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陽明心學精髓語錄

陽明心學精髓語錄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09 05:07:21

陽明心學精髓語錄?“格物緻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在《大學》中首次體現,其中指出的八目有格物、緻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是在文中并未給出格物緻知的具體含義,由此引發了後世儒家的諸凡争論,比較具有代表的是朱熹和王陽明的觀點,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陽明心學精髓語錄?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陽明心學精髓語錄(陽明心學格物緻知)1

陽明心學精髓語錄

“格物緻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在《大學》中首次體現,其中指出的八目有格物、緻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是在文中并未給出格物緻知的具體含義,由此引發了後世儒家的諸凡争論,比較具有代表的是朱熹和王陽明的觀點。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稱晦翁。他在《四書集注》中提出“格,至也。物,猶事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朱熹把“格物緻知”解釋為窮究事物的道理從而獲得知識,當獲得萬物之理到一定程度時就能悟到天理。這也是朱熹的“理一分殊”論,可能來源于《易經·系辭》中“子曰:“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途”,萬物之理雖然會有分殊,但皆源自終極的天理。朱熹所說的事物可以是一花一草,也可以是古代先賢留下的各種著作,即通過這種認識論的方法來成為聖人。

王陽明(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陽明是他的号,原名王守仁,本名王雲,字伯安。在《傳習錄》中有關于他對于“格物緻知”的解釋,“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于正之謂也。正其不正者,去惡之謂也。歸于正者,為善之謂也,夫是謂格”,說得通俗一點“格”也就是格正、糾正的意思,《孟子》中也有對“格”同樣運用的體現,“惟大人為能格君心之非”。接着王陽明把“物”解釋為事,“物者,事也,凡意之所發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謂之物”,可能有些人比較難理解物和事怎麼是一回事呢?舉個例子,椅子是一物,如果我們跟椅子沒有建立聯系那它就是寂然一物,但當我們生出一個意念要去坐時,那麼坐椅子就是了一件事了。所以在王陽明的觀點裡,“格物”也就被解釋成了在我們意念所發的萬事中正自己的念頭,在萬事中笃定地為善去惡。對于“緻知”王陽明擴散為其核心思想“緻良知”,即緻吾心内在的良知。良知一詞出于孟子“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良知既是道德意識,也指最高本體。“緻”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過程,因而也就是自覺之知與推緻知行合一的過程。同樣的王陽明也将這種從本體論出發的思想定義為成聖的方法。

雖然王陽明悟到了成聖之路,但他自身的成聖之路卻走得異常辛酸。作為晚輩的王陽明也曾深信朱熹的格物緻知理論,并與友人一同格竹七日,卻一無所獲,從而引發了王陽明對于朱熹理論的思考,通過這種方式格物,世間萬物要格到什麼時候,就算格出了萬物的道理,但那隻是萬物的道理,跟我們人又有什麼關系呢?

看起來似乎朱熹與王陽明的理論千差萬别,也因此引發了後人很大的争論,這其中的孰是孰非我們無法評判,王陽明格竹子的方法是對是錯我們也無法判斷。但從我們中國古老傳承的《易經》中,也确實記載着聖人從天地萬象中格出的人生法則,《易經.系辭傳》中說:“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

那麼,王陽明錯了嗎?其實不然。王陽明格竹失敗的并非他不夠聰慧,他自小就是個天才;并非他毅力不夠,他格竹七日最後一陣天旋地轉的暈倒了;并非他取材錯誤,竹子也的确有很多讓我們學習的地方,就像很多詩詞歌頌的那樣。筆者認為究其原因,隻是在于那時的王陽明還太年輕了。

是的,當時的王陽明還很年輕,也就20歲左右(具體年紀衆說紛纭,此處不做深究),這個年紀的我們可能在大學裡埋頭做題,可能在網絡世界裡暢遊,可能還在長椅上與戀人親親我我,總之,這個年紀的我們還很單純,未經世事。同樣的,王陽明從小在祖父母的呵護下,在狀元父親的教誨下長大,雖然他飽讀經書,雖然那時的他已為人夫,但還是太年輕了,對于為人處世的道理他又經曆過多少呢?自身沒有太多的經曆,又如何能從萬物中反身悟到對自身有用的人生道理呢?于是他走上了與朱熹理論不同的道路。

對于朱熹與王陽明在格物緻知上的區别,在《傳習錄》中王陽明也做了說明:

“盡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養性事天”是“學知力行”事;“夭壽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朱子錯訓格物,隻為倒看了此意,以“盡心知性”為“物格知至”,要初學便去做“生知安行”事,如何做得!

朱熹格物緻知的方法,可能更加适用于類似伏羲、文王、孔子這樣大智慧的人。他們通過觀察天地萬物,創立了像《易經》這樣的經典之作,比如謙卦山在地下,山雖高大,但甘心處于地下,高大顯示不出來,象征着君子德行很高,卻能夠自覺地不顯揚,從而反省到我們自身要謙虛慎行。但是這樣的人在世間還是比較稀有的,有多少人能通過觀察外物而領悟到人生哲理,又能把這種哲理堅定地運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呢?朱熹的理論并沒有錯,隻是受衆群體太少,而對于我們常人如果整天什麼事不做就通過觀察萬物,或者隻是讀死書來體悟人生,那又有多少人去實用踐行生活,讓世界更加的美好呢?

也正是由于王陽明看到了當時時代的弊端,大多數人通過讀死書,靠背誦四書五經通向科舉之路,這種現象限制了思想的自由,限制了社會的發展,所以王陽明提出了知行并重且更加注重行的格物緻知理論,這種理論是從我們自身個體出發,人人皆可去修的方法。良知人人皆有,《易經·系辭》中也指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我們每天都在用這種能力,隻是我們常人往往忽視了它的妙用。而王陽明就是在教我們發現并運用這種能力,他的方法更加的簡單切實,适用于我們每一個人,至于能不能修成,關鍵還在于我們能否付出人一己十的勤奮。

任何的哲學思想并沒有對錯,可能隻是每位哲人所看到的角度不同而已。我們也不必為了先賢的思想對錯而争個面紅耳赤,鑒别一種思想的好壞關鍵還在于我們自己的心——也就是良知,我們覺得它更好,那就堅定笃實的去踐行就好了,又何須糾結其他?

【王陽明先生的小弟子,願聖學昌明,人人都能擁有一顆幸福的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