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靜脈曲張很久了未發現變化

靜脈曲張很久了未發現變化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17 11:34:11

靜脈曲張已經成為了一種常見疾病,據有關統計分析,平均每十個人當中就有3個人在不同的年齡段患上靜脈曲張。

很多人得了靜脈曲張,卻不知道自己的嚴重程度如何,該怎麼去科學合理的預防下肢靜脈曲張加重更是一無所知。

靜脈曲張很久了未發現變化(原來已經處于早期靜脈曲張)1

靜脈曲張是靜脈系統最常見的疾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先天性血管壁比較薄弱或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不去改變血液蓄積在下肢,在日積月累情況下破壞靜脈瓣膜而産生靜脈炎過高,使血管突出皮膚表面的症狀。

靜脈曲張很久了未發現變化(原來已經處于早期靜脈曲張)2

由于靜脈曲張多發生在下肢,影響腿部的美觀,所以又被稱為“美腿殺手”

下肢靜脈曲張按照症狀可以分為六期:

一期:靜脈曲張較為輕微。僅有細小的靜脈血管曲張、網狀靜脈擴張。

這期僅影響美觀,一般不作處理,可以穿彈力襪來預防加重。

二期:此期在站立時腿部可以看到彎曲增粗的表淺靜脈血管,高出皮膚,在腿部擡高或平卧後可以消失,常有小腿酸脹、易疲勞等不适感覺,這個時期就可以采用激光微創進行處理,此期是治療最佳時期。

三期:曲張血管增多,小腿開始出現水腫,以站立過久或勞累後較明顯,晨起時水腫可自行消退,患肢常比對側腿增粗,一些患者可能會出現皮膚瘙癢,嚴重者出現濕疹、皮炎等皮膚病變。

四期:血管内血液淤積過多,靜脈壓力明顯增高,使一部分血液成分滲透至血管外的皮膚及皮下組織,造成局部皮膚發紅,變紫,直至發黑(血中鐵元素沉積),并且失去彈性變硬。

五期:是急性潰瘍期,發黑變硬的皮膚在外力作用下發生破潰,很難自愈,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學習。

六期:未經正确治療的靜脈性潰瘍反複發作,常見于踝關節附近及小腿下段,俗稱“老爛腿”。

靜脈曲張很久了未發現變化(原來已經處于早期靜脈曲張)3

當然我們了解下肢靜脈曲張的分期不僅僅是為了知道自己處于哪一分期,而是為了清楚自己處于哪一期以及嚴重程度如何,又該如何治療才能減輕痛苦。

靜脈曲張前期的症狀幾乎讓人察覺不到,但是如果患了靜脈曲張不引起重視,任其發展下去結果也是很嚴重的。

靜脈曲張很久了未發現變化(原來已經處于早期靜脈曲張)4

所以在患靜脈曲張之後要去醫院讓醫生給予合理的治療,後期自己也要改變一些習慣來促進恢複。

預防為先,健康到家。更多健康管理知識,歡迎關注先防時代。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部分内容來源于網絡。如有異議或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将予以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