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四個節氣。每年6月21日至22日,太陽到達黃經90°為夏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夏至,五月中。《韻會》曰:夏,假也,至,極也,萬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極也。”夏為大,至為極,萬物到此壯大繁茂到極點。
夏至是最早确立的節氣之一,也是創立二十四節氣體系的始點性節氣。夏至的發現,緣于古老的天文觀測。至遲在殷商時期,中國古人已經能夠通過“圭表測日”的方法确定夏至和冬至了。關于二十四節氣的誕生和發展,學者大多認為經曆了一個從“兩至”“兩分”,到“四時八節”,再到完整的“二十四節氣”的過程。可以說,正因夏至的發現,才真正開啟了中國人創制、發明二十四節氣的過程。
陽極陰始生
據《恪遵憲度抄本》描述:“夏至,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夏至日,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所以這一天也是北半球一年中夜最短、晝最長的一天。過了這天,白晝變短,黑夜漸長。古人認為夏至意味陽極之至,陰氣始生,是一年中陰陽轉換的重要時機,謂之“夏至一陰生”。
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鹿與麋雖屬同科,但古人認為鹿的角朝前生,屬陽。麋的角朝後長,為陰。夏至陰氣生而陽氣始衰,陽性的鹿角開始脫落。二候蜩始鳴。“蜩”便是我們常說的“知了”。雄性知了此時因感陰氣之生而鼓翼鳴叫。古人以蟬鳴為“夏聲”,長卿在《夏至》一詩寫道:“狸奴幾下偷翻書,何時聽得螗蜩鳴?”描寫的正是此時喧鬧活潑的“夏至之聲”。三候半夏生。喜陰的藥草半夏開始生長。這個極富詩意的植物名字仿佛在提示着人們,不知不覺間夏天的時光已經過半。
古畫中的節氣
祭祖祈豐年
夏至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古代的重大節日之一,又稱“夏節”“夏至節”。古代,每逢夏至還有一項休假“福利”。直至清代,夏至日仍放假一天,足見古人對其之重視。
夏至時節慶祝糧食豐收、祭神祀祖的習俗由來已久。《周禮·春官》:“以夏日至,緻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為消除荒年、饑餓和死亡。司馬遷《史記·封禅書》:“夏至日,祭地祇,皆用樂舞。”“地祇”即地神,屬陰性。金代建中都城時在通玄門外(今複興門外會城門東北)修建北郊方丘,是北京史上第一座祭地之壇。現在的地壇建成于明嘉靖九年,在京城北郊安定門外,是明清兩代皇家祭地場所,先後有明清兩代15位皇帝在地壇祭祀長達381年。
除官方祭典外,民間也有夏至祭祖習俗,以感謝神靈、祖先庇佑,祈求災消年豐。夏至時新麥已獲,廣大農民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中,自然不會忘記以時鮮祭獻,名曰“薦新”,此俗在《管子》等先秦文獻中已有記載。明代則“夏至日作麥粽,祭先畢則以相饷”。清代文獻中記載較多,有“煮麥和糖以薦先”“夏至日,薦新麥。晨煮麥粥供家祠及五祀”等。祭祀對象除祖先,還包括掌管土地和豐收的神靈。農民在夏至日備辦酒肉,祭祀土谷之神,在田間束草立标,祭祀田婆。湖南益陽、浙江麗水等地有“做田福”或“禾福”的儀式。“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土地是世間萬物的負載者。人們的種種祭祀祈願活動,不僅代表對夏至這個萬物盛極時節的重視,更飽含對天地自然的感恩和敬畏之心,也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及期盼。
人們常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夏至時節,農作物生長繁茂,同時水肥需求旺盛,農民需做好田間管理,農事繁忙、農活繁重。夏至時節,農田中長勢旺盛的還有雜草,農諺“夏至不鋤根邊草,如同養下毒蛇咬”,說的就是夏至後中耕鋤地的重要性。對于農業生産來說,夏至的雨水關乎農作物的長勢,故有“夏至雨點值千金”之說。然而,此時長江中下遊等地區正值梅雨時節,如果出現暴雨又會影響農作物生長,因此很多地區又有夏至“忌雨”的習俗。無論是求雨還是忌雨,其實都反映了古代農業“靠天吃飯”的無奈。
清涼度苦夏
舊時有夏至數九之俗。“夏九九”以夏至日為起點,每九天為一個九,順次稱為一九、二九……直到九九,其中三九、四九是全年最為炎熱的時節,數完九九,暑熱消退。傳統社會,各地流傳的“夏九九”歌謠不勝枚舉,北方地區比較常見的是“一九至二九,扇子不離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衣衫汗濕透;五九四十五,樹頭清風舞;六九五十四,乘涼莫太遲;七九六十三,夜眠不蓋單;八九七十二,當心受風寒;九九八十一,家家找棉衣。”與“冬九九”一樣,“夏九九”生動地反映出時間與物候的關系,形象地道出了夏至後的天氣變化。
民諺有雲“夏至不過不熱”“夏至三庚數頭伏”,夏至意味着炙熱的盛夏即将登場。夏至後第三個“庚日”,迎來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在沒有空調、電扇、冰箱的傳統社會,能夠帶來一絲涼意的,恐怕還得是扇子。過去,婦女有夏至互贈折扇、脂粉等什物的習俗。扇子别稱“涼友”,能生風消暑;香粉可除汗臭、散濁氣,防生痱子,為古時女子消夏避伏“神器”。夏至時節,有些地方流傳着女子簪戴棗花的習俗。年長的婦女在戴棗花時,嘴裡還會念念有詞:“腳麻腳麻,頭上戴朵棗花。”俗信此舉可避邪及醫治腿腳不适。
節令飲食也是古人消暑度夏的“良策”。諺語雲“冬至餃子夏至面”,夏至食面是中國人的飲食傳統。北方地區,特别是北京人夏至時節的典型面食是打鹵面、炸醬面、芝麻醬面等,面條煮熟後以冷水淘洗,清涼爽口、降火開胃。南方地區的面條也是品種繁多,如陽春面、肉絲面、三鮮面、過橋面等。
夏至吃面習俗和小麥的成熟密不可分,中國節氣飲食的一大特點是“嘗新、嘗鮮”,面對這種既新鮮、又營養的新獲時令“主糧”,人們自然不會錯過這個解饞的機會。此外,民間俗信夏至吃面有“食療”養生功能,熱面可發汗去濕,涼面能降溫祛火,有益身體健康。除面條外,夏至飲食習俗各地不一,例如南方不少地區有夏至吃粥、食麥粽、吃馄饨的習俗。圍繞着“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夏至飲食文化,是人們順時而食觀念的生動體現。
驕陽漸近暑徘徊 ,一夜生陰夏九來。夏至時節,雖有酷熱,卻綻放着無窮的生機與美好。綠茵漸濃,荷花映日,蛙聲蟬鳴,麥谷滿倉,陰陽流轉與時節更叠完美交融,體現着中國人特有的智慧和自然觀。在萬物盛極之時,半夏時光也仿佛在提醒我們,珍惜光陰、向陽而生,方能繪就如夏花般絢爛的人生。
(作者:于湛瑤,為中國農業博物館二十四節氣研究中心副研究館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