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危地馬拉翡翠的效果

危地馬拉翡翠的效果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1 10:01:30

危地馬拉翡翠(即危料)自傳入中國以來,就受到不少翠友的誤解。有些翠友認為危料不屬于翡翠,有些翠友認為危料雖然是翡翠,但不是品質好的翡翠。持有這兩種認知的翠友,在某種程度上比較抗拒接受危料。

但緬甸公盤遲遲未開,緬甸翡翠原料無法大批進入中國市場,緻使緬甸翡翠原料價格不斷上漲。翠友們内心也想得到一個确切的答案,那就是危地馬拉翡翠究竟是不是翡翠,值不值得購買?

接下來,我們就針對五個最常見的危料經典誤讀,逐一作出解答。

誤讀一:危料不是翡翠?

可以肯定的是,危料是翡翠。

以硬玉為主的翡翠,就是傳統意義上的翡翠。而危料的折射率為1.65~1.66,呈現出玻璃光澤,摩氏硬度為7,成分由硬玉過渡到綠輝石,與緬甸翡翠的礦物成分構成極為相似,是傳統意義上的翡翠。

危地馬拉翡翠的效果(揭秘人們對危地馬拉翡翠的經典誤讀)1

根據國家标準GB/T16553—2010《珠寶玉石鑒定》中所規定的翡翠的鑒定數據,危料依然在翡翠标準範圍内,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危料的寶石學基本特征、譜學特征、岩石礦物學特征都與翡翠一緻,是符合國家标準的翡翠。

無論從傳統對翡翠的定義還是現行的國家标準,危料都是貨真價實的翡翠。

誤讀二:危料隻有藍灰色?

若論顔色的豐富程度,天然危料的花色品種比緬甸翡翠還豐富。但市面上常見的危料,主要還是以墨綠色、高綠色、淺色為主。

藍灰色隻是淺色危料的一種,種水偏差。淺色危料的主要表現為藍綠—灰藍—灰色的一系列過渡色,以灰和藍色調為主要特征。

而墨綠色危料和高綠危料,隻要種水達到透明至半透明,質地達到細至極細,黑點、白棉、髒棉占比極小,以及較為厚裝,都可以作為寶石級或商業級翡翠來投資收藏。

危地馬拉翡翠的效果(揭秘人們對危地馬拉翡翠的經典誤讀)2

誤讀三:危料都是垃圾貨?

危料可以制作出高貨,高品質的危料價值不菲,在市場上或行家手裡,也存在不少百萬級以上的危料翡翠。

高品質的危料,達到冰種以上的,不僅綠滿水足,而且起瑩起膠,面積較大髒棉和雜質也可以通過藝術雕刻等方式去除,最終成品可以達到收藏級别。

所以危料都是垃圾貨的說法,根本就站不住腳,隻因消費者在日常比較少機會看到危料高貨,才會被這種謠傳誤導。

誤讀四:危料會變種

翡翠變種,是指翡翠在佩戴一段時間後,它的種水發生改變。翡翠屬于特定地質條件下形成的特殊礦物,在成千上萬年的形成過程中發生硬玉晶體的結晶生長、擠壓變形等複雜過程。

一般來講,種水越老,結構越緻密的翡翠,在正常佩戴還保養的情況下,幾乎不可能發生變種的情況。而種水較差、雜質較多的翡翠,在某種特殊處理方式下,才會有機會出現變種。

高品質的危料,結構緻密,玉質細膩,硬度高,正常佩戴和保養不會出現變種的可能,因此可以放心收藏。

危地馬拉翡翠的效果(揭秘人們對危地馬拉翡翠的經典誤讀)3

誤讀五:将物理特征作為判斷危料的依據

網上有傳言,危料證書在密度一項一定會是3.32,而不是緬甸翡翠的3.33,因此可以通過證書上的密度來判定一件翡翠是危料還是緬甸料。

實際上,翡翠密度檢測标準是一個相對範圍,而非絕對數值,3.28-3.40都是翡翠的相對密度,而且翡翠成品的相對密度,會比翡翠原石更高。目前在辨别翡翠真僞的鑒定上,已經不太使用密度的檢測方法,而是采用更科學也更精準的紅外光譜測試和能譜測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