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唐代官員如何去上朝

唐代官員如何去上朝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1-08 06:29:29

放假作為一種休整和調劑,古往今來便是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畢竟不是機器,工作也不是生活的全部,中國的休假制度可謂是源遠流長,隻不過各個時期受當時社會與文化環境的影響略有差異。以唐代為例,唐人的休假制度相當完備,《唐六典》都做了詳細的規定,官員們的所有假期基本可以歸納為兩大類,或受民俗之影響,或以禮律為原則。

唐代官員如何去上朝(唐代的官員是如何休假的)1

受傳統民俗影響的公休類假期

傳統節日放假毫不吝啬

唐代官員的節假日始自民俗,與春夏秋冬四季變化息息相關,而且給的假期并不比現代人的少。唐人最重視元正和冬至,《唐六典》規定:“元正(正月元日),歲之始;冬至,陽之複,二節最重。”因此假期都多達七天,跟我們現在的春節假期一樣長。

唐朝不僅繼承了前代的傳統,還比之更為寬松,例如依漢制冬至放假五日,《後漢書-續禮儀志》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修,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省事”,而唐代的冬至假日比漢代還多了兩天。

寒食節的地位在唐朝也是節節攀升,唐玄宗于開元二十年下诏:“寒食上墓,宜編入五禮,永為恒式。”規定寒食通清明,給假四日,自此寒食掃墓成為了國家法令鼓勵的活動。到了唐代宗大曆年間,寒食假期增加為五日,唐德宗即位後又将假期增至七日。

除此以外,唐朝對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春分、立秋、秋分、立夏等節氣也給官員放假一天,對夏至放假則達到了三天,七夕、重陽等具有特殊象征意義的節日用同樣給予放假一天。可見唐朝的統治者對于休假這個問題,在受民俗影響的基礎上,還是遵從了相對樸素的自然主義。

唐代官員如何去上朝(唐代的官員是如何休假的)2

帶有宗教性質及與代表皇帝個人的特殊假期

唐代是中國封建史上最為開放的朝代,因此對于宗教文化也采取了非常包容的态度,唐朝統治者自诩為老子李耳的後代,因此對道教格外推崇。這當然也會在休假制度上得到充分的體現。

唐玄宗對道教十分推崇,曾下令将道經集中編纂結為《三洞瓊綱》,共一千七百四十四卷,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次編纂的《道藏》,為此他追認老子為“元皇帝”,尊唐始祖。公元746年,陳希烈奏請将每年二月十五日定位道誕日也放假一天,得到批準。

而道教的三元日也許和唐朝的律令有着很大的聯系,敦煌文獻唐代鄭馀慶撰《大唐新定吉兇書儀》對此作了比較詳細的記載。其中提到“右件上元準令格休假三日,下元日休假一日,并宮觀行道,設齋役金龍。”說明了三元日的依據是令格(令、格均為古代封建王朝的律法,令格泛指國家的法律和規章。)

當然說到宗教性質的節日,自然是不會漏掉佛教的。每年的二月八日和四月八日作為佛誕日,被唐玄宗正式納入了開元假甯令之中。

在封建社會,受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思想的影響,皇帝享有着至高無上的地位。開元年間,由于唐朝國力強盛,百姓富足,統治集團也有點飄了,百官以八月初五為唐玄宗誕辰日,定此日為千秋節。《唐會典》也記載:“開元十七年八月五日,右丞相薛曜、左丞相張說等上奏,請以是日為‘千秋節’,著之甲令,布于天下”,并規定每逢此日,朝野同歡,“天下諸州鹹令宴樂,休假三日”。天寶七年又改名為天長節,自此這種習俗一直延續五代十國時期,大大小小的皇帝都在自己過生日那天給全國放假,天數自一至三日不等。他們自己則在宮廷裡舉行精彩紛呈的宴會,個人崇拜主義之風盛行。

