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如何快速寫好領導講話稿

如何快速寫好領導講話稿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6-27 01:16:42

如何快速寫好領導講話稿?領導講話是各級領導指導和推動工作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是機關幹部将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語言的特殊勞動,最能體現寫作者的思想水平、理論素養和文字功底,也最能檢驗出一個機關幹部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那麼,怎樣寫好領導講話稿呢?,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如何快速寫好領導講話稿?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如何快速寫好領導講話稿(寫好領導講話稿需注意的幾個問題)1

如何快速寫好領導講話稿

領導講話是各級領導指導和推動工作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是機關幹部将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語言的特殊勞動,最能體現寫作者的思想水平、理論素養和文字功底,也最能檢驗出一個機關幹部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那麼,怎樣寫好領導講話稿呢?

一、注意學習,運用好資料

《禮記•學記》有一句名言:“學然後知不足。”我們起草領導講話稿,往往也有這樣的感覺:“寫然後知不足。”一方面是學習準備不足。接手起草任務坐下來真正研究時,往往覺得腦子裡空空的,不知道從哪裡下手、從哪裡切入。另一方面是熟悉資料不足。機關幹部大都會剪貼報紙、摘抄筆記,櫥櫃裡資料滿滿的,可需要運用資料時,怎麼翻箱倒櫃也找不到可用的。這啟示我們,在起草領導講話時一定要注意學習,善于積累,學會運用資料。

一是學習好上級文件和指示精神。學習文件和指示精神,主要是找方向、找依據。它需要站在領導的高度和指導單位建設的角度思考問題,一般要注意考慮這樣一些問題:主要精神是什麼?提出的重要思想和原則有哪些?在領導工作、單位建設中應注意和解決什麼問題?如何把主要精神和思想原則貫穿到領導講話中去?上級指示精神關系到講話的站立點問題,有的講話起點不高,層次上不去,很大程度上就是體現上級指示精神不夠。

二是圍繞主題深入研究。領導講話一般都有一個重點,突出一個主題,這是領導講話的靈魂和統帥。前期的學習要圍繞主題内容展開:對主題涉及的一些背景資料、能夠烘托和闡述主題的材料、可能涉及的新鮮思想及典型事例等,都要“現炒現賣”進行研究和把握,努力使自己在較短時間内成為所寫問題的“專家”。這種“臨陣磨槍”式的學習,因為帶着問題、緊貼主題,往往了解情況快,打下烙印深,取得成效比較明顯。

三是用活積累的資料。儲存資料不是為擺門面,資料再多再好,不知道有用的東西在哪裡,不知道怎麼使用,資料就是廢料。用活資料的前提是學習資料。現在資料來源廣,特别是網上輕輕一點,就有成千上萬條信息。我們要把有用的初步挑選出來,作一個簡單分類,對重要的思想、觀點、事例要做上記号,有啟發意義或直接能用的還要記在腦子裡,認真思考,反複領會;對一些有聯系但又不能直接用的,要進行粗加工;對一些重要的觀點、表述等要認真查找出處,确保準确無誤,做到什麼時候需要,什麼時候就能找得到、用得上。

四是發揮好“邊角料”的作用。聰明的工匠懂得利用邊角料,變廢為寶。我們在研究材料的過程中,也會經常遇到一些精彩的論述等,但因為主題的要求、篇幅的限制等沒用得上。有的同志就丢棄了,可有經驗的同志,往往把這些“邊角料”像珍珠似的藏起來,記在本子上、裝在腦子裡,有時間就反複琢磨。有時一些有亮點的思想和語言在領導講話中就會派上用場,有的典型例子就會給某篇文章增添色彩,真正使“邊角料”實現增值。

二、注意對路,領會好意圖

為領導起草講話,隻有寫到領導的心坎上,反映出領導的思想水平、政策水平和理論水平,才能達到目的,盡到“外腦”職責。這就需要我們在起草講話稿之前,摸清、摸準領導想講什麼。那麼,怎樣才能把握好領導意圖呢?

一是把領導對問題的基本看法、零散認識集中起來思考。領導工作經曆多、經驗豐富,對問題的思考和認識比較成熟,形成了基本的思想,有的見解獨到深刻,我們要注意學習,認真領會。有時領導對一些問題的思索并不是系統、完整地呈現出來,而是在某個場合、某次講話或交談中冒出一些火花,有時可能隻是一句話、一個例子。機關幹部要做有心人、細心人,平時跟領導一起下基層、交談工作時要注意用心記錄,并連續起來思考,深入集中分析,努力把握領導講話的脈絡,總結梳理出共性的、規律性的基本思想,用以指導領導講話起草,這對提高寫作效率和質量非常有益。

二是捕捉領導思想的最新閃光點并努力深化發展下去。無論哪一級領導,對新形勢的判斷和分析,對重大問題的思考和觀察,對工作的創新和突破,都不可能一步到位,而是有一個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

