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這半年,消費創業創新環境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抉擇重生和可持續成長,成為大家當下面對的核心命題。
但不穿越周期就不能謂之“品牌”,“躺平”和“收縮”并不能解決企業實質性問題,認清楚底層暗流,順應真正的用戶需求和競争态勢,才有可能繼續做大做強。
8月5-6日,浪潮新消費聯合一線品牌創始人、消費投資人,在線上舉辦了“「抉擇•重生」2022新消費可持續增長峰會”。
在這場夏季大争鳴中,王老吉、福貝寵物、京東科技、追覓科技、PMPM、moody、霸王茶姬、智港集團、鐘鼎資本、CPE源峰等20位行業大咖和轉折親曆者,圍繞“消費環境波動下的關鍵戰略抉擇”,和大家展開了深入的分享和碰撞!
這次峰會引起了行業強烈反響,兩天14個小時共有超過5萬人次參與,數千人次評論和互動,是一次行業難得的價值共創和方向開拓。
其中,PMPM聯合創始人郭文慈從品牌的黃金三要素出發,深度分享了自己對品牌的精神内核、審美主張,以及産品價值的獨到理解。
過去幾年新消費行業百花齊放,是一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時代,大家普遍認為:市場是獎勵“偏科生”的,所有人都希望成為細分領域的專家,拼命往自己身上貼那些非常細分垂直的标簽。
但在PMPM看來,國貨崛起的路上,隻有“貨”的維度還不夠。大部分消費領域依然被國際品牌所主導,新品牌要想追趕上跟國際品牌之間百年的發展差距,從“國貨”成長為真正的“中國品牌”,就必須要做“全科生”。
PMPM從創立初期就堅持“品牌力 産品力”兩條腿走路,提倡必須同時建構品牌的黃金三要素:精神内核、審美主張和産品價值,在行業風口最盛的階段選擇了一條少有人走的路。
但有時候“慢就是快”,PMPM上線第二年銷售額就超過了10億元,為近6百萬消費者提供護膚解決方案,并一起探索遠方。
“确定了品牌的靈魂和價值,就是在這個混亂的環境中找到了一個指南針。不論環境怎麼變化,做決定的時候看看指南針,知道品牌最終要走向哪裡,就不會慌了陣腳。”
這話看起來玄虛,但在全科生這條道路上的探索和積累,卻成了今天PMPM穿越周期最大的底氣。
郭文慈擁有10年以上的美妝從業經驗,曾任職寶潔品牌總監、複星集團美妝事業部市場總監、谷歌創新業務負責人,擁有敏銳的消費者洞察力和美感趨勢把握力。
截取部分精彩内容,與消費創業者、投資人共享!
分享 | 郭文慈
編輯 | 楊明飛
大家好,今天很開心有機會跟大家聊一聊,創業以來對行業與品牌的一些想法和探索思路。
目前的消費行業,絕大部分市場都被國際品牌占據,尤其是美妝行業,市占率更是高達60%以上。但在近幾年的新消費浪潮中,誕生了很多本土品牌,大家都有志改變這個現狀。
然而當稱呼這些新品牌的時候,大家常用的詞是“國貨”,提到國際品牌的時候,才會用“品牌”這個詞。我其實更願意稱呼這些新消費的本土力量為“中國品牌”。
“國貨”和“中國品牌”的區别到底是什麼呢?這就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與探讨的。
首先,我們來看看品牌所具備的黃金三要素是什麼?
能被稱之為“品牌”的品牌,通常都具備三個要素:精神内核,審美主張,以及最重要的産品價值。
當這些要素都具備的時候,我們就會覺得這是一個品牌。而當我們說“國貨”這個詞的時候,其實就把自己限定在貨的維度,它比較接近三要素中的産品價值,但沒有品牌視角。
從商家的角度才會說貨品,品牌和消費者的角度通常都是說産品。隻關注貨品的“國貨”其實是偏科生,而“中國品牌”應該做一個全科生。
今天以PMPM為例,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的全科生探索之路。
我覺得“慢就是快”非常有道理,慢體現在要做對品牌重要的事。在品牌三要素裡,PMPM都做了什麼呢?
首先是精神内核,聽起來好像很玄、很虛,其實它的意思就是品牌人格化。如果要把品牌當作一個人,那麼我們首先就要回答:它是誰?是什麼樣的人?人生理想和信仰是什麼?
