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在我國古代,人們将“命與天合論”認為,命運之威力在“天”,“天能緻命于人”,人的一切由天決定;所謂命運就是“天命”,已經事先安排好的,古人深信不疑。早在殷周時期,“受命于天”就被镌刻在鐘鼎上,成為曆代帝王登位的精神基礎。
孔夫子說:“君子居易以侯命,小人行險以僥”。其意是說君子要安分守己,聽天由命不可與命抗争,小人不肯安分,冒險強求。另外孔夫子還說:“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按孔子的說法,如果不知命的話,也是不配做一個君子的。
孟子
孟子也說:“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緻而至者,命也”。意思是說沒叫他幹這件事而他卻幹了,沒叫他來而他卻來了,這一切都是天意。孟子還解釋說堯和舜的兒子都不肖,沒成大器,是因為堯、舜在位的時間太長了,禹的兒子啟能得天下,是因為禹在位的時間短,而這些都是天意決定的,不可違抗的。
漢代楊雄著的《法言》說:“或問命,曰命者天之命也,非人為也。”《淮南子》說:“仁鄙在時不在行,利害在命不在智。”
王充
東漢名學者王充是不信迷信的,但他很相信有命運,他說:“凡人遇偶及遭累害皆由命也,有死生壽夭之命,也有貴賤貧富之命,自王公逮庶人,聖賢及下愚,凡有首目之類,含血之屬,莫不有命。命當貧賤,雖富貴之,猶涉禍患矣。命當富貴,雖貧賤之,猶逢福善矣。”
他又說:“富貴有命,福祿不在賢哲與辯慧,故曰:富不可以籌得,貴不可以才能成,智慮深而無才,才能高無官。懷銀纡紫未必稷契之才;積金累玉未必陶朱之智。故貴賤在命不在智愚,貧富在祿不在頑慧……。他所說的人之富貴貧賤吉兇禍福等,都是由命決定的。
楚霸王項羽與劉幫争天下百戰百勝,但垓下一戰,終于自刎烏江,大喊:“天亡我也,非戰之罪”。天是什麼?顯然是指命。漢朝的李廣一世猛将,屢建奇功,但始終沒有封侯,不能不诿于數奇,在古人眼裡是命運不好,幸臣鄧道,皇帝很寵信,賜他有鑄錢的權利,但他卻終于餓死,還是命中注定。
古人尊天信命的思想,根深蒂固至今在民間還流傳着信(心)命歌以及故事等。如我們經常聽到一些人說“命乃由天定,災禍不由人,信命不修身,窮苦度一生。命裡有五升,不用起五更,命裡二合半,至死也枉然。命好運也好,富貴直到老,心好命不好,菩薩暗中保”。什麼運去黃金失色,時來鐵也铮光”等等。還流傳着“夢飛熊的故事”。
姜子牙
傳說周文王得姜尚是“夢人飛熊”。文王一天夜裡夢見一頭大熊騰空飛翔,第二天便請太史為他圓夢。太史聽後說:“熊”字去了四點為能字,空飛者高也。此夢預示主上将得到一位能人高師輔佐,主可奇取天下”。于是文王就外出打獵,在渭水之濱遇到姜太公,跟他一交談不禁大悅,還想用禦車把他載回去,并拜他為師。
此時姜太公說:“你讓我保國,必須是你親自拉我進京”。于是文王就答應拉他,走了一段路程便說:“我拉不動了,換别人拉吧”。太公說:“不用換人,還是你自己繼續拉吧”。文王又使勁拉了一段路,說:“快換人吧,我實在走不動了”太公說:“實在走不動了,就讓别人拉吧。你拉了我八百零八步,我保你江山八百零八年”。
文王一聽還要拉,太公說:“這是天意,再拉就不靈了”。至後,大公輔佐文王、武王出師讨伐殷纣王,從而奇取天下,道人作詩曰:“岸草青青渭水流,子牙在此獨垂鈎,當時未入飛熊蘿,幾向斜陽歎白頭”。後來,周朝果然延續了八百零八年。
古人尊天信命的思想,很清楚地看出,他們認為命是天定的,是一種強大的勢力,它能控制人的一切。人之所以會信命,是由于掌握不了自己的命運,因此,不得不信命。
其實在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裡,統治者為了他們的階級利益,宣揚“宿命論”、“天命觀”的思想,什麼“萬事皆有命,半點不由人”,“君子不和命争”等等,這種順天應命的消極思想,它扼殺了人的創造精神和奮鬥意識,使人們變成愚昧的工具,這正符合了他們鞏固統治的需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