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 陳宇)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時代,個人隐私數據成為互聯網領域極具價值的“原材料”,但随之而來的是個人信息安全問題突出。今年的央視3·15晚會,着墨近一半篇幅集中報道了用戶數據信息安全和消費者信息保護問題,無感人臉識别、簡曆大數據黑市買賣、APP竊取信息連環套、虛假廣告投放等違規行為被曝光。一系列問題充分顯示,通過法律制訂、政策監管以及行業自律完善對個人信息安全保護已迫在眉睫。
誰偷了我們的信息?
智能手機、攝像頭成了我們日常生活的标配産品,不過使用中也有很多的漏洞和問題被曝光出來,尤其是用戶隐私安全問題在今年3·15晚會上再次成為關注焦點。
一是不法APP竊取後台信息。“内存優化大師”“超強清理大師”“手機管家PRO”等APP利用老年人數字鴻溝,以清理手機内存為由,擅自竊取老年人個人信息。在APP運行後的短短8秒時間,就讀取手機應用列表800多次,讀取用戶識别碼IMSI号1300多次,讀取設備身份識别碼IMEI号900多次。
二是簡曆信息在黑市流轉。3·15晚會上,“智聯招聘”“前程無憂”“獵聘網”因個人簡曆信息輕易洩露被點名。在黑市上,隻需支付7元到9元不等的金額即可獲得一份真實的完整簡曆;在智聯招聘上,利用企業賬号登錄,即可以40元、60元、100元的價格獲取等級為校園、白領、金領的簡曆。電話、地址、郵箱等關鍵信息全部清晰可見。
三是人臉信息不知不覺被收集。科勒衛浴、寶馬、港彙恒隆Max Mara專賣店安裝人臉識别攝像頭,在顧客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捕捉記錄顧客的人臉生物信息,識别率在不戴口罩的情況下高達95%。技術公司後台系統會對人臉信息進行編号,分析顧客性别、年齡,甚至當時的心情,用于制定個性化營銷方案。
從身份信息、終端信息、網絡交互信息到現如今的生物識别信息,個人在毫不知情情況下被非法偷走的隐私信息越來越多。
個人信息為何被交易?
個人信息遭非法獲取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利益”二字。一方面是直接金錢交易,買賣個人信息獲利;另一方面在于利用精準、個性化提升點擊量、用戶滿意度以間接提高盈利及利用信息精準詐騙獲利。
非法APP将目标放在識别能力下降的老年群體,誘導老年人下載,不斷在後台竊取信息,最後将信息分類,給老人打上易被誘導的标簽。于是低劣、虛假的廣告就會源源不斷地推送到老人手機上,賺取點擊量、提升廣告流量,從而在廣告商處獲取更大的廣告分成。
商家收集顧客信息,根據信息分析顧客消費訴求,實行精準營銷、報價。前段時間持續引發關注的“大數據殺熟”也是同樣道理,根據用戶消費習慣,給予不同的價格區間。詐騙也有相似之處,用精确信息,引發受害者恐慌情緒,使其踏入詐騙陷阱。
由于用戶無法更改自己的身份信息、生物信息,一旦洩露,将嚴重威脅用戶的财産安全、隐私安全。加碼信息安全刻不容緩。
合法使用數據是關鍵
此前,合法合規地獲取和運用數據并不為很多科技公司所重視,這也是相關公司行差踏錯的重要原因。從3·15所暴露出種種問題來看,健全制度規範勢在必行。
首先,監管部門要明确所有使用人臉識别技術主體的安全與責任底線,确立安全使用原則。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信部、公安部等近日印發《常見類型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必要個人信息範圍規定》,明确了39種常見類型APP的必要個人信息範圍,将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
其次,提高違法成本,劃定懲戒紅線。全國人大常委第一次審議的《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規定,企業出現相關違法行為,可處以五千萬元以下或者上一年度營業額百分之五以下的罰款。相關制度應得到嚴格執行。
第三,用戶對信息收集具有知情權和選擇權,行業自律,合法使用信息數據。正如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互聯網法律中心主任張平表示,“我們無法拒絕個人信息被收集,但我們必須關注個人信息是如何被收集的,以及收集過程和程度是否符合法律的規定。”
總之,多措并舉築牢安全藩籬,人們的數字生活時光方能更加美好,數字經濟發展也才能更為和諧有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