有時領導談的幾句話或某個問題,有可能就是他們關注的方向。要注意把領導談話中的最新閃光點記下來,因為這個閃光點很可能是領導對某個問題的靈感,會引起一次思想的躍升。應該注意的是,領導有些思想隻是“火花一閃”,這就要求我們發揮主觀能動性,沿着領導的思路深入研究,做好充實、深化、創新工作。因此,作為講話稿的起草者,不但要有敏銳的思想觸角,更要有較強的判斷力和感知力。

三是善于“投石問路”和“抛磚引玉”。領導交代講話任務一般都說明意圖,起草者要認真領會其主旨。可以先列出簡單的提綱,送交領導審閱,以進一步探明意圖,确定大框架。

有時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已确定要寫講話稿了,但領導還沒有很好地考慮,不能立即給予具體指示,即使給了某些指示,但似乎考慮得不夠成熟。這時,起草者最好先列出細一些的提綱,領導邊看邊思考,能修改的随即修改,需要另立思想觀點的地方交給起草者重新研究。這種“投石問路”“抛磚引玉”的辦法,往往更能體現和把握領導意圖。

三、注意思想,提煉好觀點

一個講話材料質量的高低、分量的輕重、價值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思想觀點是否正确、鮮明、深刻。素材的取舍,結構的安排,語言的運用,都是圍繞表現思想觀點來展開的。提煉思想觀點,是寫講話材料過程中比較難過的關口,我認為應該把握這樣幾條:

一是着眼大局。出思想,定路子,首先要全局在胸。什麼是全局?貫徹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的指示要求,是最大的全局。着眼單位建設面臨的新形勢、大背景,也是全局。按照上級、領導的決策意圖開展本單位工作,同樣是全局。就一篇講話材料來說,涉及的範圍可能是某一個方面的工作,但放在全局中分析才能很好地給它定位。

二是探尋本質。我們平時說,某某同志見事很準,就是說他看問題能抓住本質。特别是撰寫思想性比較強的講話時,隻有抓住要害,才能說服人。探尋事物本質,關鍵在于分析,不能把認識停留在一堆素材或現象上。

三是反複比較。運用比較的方法,可以把最好的思想觀點選出來,同時可以在比較中取長補短,開闊思路,豐富認識。在對材料的思想觀點不統一時,要注意這樣幾點:首先,站在全局上分析自己和别人的意見,排除片面認識。其次,換位思考,多角度地看問題,避免鑽進死胡同。再次,不要輕易否定一些不夠成熟的觀點,一些比較有新意的思想往往包含在其中。最後,不固執己見,但也不能随波逐流,要有堅持自己意見的勇氣。如果說工作中要強調服從意識,研究材料時,則應該多發揚民主。

四是“瞻前顧後”。機關工作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即使随着形勢發展,提出了新的問題和新的工作側重點,這些問題和工作同以往的情況也不能截然分開,确立講話材料的思想觀點時,應該注意到工作的連續性。講一個問題,要看看這方面的情況以前講到什麼程度,現在再講,既要避免重複,又不能自相矛盾。在一個材料中,前後的觀點、提法也要互相照應,不能“打架”。

四、注意風格,掌握好技巧

講話風格既能夠顯示講話者的思想水平,又能顯示講話者的才華和講演水平。在起草領導講話過程中,除了要領會領導意圖、掌握上級精神、找準存在的問題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把握領導講話風格。

一是把握好結構風格。結構是講話的骨架。我體會,不同的領導在不同的講話中對結構的要求也不盡相同。有的常用橫向展開式,在一個主題下并列講幾個問題,全文有條主線穿着;有的常用縱向掘進式,圍繞一個主題,分成幾個題目,逐一遞進;有的常用一貫到底式,按照要表達的意思分成若幹個自然段,一層一層講下去,等等。無論哪種結構,都各有所長,具體在寫作時如何運用,主要是看領導的表達習慣。

二是把握好表達風格。同樣的意圖和思想體現到講話中,不同的領導往往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如,有的開頭要有鋪墊的話,有的則喜歡直接切入;有的喜歡從講問題切入,有的則從講工作成效進入;有的喜歡引經據典、運用輔助資料,有的則平白如話、娓娓道來;有的喜歡講話的連貫性,有的則比較跳躍,等等。不同的表達風格有時要根據講話的場合和内容來确定,在堅持一種常用風格的同時,也不妨吸收其他風格。

三是把握好語言風格。每個領導都有自己的個性語言,個性語言可以使人産生親切感和新鮮感,因此,講話稿要體現出領導的個人特點,最忌千人一面、衆口一詞。在起草領導講話稿時,要盡可能多用反映領導個人身份、體現領導個性氣質、符合領導講話習慣、表達領導親身感受的語言,使寫出的講話稿确實符合領導的語言習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