對PMPM來說,它其實是一個外向直覺型、一直在探索的肌膚專研者,它的人生理想和信仰是相信世界上沒有到不了的遠方,所以一直在探索的路上。
那我們做了什麼行為和事情去體現PMPM是誰呢?2021年,我們做了很多不賣貨的直播,就直播遠方,PMPM和大家一起去探索12000公裡以外的皮埃蒙特森林、布列塔尼海岸,一起看日出日落……
PMPM作為一個相信“沒有到不了的遠方”、一直在探索的肌膚專研者,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去告訴消費者我們到底是誰,這是品牌的第一個要素。
第二個要素是審美主張,可以把它理解為人的外在形象,能讓消費者很快感受到品牌的性格和品味,引起共鳴。
PMPM的視覺形象是飛機窗,我們想讓消費者看到PMPM的時候,第一記憶是飛機的那扇窗。因為PMPM相信沒有到不了的遠方,希望作為消費者的一扇窗,陪大家去探索遠方。
同時,我們的外型色彩斑斓,有很多小趣味、小巧思。這些審美表達能讓消費者很快地跟品牌接近,理解到PMPM的品味和興趣。小紅書上也的确有很多針對PMPM設計表達的筆記,都是用戶發表的共鳴點。
這對品牌非常重要,如果有消費者的雙向互動,就會漸漸形成品牌的文化。
三要素裡的最後一個,但也最重要的就是産品價值,它其實體現的是一家企業背後的科研力。
大部分消費行業的中國品牌都面臨一個困境,就是和國際品牌相比,科研力的差距非常大。到底差在哪呢?主要是時間和金錢上的投入,我相信很多從業者都會對此感同身受。
以美妝行業為例,PMPM才成立三年,而歐萊雅已經成立100年,寶潔快200年了,差距在百年以上。那作為新品牌,在科研實力上要怎麼去追趕呢?這是創業者都會遇到的問題。
而在資金投入上,那些國際大牌的研發費用基本是本土品牌的40倍以上。
但存在這樣的差距,中國品牌就真的沒有機會了嗎?我們相信,在科研力上中國品牌仍有機會,從三方面來看:
第一,科研力一個很重要的體現是創新洞察力,在這上面,其實中國品牌比國際品牌更懂中國人,更能洞察本土消費者的需求。
第二,中國速度的供應鍊能力。我曾經在外企工作多年,國外的同事都會說中國速度非常快,有些事在美國做可能要一年,在韓國做要4個月,換到中國就隻要一個月。
因為我們有非常強的供應鍊能力,不止夠快,而且夠好,中國供應鍊的生産也能做到國際質量标準。
第三,在科學研發力上面,雖然我們很年輕,但行業裡有非常多的中國科研前輩,他們已經積累了非常多的經驗和知識體系,所以我們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做事。
所以中國的新創品牌隻要能把握這三個力,還是有機會追趕上國際品牌的。
用PMPM的探索路程給大家舉個例子。
首先,就創新洞察力來說,什麼叫中國人更懂中國人呢?在美妝行業尤其明顯。
我們會看到很多的研究數據,會發現大家的生活方式發生了非常大的改變,比如說外賣的流行,盛行吃油、吃辣,刷抖音、小紅書半夜不睡覺等等。
随着這些生活方式的改變,中國人的肌膚也在改變,那麼像PMPM這樣的本土品牌,就更能發現這些變化,從而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行業裡很多品類創新、功效創新,其實也都是從本土品牌開始的。
其次,在中國速度和國際質量标準上,PMPM就是又快又好的體現。
以前在外企如果要開發一個新産品,至少得18個月,但中國的本土品牌行動非常快,能非常好地利用整個供應鍊的能力,6個月就可以把産品做出來。
PMPM是極少數在成立三年就拿到國際質量ISO9001認證的品牌,這不僅是因為我們自己有要求,其實也是因為中國有非常好的供應鍊環境。
另外,最近化妝品行業的法規也在不斷變得更加嚴格,功效認證變成了決定一個護膚品最終極好壞的基本要求。其實在中國,我們是有非常權威的頂級科研機構 去幫助中國品牌做到這件事情。
