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統計局網站16日消息:
5月份
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分别上漲3.5%和1.7%,漲幅比上月分别回落0.4和0.7個百分點。
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0.3%,漲幅比上月回落0.7個百分點;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1.7%,降幅比上月擴大0.7個百分點。
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分别下降2.2%和3.2%,降幅比上月均擴大0.7個百分點。
很明顯,一二線城市的房價是上漲的,三四線城市下跌。
雖然上漲和下跌的幅度都不算大,不過趨勢是很明朗的。
馬太效應這個規律,也适合樓市。
誰都知道,房價的漲跌,長期看人口,中期看經濟,短期看金融政策。
一線城市由于經濟發達,吸引人口流入,加上土地面積有限,導緻供應有限,價格長期呈上漲态勢。
部分二線城市,比如東莞、佛山、杭州、廈門、西安、南甯、武漢等等城市,由于是經濟強市或者省會加持。
人口也是屬于長期流入的,經濟強市吸引全國各地的人口,省會吸引一省的人口。
房價即便短期有波動,長期也肯定是上漲的。
人口的流入還是流出,從最近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就可以看出來。
三四線城市房價下跌,這是必然的,這類城市或受地理位置,或受資源等等限制,産業有限。
缺乏就業機會的當地居民,隻能外出進入一二線城市。
随着人口的流出,資本也跟着流出,城市經濟愈加落後,房價下跌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至于三四線以外的城市,就更不用說了。這些城市的房子已經不是價格的問題,而是流動性的問題。
比如鶴崗,就算是幾萬元一套,也沒人要。
人口方面,很多人存在一個誤區。
那就是,以為人口出生率下滑,人口減少,房價就失去支撐,所以必然要下降。
隻是他們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全國人口總量雖然下降,但是一二線城市的人口數量卻是增加的。
因為三四線和其他更小的城鎮,人口會持續地流出,進入一二線城市。
這就造成,總人口減少,一二線城市人口增加,房價持續上漲。
更何況,人口減少,其實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未來幾十年,是老齡化時代。
但他們隻是老了,并不是死了,總人口減少的數量有限。
因為根據50-90後的人口比例和總數,再加上新出生的人口數量對沖,總人口要下降到一定的程度,至少需要幾十年的時間。
目前50後的年齡在63-72歲之間,而人均壽命是78歲左右。
也就是6年之後,人口數量最大的這幾撥人群,才會開始逐步進入過世的時間段。
而要到90後壽終正寝,至少要到2068年,這還是在人均壽命不延長的情況下,也還需要40年的時間。
老實說,對于大多數人來說,4年後甚至4個月後的事情,都計劃不了,不要說40年後的事情。
所以,指望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在短期内腰斬,膝蓋斬什麼的,就洗洗早點睡吧!
一二線城市的上漲,正是由三四線及以外城市的下跌來支撐的。
如果一定要說下跌,一二線城市的房價,也比剩下城市的更加抗跌。
想想,連銀行都是一樣,一二線城市的銀行取錢沒有問題,村鎮銀行已經取不出來了。
又有什麼理由認為房價不是這樣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