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兼愛上篇文言文特殊句式

兼愛上篇文言文特殊句式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14 04:12:39

【原文】

高乃謂丞相斯曰:“上崩,賜長子書,與喪會鹹陽而立為嗣。書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賜長子書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與高之口耳。事将何如?”斯曰:“安得亡國之言!此非人臣所當議也!”高曰:“君侯自料能孰與蒙恬?功高孰與蒙恬?謀遠不失孰與蒙恬?無怨于天下孰與蒙恬?長子舊而信之孰與蒙恬?”斯曰:“此五者皆不及蒙恬,而君責之何深也?”

高曰:“高固内官之厮役也,幸得以刀筆之文進入秦宮,管事二十餘年,未嘗見秦免罷丞相功臣有封及二世者也,卒皆以誅亡。皇帝二十餘子,皆君之所知。長子剛毅而武勇,信人而奮士,即位必用蒙恬為丞相,君侯終不懷通侯之印歸于鄉裡,明矣。高受诏教習胡亥,使學以法事數年矣,未嘗見過失。慈仁笃厚,輕财重士,辯于心而讪于口,盡禮敬士,秦之諸子未有及此者,可以為嗣。君計而定之。”

兼愛上篇文言文特殊句式(文言助讀22)1

斯曰:“君其反位!斯奉主之诏,聽天之命,何慮之可定也?”高曰:“安可危也,危可安也。安危不定,何以貴聖?”斯曰:“斯,上蔡闾巷布衣也,上幸擢為丞相,封為通侯,子孫皆至尊位重祿者,故将以存亡安危屬臣也。豈可負哉!夫忠臣不避死而庶幾,孝子不勤勞而見危,人臣各守其職而已矣。君其勿複言,将令斯得罪。”

高曰:“蓋聞聖人遷徙無常,就變而從時,見未而知本。觀指而睹歸。物固有之,安得常法哉!方今天下之權命懸于胡亥,高能得志焉。且夫從外制中謂之惑,從下制上謂之賊。故秋霜降者草花落,水搖動者萬物作,此必然之效也。君何見之晚?”斯曰:“吾聞晉易太子,三世不安;齊桓兄弟争位,身死為戮;纣殺親戚,不聽谏者,國為丘墟,遂危社稷:三者逆天,宗廟不血食。斯其猶人能,安足為謀!”

高曰:“上下合同,可以長久;中外若一,事無表裡。君聽臣之計,即長有封侯,世世稱孤,必有喬、松之壽,孔、墨之智。今釋此而不從,禍及子孫,足以為寒心。善者因禍為福,君何處焉?”斯乃仰天而歎,垂淚太息曰:“嗟乎!獨道亂世,既以不能死,安托命哉!”于是斯乃聽高。高乃報胡亥曰:“臣請奉太子之明命以報丞相,丞相斯敢不奉令!”

【譯文】

趙高于是對丞相李斯說:“皇上駕崩,賜給長子扶蘇一封诏書,讓他到鹹陽會合舉行葬劄并繼立為王,诏書還沒送去。現在皇上駕崩了,還沒有人知道。所賜長于扶蘇的诏書以及皇帝的印玺都在胡亥那裡。确立誰為太子,就由您和我說了算。這件事怎麼辦?”李斯說:“怎麼能說讓國家滅亡的話!這不是我們為臣的所應該議論的事。”趙高說:“您自己估量:論才能的高低您與蒙恬誰強?論功勞的大小您與蒙恬誰強?論謀慮的遠大和沒有失誤您與蒙恬誰強?論未與天下人結仇怨您與蒙恬相比怎樣?論長久得到長子扶蘇的信任您與蒙恬相比如何?”李斯說:“這五個方面我都不如蒙恬,但您為什麼對我如此苛求呢?”

趙高說:“我趙高本是宮中的一個奴仆,幸而憑着熟悉獄律條文進入秦官,管事二十多年了,還沒見過秦王罷免的丞相、功臣,能保持爵祿,傳給下一代。最終都因誅連被殺死。皇帝有二十多個兒子,都是您所了解的。長子扶蘇為人剛強、堅毅,英武勇敢,能信任、激勵他人,如果他繼位後任用蒙恬當丞相,您最終不能懷揣着通侯的印信在錦還鄉,這是明擺着的。我受皇帝的诏令教授胡亥學習法律條文多年了,還沒見他有過什麼過失。他為人慈善仁義,誠實厚道,輕視财物,尊重人才,内心聰慧坦言辭笨拙,遵從禮儀,敬重賢士,秦朝的各位公子沒有比得上他的,我認為可立胡亥為皇位繼承人。您考慮考慮做出決定吧!”