唐代官員如何去上朝(唐代的官員是如何休假的)3

變了味的旬休

除了上面提到的這些節日假外,唐人也是有公休的。隻不過他們不是向我們現代一樣一周雙休,唐代将一月分為三旬,資治通鑒244卷記載“一月三旬,與旬則下直休沐。”也就是十日一休。

旬休雖然自漢代起就有明确的規定,但往往被統治者所忽略,直到唐高宗時期才真正落實下來。《唐會要》說得很清楚“永徽二年三月十一日,上以天下無虞,百死務簡,每至旬假,許不視事,以與百僚休沐。”

不過這旬休到了唐玄宗開元中期,也開始變味了。本來在漢晉時期,旬休隻不過是給平日裡公務繁忙的官員放放松,官員們也都追求清幽恬淡的生活。但随着唐朝國力的強盛,财政的充盈,就開始被享樂主義所腐化了。按照《新唐書-食貨志》的說法就是“海内富足,天子驕于佚樂而用不知節。”原來這李隆基在旬休日不但大擺宴席而且還給百官發錢,營造了一副君臣同樂的烏托邦。開元二十八年,他就下诏“自宰相至員外郎,凡十二宴,各賜錢五千缗。”

這種奢靡之風一直從開元延續到了天寶年間,直至安史之亂爆發,才由于國家政權的危機有所停止。不過一旦政治環境稍微穩定,公事自然也有所懈怠,百官也不必入朝。這麼看來一年中這些官員也倒是有許多時間不用辦公。

不過要說明的是,唐代的京司百官都有相應的值班制度,以防止有緊急事務需要處理。節假日值班期間,非緊急公務是能少辦就少辦。依據《唐大诏令集》統計,唐代每月十日、二十日、三十日的诏令數量都要比平時少很多。

唐代官員如何去上朝(唐代的官員是如何休假的)4

這些眼花缭亂的假期是怎麼回事?

坦率的講,唐朝的統治者對待官員還是比較人性化的。每年有兩次大假可以放。《太平禦覽》卷634所引唐代假甯令稱:“諸内外官,五月給田假,九月給受(授)衣假,為兩番,各十五日。

田假就是農忙假,畢竟官員除了工作也要生活,家裡也有田地要耕種。而授衣假則表現了朝廷對官員的一種人文關懷,即“授衣回鄉裡”的意思,官員們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回鄉裡度過一段愉快的時光。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個大長假還惠及學生,國子、州縣學生同樣可以享受。這有點類似于現代人給老師學生放的寒暑假了,隻不過假期沒那麼長罷了。

這裡順便提一下裝束假和程假,朝廷對官員進行職位調動時,要給予他們一定的準備時間,稱之為裝束假。由于古代交通并不發達,官員從接到任命至到任也需要一定的路程期限,由此就誕生了程假。裝束假和程假加起來給官員的準備時間是十分充裕的,唐代假甯令記載:““諸外官授訖,給假裝束”,按照千裡、二千裡乃至超過四千裡的分别依次遞增,給予三十日至八十日不等的時限。”

不過裝束假和程假也會被對調任不滿的官員所利用,成為改變政治前途的權宜之計。唐代宗時,陳少遊被任命為桂州刺史,他覺得路途遙遠艱難,想要求得一個就近的州郡任職,便賄賂了宰相元載與宦官董秀。董秀讓其先待在家裡不要動身,自己與元載在朝廷内外斡旋,終于如其所願,改任他為宣州刺史。

唐代官員如何去上朝(唐代的官員是如何休假的)5

以禮律為原則的事故類假期

廟祭可是頭等大事

唐代是一個人情世故的社會,上自皇帝下自百姓都免不了有些特殊事宜是需要休假的。我國封建王朝以孝治天下,故廟祭可謂是頭等大事。朝代更替,新統治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廟,春夏秋冬四季也有祭拜之禮儀,這既是皇帝的家事,也是國家的公事。而官員則要祭拜自己的祖先,這就是私祭。這些都屬于吉禮的範疇。

