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竹筍和種竹筍口感上有什麼區别?光明日報記者 張勇一叢叢翠綠的甜龍竹漫山遍野,一根根碗口粗的主幹上迸發出條條初春的嫩枝……在雲南保山昌甯縣勐統鎮勐統社區芒東村,這一根根甜龍竹,将一位“農民院士”和一位“竹子教授”,緊緊地“拴”在了一起,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野竹筍和種竹筍口感上有什麼區别?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光明日報記者 張勇
一叢叢翠綠的甜龍竹漫山遍野,一根根碗口粗的主幹上迸發出條條初春的嫩枝……在雲南保山昌甯縣勐統鎮勐統社區芒東村,這一根根甜龍竹,将一位“農民院士”和一位“竹子教授”,緊緊地“拴”在了一起。
被瀾滄群衆稱為“農民院士”的朱有勇,是時代楷模、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省科協主席。他曾在雲南科技扶貧,7年間,他與團隊培養出2000多名鄉土科技人才,帶動近3000戶農戶增收緻富。
“竹子教授”輝朝茂,是西南林業大學竹藤科學研究院首席教授、國家林業草原叢生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30多年來,他在滇南地區推廣甜龍竹46.72萬畝,帶動1.9萬農戶增收。
這不,農村脫貧摘帽後,他倆不約而同思考着同一個問題——如何讓邊疆山區農民持續增收,能否找到一種鄉村振興新的模式?
走,一起到田間地頭找答案!2月26日,“農民院士”朱有勇和西南林業大學、保山市的林業專家們來到芒東村,實地考察“竹子教授”輝朝茂的甜龍竹開發成果。
紮根深山竹海育甜筍
“甜龍竹是雲南特有大型叢生竹種,其筍是唯一可以生吃的水果甜筍,甜龍竹資源最豐富、品質最好的地方在昌甯!”輝朝茂在竹林邊,向朱有勇和專家們介紹着。昌甯是自己的家鄉,他在這裡“種竹子”格外有成就感。
10多年來,輝朝茂在這裡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他率領團隊紮根勐統鎮研究甜龍竹,培育出甜龍竹國家級良種“雲甜1号”,建立了1000多畝甜龍竹高效示範基地,他參與完成的《竹資源高效培育關鍵技術》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輝朝茂接着介紹:“雖然這裡資源豐富,但當地農民缺少種植技術,産值收入低,我們給農民提供良種,把高效的種植技術傳授給他們,引進龍頭企業建立基地,打開全國銷售市場,帶動千家萬戶增收緻富。”
朱有勇熟練地拿起鐵鏟,為新種的甜龍竹培土:“甜龍竹隻要早出筍一個月,或者晚出筍,收入就能翻倍,農民就能增收,這就要靠科技的力量,靠我們的科技人員。”
一聽說來科技專家了,周圍寨子的竹子種植大戶都趕來了。在村裡的“甜龍竹産業鄉村振興推進會”上,朱有勇站起來大聲地給村民們鼓勁:“甜龍竹是經濟價值很高的山珍,沿海市場需求量很大,我們要延伸竹産品加工産業鍊,帶動廣大農民增收緻富。”
如何才能更賺錢?朱有勇說:“農民兄弟們出土山、出勞力,企業出資本、做市場,政府做協調、出規劃,科技人員出技術、出标準,把荒山變成竹園,找到一個農民、企業、科技人員共同緻富、共同發展的模式。”
“你看,勐統千畝甜龍竹示範基地,作為校市合作科技助力鄉村振興示範園,是西南林業大學和保山市政府戰略合作的首個落地項目。”西南林業大學黨委書記張昌山現場介紹,這個項目将以示範園、示範基地和輝朝茂專家工作站為基礎,促進甜龍竹良種化和高标準種植,到2035年實現年産值超10億元、稅收超1億元的目标。
