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來
空氣日益幹燥
不知您是否也有這樣的困擾
時不時會出現嗓子癢、咳嗽的情況
對此,網友紛紛支招
↓↓↓
秋梨水止咳很管用
去火去燥,還能預防咳嗽
秋梨水真的能起到止咳的效果嗎?
究竟如何防“秋燥”?
往下看,聽聽專家怎麼說!
秋梨水能止咳嗎?
“秋燥”與人體的肺相應
易引發咳嗽、咽幹、咽癢等症狀
而秋天的梨
汁水多,甜潤可口
有滋陰、潤肺功效
适用于
燥邪或陰傷、肺陰不足導緻的咳嗽
不過
如因痰濕蘊肺引發的咳嗽
用秋梨就會加重痰和濕
所以
不要把秋梨水當成止咳“神藥”哦
多喝水能防秋燥嗎?
不少人認為
多喝水也能起到防秋燥的效果
對此,專家提示
“喝水方法不當,不僅不能防秋燥
反而會對身體造成不适。”
秋季,應該用少量的水
補充人體所需
大量飲水時
反而會出現水飲内停的情況
秋季可以飲用一些
具有滋陰潤肺功效的果汁
比如秋梨汁、甘蔗汁等
多吃一些潤燥清肺的食物
比如紅棗、山藥、銀耳、蘿蔔
……
秋季養生
您還應該注意這幾點
↓↓↓
01
防肺燥,飲食“潤一點”
秋季預防肺燥
可以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
如藕、蘋果、蜂蜜等
網友還進行了食譜分享
專家表示
網友提出的這兩個食譜
都有潤燥功效
秋季養肺湯中添加了枸杞
有滋陰補腎作用
更适合腎陰不足人群
銀耳蓮子羹中的蓮子
利于健脾養胃
更适合脾胃虛弱人群
此外,适當吃些酸
也可收斂肺氣,防秋燥
飲食中
可配合一些酸性制品
比如山楂、烏梅、石榴、猕猴桃等
02
防病防燥按揉“勤一點”
除了調整飲食
按揉這幾個滋陰潤燥的穴位
也能夠預防“秋燥”
第一個是位于上肢的尺澤穴
屈肘,在肘窩中,肌腱外側凹陷中
尺澤穴屬于肺經的合穴
五行上屬于水穴
是治療肺病的關鍵穴位
第二個穴位
是位于下肢的太溪穴
唐代孫思邈
在《千金方》中提到
“太溪主咽中幹,口中熱,唾如膠”
形容的就是秋燥的臨床症狀
太溪穴位于
内踝間和肌腱之間的凹陷中
第三個是迎香穴
迎香穴位于鼻外緣中點外側0.5寸
在鼻唇溝中
這個穴位可以治療
鼻幹、鼻塞、鼻炎等鼻部相關症狀
尺澤穴、太溪穴、迎香穴
都能有效緩解“秋燥”
那麼,又該如何正确按揉穴位呢?
按揉方法:拇指屈曲放于穴位上按揉2~3分鐘,間隔5分鐘再行按揉,一般總的按揉時間是5~10分鐘,以發酸、發脹、發熱為标準,一般每天可以按揉兩次,以晨起和睡前按揉效果較好。
03
防溫差 穿得“暖一點”
雖然我們常說“春捂秋凍”
但對于中老年人來說
秋季早晚出行最好添加一件外衣
注意護好頸部、後背、腳部
這些血管較豐富的位置
特别是頸部
秋涼的刺激會促使血管收縮
有可能增加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關于秋季養生,您還有哪些小妙招?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