像PMPM一直以來與代表國内化妝品檢測最高水平的中國檢科院合作,始終堅持“可被驗證的功效才是真的功效”,以高标準來自我要求。
第三,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把中國品牌跟國際品牌的科研差距追趕起來。
PMPM很開心在今年迎來了三位從業經驗加起來有70年的科學家,幫助我們去升級整個科研體系。
“國内外頂尖美妝日化公司研發部門領軍人物”孫培文博士擔任品牌首席科研官CSO,“資深化妝品配方師“李金華博士擔任品牌首席科學家,”國家教授級工程師、評估檢測專家”廖峰博士擔任品牌原料與功效評估負責人。
他們從業經曆加起來超過70年,卻選擇從國際大牌離開,加入一個成立第三年的新銳品牌,隻因為心中有個做“中國品牌”的夢想。
從源頭的原料到配方再到最後的功效評估,他們幫助PMPM圍繞科研創新、原料配方、功效安全等多維度搭建起成熟的科研體系。
整條鍊路由他們堅守,我們才能做出好的産品,才能匹敵百年科研力的品牌,其實不隻是美妝行業,我覺得所有行業都一樣。
這很關鍵,今天的中國品牌的發展還處在很年輕的階段,隻有靠這些中國一線的一流科學家,帶着他們吸取的國際上最前沿的科研成果,以及在行業深耕幾十年的經驗,才能為中國品牌奠基比肩國際品牌的科研體系。
在這件事上,我自己是非常感動的。因為在這個時代,有非常多的新品牌出來,創業者可能也都是年輕的夥伴,但有很多科學家,可能已經要退休了,但他們還是很願意為了年輕的中國品牌去付出。
我們的科學家跟我講過一句話,他說幾十年來服務過很多國際品牌,雖然年紀已經到了,但仍然決定不退休,因為他希望在這個好的時代去創造中國的品牌。
而在這個時代想追趕上國際品牌,肯定要以科研實力為底,兼具精神内核與審美主張,隻能做全科生,不能做偏科生,這是一條難但正确的路。
現在是中國品牌最好的時代,我們希望PMPM在5-10年後能成為一個享譽全球的中國原創品牌。
PMPM的理想是“沒有到不了的遠方”,這是我們的信仰,也與其他消費品行業的品牌創始人共勉,希望大家都可以在這一代做出享譽全球的中國原創品牌。
浪潮新消費:你有10年的美妝經驗,在寶潔、OLAY這樣的頭部都待過,站在這樣的高處看到了什麼樣的未來,才讓PMPM選擇了今天這條道路?當下最關心的要素是什麼?
郭文慈:很多創始人經常會有流量焦慮,我們怎麼看這個事呢?
因為之前有幸在比較大的品牌工作過,會看到隻要是生意就會有周期、有高有低,所以今天大家說企業要穿越周期,這句話非常有道理。
那作為一個品牌,關鍵就在于要知道什麼是重要的,要緊抓着那些不會随着生意高低和時間流逝而變質的要素。
比如我們剛剛提到的品牌“黃金三要素”,它無論生意高低,或者時間流逝,都能幫助品牌沉澱價值。
生意其實就是一個1跟很多個0,流量隻是後面的0,品牌三要素才是前面的1。
如果站住了精神内核、審美主張和産品價值這三隻腳,那不管後面的流量暫時有什麼變化,你品牌的那個1都會一直存在,一直有價值。如果隻關注流量,沒有前面的1,那它就隻是一串0。
浪潮新消費:堅持品牌力與産品力并行的路徑,做全科生給PMPM帶來了什麼?怎麼面對環境的變化?
郭文慈:創業三年,PMPM是在疫情中成長起來的品牌,在整個大環境變化的時候,身為創始人是一定會焦慮的。這時品牌的抓手和信念就會非常重要。
确定了品牌的靈魂和價值,其實就是在這個混亂的環境中找到了一個指南針。不論環境怎麼變化,做決定的時候看看指南針,知道品牌最終要走向哪裡,就不會慌了陣腳。
在混亂的情況下或者時代中,看到A品牌在幹嘛、B行業在幹嘛,就去跟風是很正常的第一反應。但是一定要知道自己品牌的支點在哪兒、終點在哪兒,把自己拉回來,告訴自己沒事、不要焦慮。
看着PMPM的終點,選擇做對PMPM長期有價值的事情,的确幫助我們走得比較穩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