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書如進食,得其法,營養與美味兼得;不得法,或不得美味,或不得滋養,或傷害身心。古詩雲:"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顔如玉。"詩聖杜甫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從而可見讀書是多麼的重要。
從古至今,流傳下來很多方法值得我們借鑒和參考:孔子的"學思結合法",朱熹的"三到法",陶鑄的"細嚼慢咽法",李政道的"雜七雜八法",愛因斯坦的"總分總法"等。近年來,國外流行一種"SQ3R"讀書法,翻譯成中文,就是五步讀書法。
SQ3R閱讀法創建于1964年,這種讀書方法是由美國愛荷華大學心理學教授羅賓遜提出的。該方法創用後,極受推崇。它包含5個步驟:概觀(Survey),提問(Question),閱讀(Read),背誦(Recite),複習(Review)。
自羅賓遜提出他的SQ3R學習法之後,這種方法迅速風靡了美國的大專院校,為美國學生所青睐。美國出版的許多學習方法指導書都将這種方法加以重點介紹。近年來,這種方法也進入我國,在一些大學生和中學生中加以推廣運用,效果良好。許多同學聽說過這種方法,也想嘗試運用,但對這種方法究竟是什麼,如何具體應用,卻不甚了解。
01 SQ3R讀書法
作為學生,我們每天都要面對着課本,除了聽老師講課以外,我們還要通過閱讀課本進行學習。不少學生在讀書時,隻是簡單地打開課本,然後從頭至尾讀一遍,便萬事大吉。這樣的學生并不知道他們要學些什麼,他們隻是面對課本,機械地閱讀,希望能從中學點什麼,但收效甚微。也有一些學生,他們在讀書前,考慮到采用什麼樣的方法,他們不僅知道要學什麼,而且知道怎樣學習,這樣的學生在學習上花費的時間較少,收獲卻最大。
SQ3R讀書法便是其中一種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的方法。SQ3R是分五個步驟進行的系統的學習法。SQ3R是這五個步驟的英文第一個字母的縮寫,具體代表如下:
S——浏覽Survey
Q——提問Question
R——閱讀Read
R——背誦Recite
R——複習Review
下面我們就系統介紹這五個步驟的确切含義和具體方法。
1.浏覽。
迅速閱讀标題、目錄、主題句、結論、思考題、索引等,以求對一篇課文或本教材的全貌有個大緻的了解。
對閱讀材料的内容、組織、長度、難度、透徹性和新穎程度的了解,可以使學習者對閱讀材料有一個心理準備,從而選擇适當的、最有效的閱讀方法和技巧。
浏覽分為對一部新課本的浏覽、對課本中某一章節的浏覽以及對一篇文章的浏覽。其中最常見的是對一篇課文的快速浏覽。對一篇課文浏覽的内容和步驟如下:
(1)看一下課文所在的章節的标題和引言,了解這篇課文在課本中的位置。
(2)讀該課文的題目。
(3)讀課文的引言,若無引言,則将課文的前兩個自然段作為引言來讀。
(4)迅速掃視文章全部内容,遇有小标題、黑體字要仔細看。如果沒有小标題,可用每一段的第一句話來代替。
(5)讀一下課文的小結或結論,或将課文的最後一兩段作為結論來讀。
2.提問。
根據對課文的浏覽,提出幾個與文章有關的問題。這些問題将在正式閱讀中起導向作用。問題提得小而具體,将指引你去閱讀文章的具體事實和細節;問題提得越廣泛,你的閱讀量也就越大,你掌握的東西也就越多。大多數學生的問題都不外乎這麼兩種類型。提問的方式如下:
(1)由課文的大小标題轉化而來。
(2)由文章中每一段落的主題句轉化而來。
(3)引用文章後提供的思考題。
(4)浏覽過程中産生的某些疑問。
3.閱讀。
閱讀就是從頭到尾細讀,對重要、難解部分反複讀。在閱讀過程中,可以在文中留意之前提問的答案,并做好相關筆記。
此外,書裡的圖表或是用加粗、下劃線标出的信息也需要注意。因為圖表和這些标注出來的信息能提供額外的信息,作者特意标記出來肯定有其用意。
4.背誦。
對于學習那些必須記住的材料,背誦是最有價值的。不過這裡所說的複述并非是指逐字逐句地去記憶或背誦,而是指概括出某段材料的主題,這樣的概括可以為你以後對具體内容的複述提供一個框架。讀完一段材料後,盡量複述出主要論點。或者不時暫停一下,合上書,告訴自己目前為止書中所述的主要思想是什麼。回顧并記錄下閱讀材料的要點能使你更為有效地掌握内容。
在讀完一章的主要部分後,将書放在一邊并試圖回憶這些内容,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有時你隻能回憶很少的一部分内容,這是應該說你的學習時處在一個很不成熟的階段。你會更為經常地感到,在你的知識中存在着一些空缺,對此你必須回過頭去将它們填補上。
