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青春初上塞罕壩?【中國夢·大國工匠篇】35年青春獻給塞罕壩 他是百萬畝林海的守護者,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最美的青春初上塞罕壩?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中國夢·大國工匠篇】35年青春獻給塞罕壩 他是百萬畝林海的守護者
編前語:“中國夢·大國工匠篇”大型主題宣傳活動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和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開展,中央新聞網站、地方重點新聞網站及主要商業網站共同參與。活動旨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通過采訪報道基層工匠典型,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在全網全社會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
從亮兵台眺望塞罕壩機械林場。袁秀月 攝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16日電(袁秀月)從北京一路向北,驅車四百多公裡,就到了塞罕壩。
這裡是河北山地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接處,它的名字“塞罕壩”也是蒙語和漢語的結合,意為“美麗的高嶺”。
從高嶺的高處望去,映入眼簾的是萬畝林海,茂密繁盛。它源于1962年,也是塞罕壩機械林場副場長張向忠奮鬥35年的地方。
張向忠在工作。袁秀月 攝
初到塞罕壩:這哪裡像一個國有單位啊!
隻不過,在1984年,張向忠大學畢業剛被分配到到塞罕壩機械林場時,他看到的并不是今天這副情景。破舊的瓦房、簡陋的辦公室、連農村都不如的宿舍。他的心裡哇涼哇涼:“這哪裡像一個國有單位啊!”
殊不知,那時的塞罕壩已經是一代造林人艱苦創業後取得的成果。
曆史上,塞罕壩絲毫不負“美麗”之名,水草豐美、森林茂密,被譽為“千裡松林”。清朝時,康熙帝還在這裡設置“木蘭圍場”,時人稱贊“木蘭草最肥,飼馬不用豆”。
然而,随着清朝國力衰退,塞罕壩被開圍放墾,之後又遭遇了日本侵略者的掠奪,加上連年山火,樹木被砍伐,森林逐漸消退。美麗的高嶺變成荒涼的沙丘。有人形容“飛鳥無栖樹,黃沙遮天日”。
北京也深受黃沙之困,往北直線距離180公裡,就是内蒙古的渾善達克沙地。它的海拔達1400米左右,而北京隻有40多米。有人形象地說,如果這塊沙源擋不住,就如同“站在屋頂上向院裡揚沙”。
1962年,地處渾善達克沙地南緣的塞罕壩被賦予了重任,建設機械林場,阻擋風沙。
第一代務林人住過的馬架子。袁秀月 攝
塞罕壩土層薄、氣溫低、無霜期短
然而,在荒地造林何其困難。這個過程曾被外界形容為“從一棵樹到一片海”。
“因為塞罕壩屬于特殊地形區,氣溫低,年平均氣溫隻有零下1.4℃。無霜期短,建場初期不到50天。而且土層薄,薄的地方不到十公分,厚的也隻有20到30公分左右。年均降雨量不到500毫米。”張向忠說,在這樣的條件下能造成百萬畝林海,實屬不易。
張向忠的嶽父就是第一代造林人,他常說:“你們現在條件比我們好多了。”那時,林場職工的生活條件很差,很多人要住地窖子和馬架子。林場糧食匮乏,為了解決職工家屬的吃飯問題,很多人都要邊種樹邊種地,邊生産邊生活。
冬天氣溫達零下40多℃,經常風雪肆虐。一位老職工曾描述:“大雪被風一刮,屋内就是一層冰,即使烤着火爐子也不會有熱的感覺。”
“他們那個年代都是一心工作,沒有别的。”張向忠說,雖然條件艱苦,但老一輩對工作的要求卻非常嚴格。建場初期,即便場長、書記到基層檢查,也得排隊打飯,加塞都不行。
張向忠和同事在工作。袁秀月 攝
第二代務林人的擔子也不輕
上世紀80年代初,林場在大規模造林結束後,轉入營林階段。所謂營林,即“森林經營”,包括提高森林質量、發展生态多樣性、預防火災和病蟲害等。
很快,年輕的張向忠就投入其中。雖然過了最艱苦的創業時期,但第二代務林人的擔子也不輕。因為沒有森林經營就沒有林木的生長,靠自然競争,林木的生長會很緩慢。更重要的是,造林一時,管護卻是一世。
張向忠常年駐紮在最基層林區,和同事穿梭在林木間,反複探索研究,攻破了一個個技術難關。他解決了羅盤儀導線測量對中誤差問題,解決了采伐标準地與林分平均胸徑存在差異影響作業設計精度問題……
近些年來,塞罕壩造林進入“啃骨頭”階段——在土壤貧瘠的石質山地和荒丘沙地造林。很多地方坡度陡,機械無法作業,隻能由人把苗木運上山,一個人每次隻能抱一棵或兩棵上山,造林成本相當高。
張向忠帶技術員反複實踐,創造了不整地等行距不等株距造林方法,解決了石質山區造林綠化成活率低的難題,使其達到90%以上。
塞罕壩曾獲聯合國“地球衛士獎”。袁秀月 攝
每年門診藥費上萬元
二次創業,難題仍不少。塞罕壩機械林場面積有140萬畝,山路遙遠,現在能開車,以前隻能靠腿。上一次山不容易,早上去,晚上才能回。所以通常情況下,張向忠一天隻能吃兩頓飯,早上撐得不行,晚上餓得不行,中午拿幹糧墊一口。
塞罕壩氣候也多變,夏天山上蚊子比較多,冬天氣溫比較低。突然遇到大暴雨,連個躲雨的地方也沒有,從頭到腳全被淋濕。不過,最難的是遇上飛機防蟲作業時期,每天三點鐘起床準備作業,到七點鐘結束。每一次作業持續半個月的時間,到最後,生物鐘都錯亂了,晚上怎麼都睡不着覺。
就這樣積年累月,很多人都留下了病根子,慢性關節炎、胃病、糖尿病、腦供血不足等等。張向忠說,他每年的門診藥費都要上萬元。
這麼苦,怎麼堅持35年?還是因為成就感。“跟人一說,這塊林子是我造的,這塊林子是經過我撫育長這麼好的,這也是一種成就感。”張向忠說,而且在他看來,塞罕的生活條件還是不錯的,天天都是綠色,空氣質量好。
如今的塞罕壩,綠色已經延伸到每個角落,森林覆蓋率超過80%。它用林海築起了一道綠色屏障,有效阻滞了渾善達克沙地南侵。
而不知不覺地,林場迎來了第三代務林人,張向忠也已經56歲了。
“北方的樹,一百年都長不了多大。跟樹相比,人的生命太短暫,所以需要一代一代人的付出。”張向忠說,這就是塞罕壩人的責任。
“一代接着一代幹,一張藍圖繪到底”,這是屬于塞罕壩人的一句話。張向忠就像他們的縮影,年輕時投身綠色事業,用半生诠釋“塞罕壩精神”。(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