開元十年定令規定,一品到五品的官員,立廟數由三至五不等,六品以下官員以及庶民可以在家祭祀祖先。廟祭既然是大事,自然也是要給假的,《唐六典》規定,官員立廟放假五天,四季祭拜各放假四天。此外到外地赴任的官員,離家超過三百裡的,還給程假。

而雙親或祖先去世之日稱為忌日,也要放假。皇帝祖先的忌日就是國忌,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的官員都要到國寺行香,而官員父母的忌日則給放假一天。一般情況下官員的私忌休假是不受限制的,不過也有例外情況,比如碰上皇帝的廟祭就不行了。

唐代官員如何去上朝(唐代的官員是如何休假的)6

婚嫁與喪假

人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這婚假不僅是現代社會的産物,古代就早已有之。唐代官員結婚可享有九天的假期,程假另外再算,親戚有人結婚,給假五天,但不給程假,因此親戚的婚禮必須在官員的任所地舉辦,否則來回根本趕不上。這麼看來古人的婚假綜合算起來要比我們多不少。

喪葬假在各類事故假裡的分量最重,無論你官做到什麼位置,隻要父母喪亡,按照規定都要解職丁憂,服喪三年(實際為二十七個月),唐朝皇帝重孝道,官員如果為了烏紗帽,隐瞞喪事不上報,那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不過在唐代,除非本人強烈要求,皇帝一般并不會都準假的。因為皇帝可行奪情之禮,起複官員。

甚至許多官員以起複為榮,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維持手中的權力。唯有張說為丁母憂,向唐玄宗固節懇辭,才成全了他守丁憂制的心願。當時權臣能夠服丁憂制是極少數,張說此舉也得到了了世人的稱贊。

唐代官員如何去上朝(唐代的官員是如何休假的)7

觐省假告訴你再忙也要探望父母

所謂“觐省”就是回家探望父母的意思,唐代禮法最看重孝道,更彰顯皇帝以孝治天下的美德。如果官員很久都不回去探望父母會被認為是不孝,使自己在官場碰壁。朝廷對觐省做了詳細的規定,父母遠離其任所三千裡以外的官員,三年可享有一次觐省假,給假期三十五日。父母遠離任所五百裡以外的,五年可享有一次拜掃假,給假期十五日。這不僅代表了皇恩浩蕩,更是給官員一次衣錦還鄉的機會。

唐代官員如何去上朝(唐代的官員是如何休假的)8

其他事故假

人難免有時候會有些急事或偶感風寒之類的小疾需要請假,這又該怎麼辦呢?唐朝禮律也把這一因素考慮進去了。朝廷允許在一般情況下,官員每個月享有兩天的臨時假,後來又增加為三天。但是對請假的條件也做了限制,那就是不能再大朝會或百官彙集的日子裡請假。請這類假期過多的官員,在月底會按照官品的高低進行罰俸,通俗點說就是扣工資。當然有兩種情況例外,一是陪父母看病,二是本人身體确實有病。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唐代官員請病事假也是要走流程的,絕對不是找人帶句話就完事兒了。下級官員要呈報所在官司備案,重要的官員請病事假要通過禮部上奏中書省和門下省,或者由皇帝親自審批。比如像上面提到的觐省假就要求五品以上的官員都要上奏待批,五品以上的官員要離開任所所在地,也要上奏吏部。

唐代官員如何去上朝(唐代的官員是如何休假的)9

一家之言

唐代的休假制度已經規定得十分完備,官員請假最起碼是做到了有法可依,在禮律和民俗的影響下,即體現了唐朝統治者以孝治天下的經國理念,又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官員對物質文化生活的需求。但凡事皆有兩面性,休假制度的合理落實還有賴于嚴格的“考勤制度”,而随着安史之亂後,唐朝中央政府權威的衰弱,考勤也随之松懈,肆意請長假,甚至曠官的事情屢見不鮮,也成為了唐朝政治衰敗的一個信号。

參考文獻:《新唐書》、《舊唐書》、《唐六典》、《隋唐五代生活史》、《資治通鑒》

文:蘭台令君

圖:來源網絡,侵權必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