這個過程一定也會糾正這樣一種習慣——這常常是學生時代的遺俗——即讀完了一章以後,便認為自己"曉得了",可以"萬事大吉"了。就我的經驗來看,掌握一般難度的材料,通常需要閱讀并複述四、五遍。複述本身并無多少價值,但如果你積極主動地閱讀,那麼每次複述都會加深對材料的理解。
5.複習。
首先将全部内容再過一遍,這将有助于對課文内容進行歸納和記憶,并從整體上全面把握文章的思想觀點和基本内容。其次,要再看一遍所提出的問題,要能做到不看課本也不看答案,就能準确回答全部問題。最後要定期複習,即每隔一段時間,對課本的主要内容複習一遍,這有助于對課文的進一步理解,防止遺忘,鞏固記憶。
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知識在掌握後如果不進行及時的複習就會逐步忘記。所以在閱讀後時常回顧筆記并每周對新舊所學内容都及時進行鞏固,可能比大量學習新的知識要高效的多。
02 我們在應用SQ3R法學習時要注意幾點
沒有幾個人是過目不忘的天才,囫囵吞棗隻讀一遍書常常會導緻"消化不良"。Q3R閱讀法與其它技巧一樣,第一次練習時可能會花費較多的時間。不過,隻要堅持多次的用心練習就會熟能生巧,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都會大大的提高。
在學習過程中要時常停下來,去思考、提問、複述和複習,這樣才能好好"消化吸收"所學過的知識,做到真正掌握,融會貫通。
1.用于自學或預習課文。SQ3R法基本上是一種自學方法,因此,比較适合于課本中的自學部分,或正式上課前學生的自我預習。
2.用于課外閱讀。學生除學習規定的課本外,還要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為了使課外閱讀富有成效,該方法是最佳選擇。
3.用于人文學科。該方法比較适合于語文、外語、政治、曆史、哲學、經濟學等人文學科的學習。
4.反複練習。找一篇陌生的文章,按照上述五個步驟進行練習,并記下每一步驟所花費的時間,通過大量練習,熟練地掌握這種方法。
SQ3R學習法在開始訓練時會比較麻煩,費時。但是過一段時間你會形成習慣,這種方法的有效性就充分發揮出來。從此,你閱讀不再是以書為中心從頭讀到尾。你現在是以自己要解決的問題為中心,在書中迅速找到問題的答案,并且你還要對書中的答案進行評判,與你之前已有的認知進行對比,真正做到了學習不是目的,你的成長才是目的這一終極目标。
03 反思與總結
SQ3R閱讀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精讀法,優點在于鼓勵閱讀者在了解文本框架的基礎上逐層深入,重視閱讀者發現和提出問題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有關學習和記憶的一些心理得到了綜合運用。
SQ3R閱讀法的過程并不複雜,拆開來看,每一項都是我們平常學習時候會用到的策略,通過在閱讀中遵循的這一系列的步驟,我們可以避免在無用的瑣碎信息上浪費時間,也不會錯過每個關鍵的環節,可以使每一次的閱讀都恰到好處。通過筆記工具,我們可以把新的知識和舊的知識融會貫通,填補知識體系的空白,因而在較長的時間内,都不會忘掉這些知識。
SQ3R方法的原理可以應用于所有的學習領域。它很像十九世紀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提出的著名的教育步驟:準備、呈現、聯想、概括和應用。準備階段包括了我們所說的概觀和提問這兩個階段,在這個階段,确立了學習的目标,學習者受到鼓勵去整理他眼下的知識。呈現和聯想包括精讀和複述這兩個階段。作為将新舊知識聯系起來的手段,赫爾巴特把思維和反省看得比純粹的複述更重要。
赫爾巴特的教學階段的最後一步是概括和應用,這一階段要抽取出普遍原則,并把知識應用于實踐。有必要将這一條補充到SQ3R系統中去。如果你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為了将來終生的工作,為了使知識得到更好的應用而将這些知識長期保持在頭腦裡,那麼你就必須盡力将這些知識概括為一般原理,并且将它們應用于實踐。
書讀會心處,香留唇齒間。悠然心會,妙處難與人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