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全國小康村有多少個

全國小康村有多少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6 01:16:31

金秋十月,記者與常州民俗學會10多位民俗專家學者,一同來到“全國文明村”——常州金壇黃金村考察,學習探訪“黃金村模式”,體驗總結常州農耕文化的新發展。

正是村裡水稻收割的時節,站在村口放眼望去,田裡盡是一片燦燦的金黃,河渠裡清澈的水緩緩流動,不遠處是青色的稻田,俨然一幅美麗鄉村風光。坐落于茅山老區的黃金村,如今創業有新思路、民風淳樸和睦、村容整潔衛生,是常州市一塊叫響全國的金字招牌。

而十多年前,它卻是一個遠近聞名的省級貧困村。從省級貧困村如何一步步變成了今天的國家級生态村?常州民俗學會10多位專家學者此行且看且聽,細細探尋。

全國小康村有多少個(從貧困村到全國文明村)1

常州黃金村帶頭人嚴清華介紹發展模式 圖片來源:中國常州網

黃金村為什麼叫黃金村?據村黨總支書記嚴清華介紹,“其實咱們這個村并無黃金,以前因為窮,老百姓指望富裕,就取了個‘黃金’村名。”

面朝黃土背朝天,是老一輩人種田真實的寫照。這些年,嚴書記帶領村民,引進各種機械化農機設備。用于播種的無人機,讓參觀的民俗學者們啧啧稱奇。插秧、收割,機器代替了人工,田間勞作的效率大大提高,農民的收成自然有了提高。

而針對現代人對健康生活的追求和綠色有機食品的向往,該合作社開發的“黃金村”牌有機軟米和彩色稻米,正好迎合了市場的需求。

嚴書記介紹,“為生産有機米,黃金村有機稻米合作社的水稻是限産的,為了提高品質,隻種一茬,後熟作物就是綠肥——紅花草,來年翻耕作有機肥。看起來減産了,實際上農民的收入卻增加了。” 黃金村,真正産出了“黃金米”。

此行,民俗學者與黃金村共商農耕文化,把關食品安全。在有機軟米展示廳,牆上的标語非常引人注目,“當環境污染讓我們驚懼恐慌,當食品安全讓我們失信難防,萬幸的是我們選擇了黃金村的有機糧。”從種子到餐桌,黃金村村民正用自己的雙手,将食品安全帶給老百姓。

探訪間歇,熱情好客的黃金村人把剛沖調好的軟米粉供大家品嘗,大家靜坐下來,慢慢品嘗香味撲鼻的米粉。看上去,色澤純正,一入口,口感細膩。熱愛農耕文化的民俗專家沈成嵩感慨,“似乎在簡單淳樸的食物中,找到了一份小時候的味道。”

據嚴書記介紹,“軟米粉是一種保留營養成分的原生态食品。沖調性好,易于消化吸收,特别适合中老年人、孕産婦、嬰幼兒。吃時方便快捷,用開水一沖,還可以根據個人愛好,加些紅糖,非常美味。”黃金村人利用本村沒有工廠的環境、土壤生産出的無公害生态軟米,創辦有機米粉公司,精制成的軟米粉,注冊“黃金村”牌商标,這樣的有機軟米粉,自然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全國小康村有多少個(從貧困村到全國文明村)2

與黃金村共同分享常州民俗系列叢書 圖片來源:中國常州網

“人無德不安、家無德不興、村無德不強”,走進黃金村“道德講堂”,幾句家訓樣的文字跳入眼簾。多年來,道德文化、信仰文化浸潤着村子裡的每一個人,這裡的社會風尚在悄然發生着變化。在黃金村,“道德講堂”不僅在村委會,還在田間地頭;不僅停留在嘴邊,更在每個幹部群衆的心中。常州華音公益文化基金會(籌)理事長毛衛成贊賞地說,“在黃金村,無論是在田頭,還是在農家,聽到看到的,都是質樸實在的話語,黃金村向人們展示着一幅鄉風淳樸的新農村畫卷。從農村到企業,這種文化大可推廣!”

常州民俗學會會長季全保,大加贊賞黃金村的農耕文化,“來到黃金村,真切感受到淳樸的鄉風鄉情,嚴書記帶領村民把種植大米這件事做到了極緻,将黃金村打造為美麗鄉村,民俗學會将一同來傳播常州農耕文化,助力黃金村,一起打造成更有特色的美麗鄉村。”學會秘書長童方雲介紹,“常州民俗學會有78個成員,由大學的教授和社會民俗文化專家組成。我們将響應中央号召,與黃金村共同在社會主義美麗鄉村建設中留住鄉愁,傳承鄉情,展示特色民俗。我們有決心和信心一起共同努力。”

此行,根據黃金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的申請,經過讨論研究,吸收黃金村成為常州民俗學會成員、副會長單位。常州民俗學會現場授牌并贈與民俗學會系列叢書,正式将黃金村作為民俗學會展示農耕特色民俗,促進緻富開展田野調查和服務的基地。

探訪接近尾聲,嚴清華書記激動的說,“黃金村将以加入常州民俗學會為新起點,發揚常州的農耕文化,種植出健康、放心的糧食,建設更美好的新農村。”金燦燦的水稻田裡,黃金村村民正忙碌着,利用下雨天的間歇收割糧食,秋風吹過,水稻質樸的氣息撲面而來,飽含着農民與土地的深厚情感。(中國常州網記者 侯正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