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藝術進美育課堂?合唱動人歌謠、奏出美妙旋律、描繪自然風光……這個暑假,作為校團委發起以提升城鄉兒童美育素養為目标的“向日葵計劃”,河北傳媒學院青年志願者已連續第7年走進栾城三蘇小學、聶家莊小學等多所中小學開展美育支教活動,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地方藝術進美育課堂?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合唱動人歌謠、奏出美妙旋律、描繪自然風光……這個暑假,作為校團委發起以提升城鄉兒童美育素養為目标的“向日葵計劃”,河北傳媒學院青年志願者已連續第7年走進栾城三蘇小學、聶家莊小學等多所中小學開展美育支教活動。
多年來,河北傳媒學院依托本校專業特點和優勢,積極打造常态化“美育 思政 專業”三位一體的美育實踐活動模式,引導大學生在行走中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
作為以培養傳媒藝術人才為主的院校,河北傳媒學院大力推廣惠及全體學生的合唱、合奏、集體舞、課本劇、藝術實踐工作坊等實踐活動,廣泛開展班級、年級、院系、校級等群體性展示交流。通過組織多層次、多角度的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在參加藝術實踐過程中,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傳遞美,鼓勵師生創作展現真善美的作品。近年來,學校團委組織承辦的“傳媒藝術節”“師生紅歌合唱比賽”“社團文化節”等美育實踐活動已成品牌。“知百年”“講百年”“頌百年”“舞百年”等系列藝術創作、展演,讓黨史學習教育生動、有效。
多年來,該校以審美和人文素養培養為核心、以創新能力培育為重點、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和藝術經典教育為主要内容開展藝術實踐,實現特色發展。學校積極組織和鼓勵廣大師生深入挖掘區域“紅色文化”資源,創作或演出紅色藝術作品,幫助師生通過“演紅戲”“唱紅歌”“創作紅色故事”等具體活動,在傳播紅色文化過程中接受革命傳統教育,逐漸成長為“德藝雙馨”的傳媒藝術人才。近年來,學校師生創作或主演的話劇《尋找李大钊》、兒童劇《小兵張嘎》、舞蹈《中國夢·太行情》以及以革命聖地西柏坡為題材的歌曲等,成為河北省内知名文化品牌和學校“保留劇目”。
河北傳媒學院利用專業特長積極傳承和傳播非遺文化,挖掘“非遺”資源,把非物質文化遺産的調查、研習作為大學生社會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組織大學生美育實踐團到非遺傳習場所藁城宮燈博物館研學體驗,引導學生“學非遺、用非遺、秀非遺”。近年來,學校團委第二課堂美育教育教學實踐活動豐富多彩,行之有效。活動中,青年學生在掌握宮燈制作技藝的同時,利用互聯網進行宮燈推廣,并結合現代元素進行改良設計,制作出廣受社會民衆認可的石榴燈。同時,注重加強人才培養及梯隊建設,注重藝術實踐項目成果轉化。其中,“非遺藁城宮燈的傳承和創新”項目榮獲河北省“互聯網 大學生創業創新大賽”銀獎。
“美育的核心是審美、是傳統藝術的傳承,本質上也是軟實力競争、是民族基因赓續。構建多維美育體系培根鑄魂,培養造就民族情感深厚、專業基礎紮實、勇于創新實踐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每一所高校肩負的重要職責。”該校黨委書記宋思潔說。(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周洪松 通訊員 張家璇)
作者:張家璇 周洪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