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中秋月文化

中秋月文化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17 15:46:52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阙,今夕是何年……”

這是1076年的丙辰中秋,蘇轼對着當空皓月和遍地銀輝,句成千古。而此時宋朝子民也都在歡慶中秋節令。

古往今來,原同一月,而今中秋,人們也開始穿上宋式漢服,流連市集,或觀賞點茶技藝,細品詩酒茶,體驗民間遊藝之趣;或化身才華橫溢的詞人,吟詞弄墨;或觀看輕歌曼舞、乘舟巡遊,盡情體味中秋民俗之樂。

中秋月文化(新華全媒千年共此月)1

月色下的杭州西湖。(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供圖)

——拜月

宋時中秋,不論男女皆會拜月,或是外出登樓,或是泛舟湖上,所求各有不同。男性期盼早日蟾宮折桂,科舉高中。女性則希望自己貌似嫦娥,顔如皓月。

秋日的杭州西湖上,靜谧幽靜,微風拂過,湖面波光粼粼。三潭印月處,三座瓶型石塔立在湖中。古時中秋之夜,人們在三座石塔中點燃蠟燭,用紙将塔内圓孔罩住,待皓月當空時,月光、燭光和湖光交織,空中月、水中月、塔中月相融。湖邊亭中的祭桌上,香爐一盞,清酒三樽,盤碟中盛放着水果、糕點等各色祭品。人們迎着滿湖月色,上香、祭酒、讀祝、拜月……

中秋月文化(新華全媒千年共此月)2

拜月儀式現場。(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供圖)

時至今日,拜月祈福的傳統依舊延續。今年中秋,杭州城隍閣的拜月台前熱鬧非凡,市民、遊客登閣遠眺,俯瞰西湖全景,行拜月之禮,伴随着悅耳的絲竹雅樂,品嘗着城隍閣的中秋特别茶食。

遊客章先生說,古時拜月,表達的是期盼,對美好的追求,曆經千年永不停息;今時拜月,表達的是祝福,月圓人圓,大家安定,小家安康。

——燃燈

“碧樹陰圓,綠階露滿。金波潋滟堆瑤盞。”

在宋代江浙地區,有中秋節燃燈、放燈的習俗。

今年中秋,燈“上”了船。9日晚,杭州西湖邊微風陣陣,33艘手劃船在船頭裝點上了圓形月亮燈。船動“月”升,夜靜“月”明,與天上月亮,水中月影,相映成趣。夜晚7點時分,遊客陸續上船,他們四人一組、五人一群泛舟賞月。行至途中,中秋主題的國藝雅樂缥缈而來,更添幾分宋韻中秋的氛圍。

中秋月文化(新華全媒千年共此月)3

遊客乘坐“月亮船”遊湖賞月。(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供圖)

看着一艘艘“月亮船”在湖面蕩漾,岸邊的遊客魯女士不由感慨,“此刻的西湖詩意般地呈現了傳統民俗,讓我和家人感受到了這份中秋浪漫。”

而在西湖的不遠處,杭州清河坊曆史街區,500餘隻“宋式燈籠”又一次在佳節點亮,遊客在“臨安城”與杭州之間“穿梭”,長街上燈火如豆,宋風雅韻的曆史感撲面而來。

——遊園

“闾裡兒童,連宵嬉戲。夜市骈阗,至于通曉。”

在宋人孟元老的記憶中,宋時的中秋遊園是熱鬧而恣意的:“夜深遙聞笙竽之聲,宛若雲外”。

今時喧嚣依舊,中秋夜,杭州建德市的嚴州古城俨然成了遊園場,古城澄清門下,曆經600餘年風霜的老城牆開啟了“燈光秀”,鋪展開嚴州千年的曆史畫卷。門外舞者用舒展柔美的宋韻舞姿歡迎八方來客,遊人在宋代制式的儀仗隊伍護送下走入城中。

中秋月文化(新華全媒千年共此月)4

嚴州古城内的古風夜市吸引遊客駐足。(建德市梅城鎮微融媒體中心供圖)

城内,皎皎明月照進古街,繁華市井間人頭攢動,有店家正用古樸的宣紙繪制燈面,做一盞中秋宮燈,引得衆人圍觀。不遠處茶館酒肆旁的舞者衣袂翩翩,随風而舞。

以中秋為媒,以民俗為介,現代與古代的碰撞,将都市的喧嚣融入人間煙火裡,伴随着燈火通明的夜,燃起人心裡每一寸的歡騰。(唐弢)

(新華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