李斯說:“你回到你的位置上去做你份内的事吧!我奉行皇帝的诏令,聽從天意安排,有什麼值得考慮決定的?”趙高說:“平安可以轉變為危險,危險可轉化為平安,在安危關頭拿不定主意,算得上是高貴明智嗎?”李斯說:“我李斯,隻是上蔡街頭巷裡一個平民百姓,幸承皇上提拔當了丞相,封為通侯,子孫都地位尊貴,享受厚祿,意思就是要将國家存亡安危的重任交付給我。我怎麼能辜負皇上的恩德呢!忠臣不因苟且偷生而逃避死亡,孝子不因見到危險而不勤奮勞作,我們為臣的應該各自盡各自的職責算了,你不要再說那些話了,那樣會令我犯罪的。”

趙高說:“聽說聖人靈活多變,根據時代潮流而變化,看到事物的表象就知道它的本質,觀察事物的動向就知道它的結果。事物本身就有這些變化,哪有一成不變的常規呢!現在國家的權力、百姓的性命都掌握在胡亥手中,我是知道他的意圖的。況且居于外面的人想要控制朝廷是犯上作亂,在下面的人想要控制皇上那是反叛行為。所以秋霜降落時花草都會凋零,春雪消融時萬物就會生長,這是事物的必然結果啊。你的認識為什麼這麼遲鈍呢?”李斯說:“我聽說晉國改立太子,導緻三世都不安定;齊桓公兄弟争奪君位,緻使骨肉相殘;纣王殘殺親屬,不聽勸谏,都城成了廢墟,最終導緻國家滅亡。這三件事都違反了天意,造成國家危難,宗廟無人祭祀。我李斯還是個堂堂正正的人嘛,怎麼能搞這樣的陰謀!”

趙高說:“上下同心協力,可以長治久安,内外一緻,事情就不會有差錯,你如聽從我的計策,就能長期保持侯位,世世代代封侯,一定會享有王子喬、赤松子那樣的高壽,具有孔子、墨子那樣的智慧。現在要是放棄這種選擇而不聽從我的建議,就會禍及子孫,足以令人寒心。聰明人能将災禍轉變為福,你打算怎麼辦?”李斯仰面長歎,流淚歎息說:“唉!我怎麼唯獨遇到這喪亂之世,既然不能以死效忠,又往何處寄托命運呢!”于是李斯就聽從了趙高的計謀。趙高向胡亥回報說:“我以太子的命令明白地通告丞相,丞相李斯哪敢不遵命!”

【助讀理解】

公元前 210 年,即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巡遊途中死于沙丘。當時隻有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丞相李斯、中車府令趙高和五六名親信宦官知道秦始皇駕崩。李斯對此秘而不宣,趙高則扣住了秦始皇賜給長予扶蘇的“以兵屬蒙恬,與喪會鹹陽而葬”的蓋有印玺的遺诏。就這樣,趙高、李斯和胡亥狼狽為奸,沆瀣一氣,演出了一出篡權的醜劇。

這出醜劇的總導演趙高,清醒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胡亥年輕,而自己僅僅是中車府令而已,還未取得較大的權勢,唯有李斯身為丞相,掌握大權,權傾朝野。因此,趙高便把拉攏李斯、借重李斯的威望名聲視為廢嫡立庶的篡權醜劇的關鍵步驟。

趙高采用了層層進逼的心理戰術,在與李斯的反複辯難中,始終抓住“君聽臣之計,即長有封侯,世世稱孤”這個關鍵,最終迫使李斯就範。在與趙高結束辯難時,李斯仰天垂淚而歎:“嗟呼!獨遭亂世,既以不能死,安托今哉!”這第三次歎息是其人生旅程中的轉折點,标志着李斯開始一步步淪入為虎作伥、禍國殃民的罪惡深淵。這一歎展示了李斯複雜而矛盾的内心世界:一方面,其出色的政治智慧使他清楚趙高所作所為的性質及危害;一方面,竭盡全力追逐富貴權勢的邪欲又死死扼住其良知和理智。最終他投入了趙高和胡亥的懷抱,把自己釘上了曆史的恥辱柱。這一歎,源于廁鼠之歎,又導向臨刑之反。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在這出篡權醜劇中,李斯不正是扮演了這樣一個可恨而又愚蠢的角色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