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原地準備活動帶球熱身方法?陣地進攻在一場正式的籃球比賽裡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把進攻的階段分為:快攻、二次快攻、陣地進攻以及二次籃闆進攻,通常一支球隊陣地進攻所占的比例大約在70%--80%具體根據球隊的風格以及防守一方的水平而略有不同,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籃球原地準備活動帶球熱身方法?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陣地進攻在一場正式的籃球比賽裡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把進攻的階段分為:快攻、二次快攻、陣地進攻以及二次籃闆進攻,通常一支球隊陣地進攻所占的比例大約在70%--80%。具體根據球隊的風格以及防守一方的水平而略有不同。
但無論如何,陣地進攻都是我們所要面對與接受的。我帶領的大學生球隊,陣地進攻這塊兒就非常欠缺磨合與默契,以至于很多比賽赢球靠的是防守緊逼與快攻反擊。而一旦遇到更高水平的球隊,其回防的速度更快,投籃命中率更高的時候(不給你快攻的機會),我方沒有更多搶攻的機會,自然又要落到陣地去進攻。因此,無論如何,我們都要想辦法在陣地戰中獲取足夠的分數。
而在我執教了一些企業球隊後發現,很多沒有接受過職業訓練的球員,在陣地進攻的過程中沒有落位的概念,也就是在每一次陣地進攻的開始,球隊5人一定是以某種陣型合理的站位于對方陣營(通常是從三分線到籃筐的整個區域)的各個位置。
隻有當球隊5人都落好位以後,我們才能進行後續的戰術實施又或者某種形式的跑動進攻。而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朋友,很容易在沒有觀察隊友位置的情況下,随意的站在球場的某一個位置。
這樣就會造成球隊整體空間分布的不合理。說到空間,我們可以把球場(半場),以罰球線為基準分為上線區域與下線區域,以兩個籃筐的連線(假象線)為基準,分為左側區域與右側區域,見下圖。如果大家沒有合理落位的意識,很可能會造成球隊在某一個區域人員過多,其他區域沒有球員站位的現象。
在這裡,我列舉幾種常見的落位,方便大家理解位置、空間分布的重要性。首先第一個,我們假設防守一方以2-1-2區域聯防進行防守,此時,最常見的進攻落位為1-2-2落位,①号位落弧頂,②、③号位落左右兩側45度(三分線外),④、⑤号位落低位(限制區附近)。
這是一種對稱性落位,即②、③的位置可以互換,④、⑤的位置可以互換。假設你是②号位,當你跑向前場時,看到隊友③已經落在了右側45度,那你就可以很自然的落在左側45度了。
當球隊場上5人形成了這種簡單的默契之後,我們就可以進行一系列的戰術配合了。像這種1-2-2破解聯防的戰術有很多,我們今天講的是落位,如果大家有需要,後面單獨拿出來再詳細講解。
第二個例子,對方是人盯人防守,通常我們可以采用5-0落位又或者4-1落位。在5-0落位中,除了①号位,其餘隊員可自由落在其他點位,有的教練會讓②、③球員落在上線左右兩側45度,④、⑤球員落在底角,這個可根據球員進攻特點偏好自行調整。
而5-0落位的用意在于扯開空間,因為對方是人盯人防守,這種落位更容易創造突破到内線造殺傷,又或者在低位形成單打、錯位單打以及空切籃下得分的機會。大家要明白每一種落位的用意在哪裡。
而4-1落位通常用于我們的内線移動不是很敏捷,又或者我們的内線球員在限制區附近有很大的殺傷力,此時,我們可以采用4名球員在外線落位,1名大個兒球員在限制區附近落位的形式。
面對不同的防守方式,我們的落位選擇也是多種多樣的,上述的案例,隻是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了三種常規落位方法。這裡的核心點不是讓大家記住所有的落位陣型,而是試圖去理解,在陣地進攻的開始部分,我們需要養成觀察隊友、觀察防守者的習慣。
我們需要觀察隊友及自己的位置關系是否符合合理空間分布的原則,我們完全可以通過自身的移動,讓整個球隊的落位看起來更合理,進而為下一階段的進攻提供連續性。這樣,我們的行為就更有價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