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一旦獲得了某些可以稱之為“成就”的東西,比如,職位、金錢與名氣,等等,便可能覺得自己迥别于衆,說話不自覺居高臨下;如果碰到有人“不識相”,沒給自己“超旁人”待遇,便惱怒不已,輕則粗語相辱,重則拳腳相加。難怪有人調侃道:狀元十年放不下。
其實,生活中還有完全不同的另外一類人。
東漢陳蕃做豫章太守時,一到治所,便詢問精通今文經學、天文曆算的大學者徐稚的住處,準備先行拜訪。主簿說,大家都希望府君先進官署。陳蕃回答道:“武王克殷後連席子都來不及坐暖,就去商容住處拜望緻意。我禮敬賢人,有何不可?”
不僅如此,陳蕃在豫章任職期間,不接待其他賓客,卻特為徐稚設一榻,去則懸之。
陳蕃是個極有作為的人,剛直不阿,為政清廉,蔑視不法權貴,廣有政聲,後人說他“言為士則,行為世範,登車攬辔,有澄清天下之志”。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身居高位卻沒把自己的權力當回事,真心禮敬有才華的“下士”,顯示了他為人處世的真摯與虔誠。
晚清左宗棠則懂得壓制自己的享受之念。同治元年,左宗棠即已擔任楚軍總指揮、浙江巡撫,如果貪圖享受,有的是機會。可他卻高度自律,當年秋天,他寫信給大兒子左孝威說:我家當年苦不堪言,你母親嫁給我時我已做了舉人,家境有所好轉,但隻要談到與你的祖父輩共度的那段艱難時光,還是潸然淚下。我現在當了大官,依然過着非常儉樸的生活,一是想帶個好頭,二是想保持“寒素”家風,怕自己一個人享完了子孫的福。
每個人的成功,有許多因素,除了智商,還有成長環境、所受教育、後天機遇……這一切都會無形中影響人們走向遠方的步履。有句話叫“富貴怕見花開”,意思是說,一個人無論發達到什麼程度,都必須明白自己出發時的原點在哪裡,及時将身外的标簽、過分的人生享受等清零,該謙遜時謙遜,該儉樸時儉樸。不懂得斂抑之道,花開之後,一定是花謝。
懂得“富貴怕見花開”,最大的好處是容易走向他人的靈魂深處。一個人牛氣了,生怕别人不知道你職位顯赫、錦衣玉食,周圍的人便會生出反感,甚至還可能故意設些絆子。“忘記”自己的牛氣,像普通人一樣為人處事,那些與你打交道的人便會格外敬仰你。
一個人的格局小,看到的常常隻是眼前那一點經不起生活輕輕一擊的“富貴”;格局大了,才會知道富貴之上還有聲名,聲名之上還有時光的銘記。一時的牛氣隻是表象,生命純淨如水、挺拔如山,才最值得世人仰望。現實經驗告訴大家:敢于從“富貴”的塔頂自己走下來的人,才可能獲得心靈的高貴。
摘自 | 《領導文萃》2022年9月下
稿件來源 | 《河北日報》
本文作者 | 遊宇明
責任編輯 | 曙祥
微信編輯 | 少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