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大地上,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尼羅河,由南向北奔流6670千米,進入地中海。
世界上第二長河——亞馬孫河,在南美地區蜿蜒流淌6400千米彙入大西洋。
全長6300多千米的長江為世界第三長河,長江橫穿大半個中國,由西向東流入太平洋。
再宏偉的滔滔江河,也終有源頭。作為陸地水循環系統中最重要的環節,水蒸汽以降水的形式落入山坡或非水平的高地,沿着天然斜坡往下流動,形成斜坡面流,斜坡面上自然地分布着很多溝壑、低窪。
俗話說的好,水往低處流,斜坡面流在流動過程中趨向于彙入低窪的地方,彙入之後水的流速加快,增大了沖刷力。
一次次的降水,一次次的沖刷,使得這些低窪地區逐漸加深、擴大,從而形成縱橫的溝槽。地質學家稱其為“沖溝”。溝槽中的水一邊向下沖刷,加深水道,而另一邊則對山脈進行溯源侵蝕,向後一點點地拓展它的長度,使溝谷的源頭向着山脈最高處的方向發展。
長期彙入沖溝的降水對沖溝進行豎直向下的侵蝕與破壞,最終将溝底越沖越深,形成峽谷。當沖溝的深度發展到地下水所在的深度時,沖溝除了接受大氣降水的供給,還有地下水持續補充水分量。當沖溝再也不用擔心它的水流時斷時續時,一種新的地貌便誕生了,這便是河流。
河流的誕生,不僅為地球增添了一道壯美景觀,也為人類提供了許許多多的寶貴資源。
來源:中國科學技術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