一路攜手深耕“甜蜜事業”
這些甜龍竹的背後,是科技人員的攜手合作。
兩年前,正在瀾滄拉祜族自治縣代表中國工程院進行科技扶貧的朱有勇,主動邀請輝朝茂團隊來瀾滄縣竹塘鄉開發甜龍竹,希望帶動瀾滄各族群衆脫貧緻富,促進鄉村振興。
很快,輝朝茂帶着團隊來了,紮根竹塘鄉,在朱有勇的規劃指導下,創建甜龍竹示範基地1000畝,建立了雲南省甜龍竹産業鄉村振興示範園,并加盟朱有勇組織的院士專家科技扶貧技能實訓班。同時,西南林業大學副校長何霞紅、杜官本等林業專家也加盟助陣,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可是,有的地方甜龍竹發展還存在“痛點”,如保山市昌甯縣勐統鎮是該縣甜龍竹資源最豐富的地區,有38000多畝,但“富竹”沒有“富民”。“我們社區家家戶戶都有種甜龍竹的傳統,但過去産的甜筍大部分都被自家吃了,少數背到集市上賣,收入少。去年輝教授引進的公司來收購,價格從幾元漲到10多元一斤,老百姓賣甜筍賣得多,收入也增加了。”勐統社區黨總支副書記王建說。
在朱有勇的推動下,輝朝茂團隊把瀾滄竹塘鄉的模式推廣到這裡,并引進合作企業,收購甜龍竹鮮筍,打開了市場銷路。
不能再走小打小鬧的老路,發展産業才是新路子。輝朝茂團隊開辦了“甜龍竹高效培育技術培訓班”,教學員如何種植、管理、采筍和保鮮。
“我家種了50多畝甜龍竹,去年甜筍和竹子收入3萬多元,但是缺技術、缺管理,不知道下一步怎麼辦?”培訓班學員、芒東一組村民史學邊說邊憨厚地笑笑。
朱有勇耐心地解答:“要科學種植甜龍竹,什麼是科學?就是規範栽培,按種蔬菜的水平種竹子,做到精細化、智慧化,依靠科技創新提高竹筍品質和收入。”
“我們希望尋找出一種讓農民共同緻富的經濟運行模式,使竹産業實實在在地讓老百姓賺到錢。”朱有勇語重心長地說。
保山市委書記楊軍對此信心十足:“保山竹子面積超過13萬畝,但竹産業長期停滞不前,現在與西南林業大學合作,又有朱有勇院士的加盟和指導,保山一定努力把昌甯優質甜龍竹産業做成我市鄉村振興的一個新品牌。”
探索鄉村振興新模式
朱有勇和輝朝茂的合作沒有停步。
去年底,國家10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推進竹産業創新發展的意見》,這極大鼓舞了朱有勇和輝朝茂。他們準備依托西南林業大學,在臨滄市臨翔區馬台鄉和滄源縣班洪鄉等地創建新的甜龍竹示範基地,把甜龍竹筍種植這個甜蜜的事業,送進雲南山區農村千家萬戶。
年近六旬的輝朝茂感慨:“我們跟随朱有勇院士做竹産業,他一心帶動群衆緻富、心系千家萬戶的精神,兢兢業業、嚴謹細緻的工作作風,非常值得我們學習!他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我們也要把論文寫在竹筍地上。”
鄉村振興中,農民如何增收緻富?最近,朱有勇有了更深入的思考:“許多地方的農民把土地租給農業企業,并在企業基地打工,農民得到的收入并不多。土地等資源是農民的,應該把生産階段的收益給農民,企業去開拓市場,賺市場的錢,我希望通過竹産業探索一種鄉村振興的新模式。”
朱有勇已經67歲了,但他還想着為鄉親們做更多的事情,他還琢磨着在龍陵縣以科技支撐發展石斛産業,在著名的施甸縣善洲林場種植林下中藥材,在更多的山區農村探索更多的鄉村振興模式……“為了鄉村振興,為了老百姓口袋裡的錢多起來,能買車,能蓋房,我們科技工作者能使上一點力,心裡無比高興!”朱有勇充滿信心地說。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17日04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