陵原日漸落寞。在後世的詩歌文學中,五陵原、鹹陽古原等都不再是單純的地理概念,更是被賦予濃厚的人文色彩,成為後人追思秦風漢韻、抒懷胸臆的重要載體,正如杜牧詩雲“長空澹澹孤鳥沒,萬古銷沉向此中。看取漢家何事業,五陵無樹起秋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