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我們會疑惑,學習了這麼多年,到底學到了什麼?細細地去算,也不能夠有個清晰的概念。有些人會覺得自己收獲很多,有些人覺得自己一無所成,可是這些都是個人感覺,沒有一個評價的依據。那麼,看看子夏所言,如果做到了這四點,你就可以說自己“學有所成”了。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緻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這句話出自《論語》,意思是:“看重實際的德行,輕視表面的姿态;侍奉父母能夠盡心盡力;服侍君主能夠許身為國;與朋友交往能夠言出必行。這樣的人,盡管他自己說沒有學習過,我一定說他已經學習過了。”
1,賢賢易色“賢賢易色”,這兩個“賢”都是詞類活用:第一個“賢”是形容詞做動詞,是“尊重、看重”的意思,第二個“賢”是形容詞做名詞,指德行、賢人。“賢賢”即“看重德行、尊重賢人和長者”。
“色”指女色或表面的東西;“易”有兩種解釋,一種是“輕視”,那麼“賢賢易色”就是看重德行輕視女色和表面的姿态;另一種是“改變”,意思就是尊重賢者,改變好色之心,不做表面之事。
這是子夏對于夫妻關系而說的,夫妻在一起要注重志同道合、思想和品德的統一,而不要太看重外在的物質和容貌。
“事”是“侍奉”之意。孝順父母一定要盡一切心思和力量去做,不論是貧是富,不去和别人比,能做到自己的最大限度,就是盡心盡力了。
孔子說,“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先做好了孝,才能學會做人,才可以學習文化知識,孝是一切的根本。
“緻”的意思是“送給”、“委棄”,服侍君主能夠為國獻身,這裡的獻身不僅僅指獻出生命,更是心血和精力。
對于我們所從事的工作,所工作的公司,所屬的部門,所遵從的領導,既然許諾要努力去做,就要對事業忠心,把自己的全身心都投入到其中,就是所謂的誠心誠意,而君主和領導都代表着國家、集體,我們在或大或小的團體裡,都要以大局為重,應做到先公後私。其實,在古代對君主,在現代對領導忠心誠意,也就是對自己的負責任。
何為“朋友”,百度百科中的定義是“在特定條件下由雙方都認可的認知模式聯系在一起的不分年齡、性别、地域、種族、社會角色和宗教信仰的相互尊重、相互分享美好事物、可以在對方需要的時候自覺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的人及其持久的關系,其最高境界是知己。”既然是相互尊重,要達到持久的關系,那麼必然涉及到一個事情,那就是“信任”。對朋友講誠信,答應的事情一定要盡力做成,否則就不要輕易許諾,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這四點從夫妻關系出發,一步一步,到父母,再到國家,再到廣泛的朋友之交,而每一點又是相互融合、相互關聯的。“賢賢易色”放到現在來說,不一定指夫妻關系,更是囊括了父母、朋友、上下級、國家與民衆之間的關系。那麼,看重實際的德行,輕視表面的姿态,也就是“學”的方式,“孝”、“忠”、“信”就是“學”的内容。做到這四點,或者說做到“孝”、“忠”、“信”,你就可以說自己已經學有所成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