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曆史上,山東省是一個名人輩出的省份。山東因居太行山以東而得名,簡稱“魯”,省會濟南。其中,東營市是山東省地級市,成立于1983年10月,是黃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東營是古代大軍事家孫武的故裡。山東地方代表戲曲呂劇的發源地。目前,東營市下轄東營區、河口區、墾利區、廣饒縣、利津縣等縣區。就廣饒縣來說,人口超50萬,建縣曆史超2000年,曾經因和江西一個縣重名而改名!
一
首先,廣饒縣屬于山東省東營市,在地理位置上,廣饒縣北連東營區,南靠淄博市臨淄區,東與濰坊市壽光市接壤,東南與青州市相接,西面和博興縣毗鄰。作為山東省著名的千年古縣,廣饒縣是兵聖孫武故裡、呂劇發祥地。早在在史前的新石器時代後李文化時期,廣饒縣境内就有人類居住。早在夏朝時期,大禹治水後将天下劃分為古九州,今廣饒縣一帶屬于古兖州的範圍内。
二
周武王姬發建立西周,今廣饒縣一帶屬于姜子牙的封地--齊國的轄地。春秋戰國這一曆史階段,諸侯争霸,該地區依然屬于齊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剪滅六國,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今廣饒縣一帶屬于齊郡。顧名思義,齊郡就是原來齊國所在地區,包括了今山東省北部等大部分地區。劉邦建立西漢後,始置廣饒縣。由此,對于該地區來說,建縣曆史已經超過2000多年了。劉秀建立東漢後,廣饒縣劃入利、益、博昌三縣,屬樂安國。
三
三國時期,曹操、孫權、劉備三家争霸,今廣饒縣一帶屬于魏國青州齊郡。司馬炎建立西晉後,複置廣饒縣。南北朝這一曆史階段,廣饒縣的建置多變化。南朝宋,劉裕曾于此置樂安郡,不久即入于北魏,仍為樂安郡,屬青州。隋朝建立後,改稱千乘縣。五代時,梁、唐、晉、漢、周共53年,縣境一直隸屬于平盧。北宋建立後,今廣饒縣一帶屬青州。公元1138年,金國占據中原地區後,改千乘為樂安縣,屬益都府。
四
最後,曆元、明、清三個朝代,該地區皆名為樂安縣。1913年樂安縣屬膠東道。1914年因與江西樂安重名,複稱廣饒。對于江西省的樂安縣,位于江西省中部腹地,撫州市西南部,本為崇仁縣之樂安鄉,宋朝置縣,以樂安鄉取名。而就廣饒縣來說,1927年直屬山東省。1983年8月30日,廣饒縣劃歸剛剛成立的東營市。如今,作為山東省東營市的下轄縣,廣饒縣總面積達1138平方公裡,人口約為51萬人。
文/情懷曆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