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米的基本信息
大黃米,生長于我國北方的一種作物,指由黍加工成的黍米,含有的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大米和小麥,尤
其是蛋氨酸含量,幾乎是大米和小麥的兩倍。各種微量元素鈣、鎂、銅、鐵、鋅等也包含澱粉。大黃米是去了殼的黍子的
果實,比小米稍大,顔色淡黃,煮熟後很黏,是20世紀50年代以前的重要糧食作物之一。
大黃米的營養功效
營養價值:富含碳水化合物,構成機體的重要物質;儲存和提供熱能;維持大腦功能必須的能源;調節脂肪代謝;提供膳
食纖維;節約蛋白質;解毒;增強腸道功能。富含銅,銅是人體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營養素,對于血液、中樞神經和免疫
系統,頭發、皮膚和骨骼組織以及腦子和肝、心等内髒的發育和功能有重要影響。
食療價值:①養陰補虛:補虛損,益精氣,潤肺補腎,用于肺腎陰虛。适宜與久病體虛或是虛勞的補益。②潤肺:滋陰潤
肺,去除肺燥肺熱。使人呼吸暢通舒适。③通便:可以潤滑腸道,刺激排便。④其他功效:可治陽盛陰虛,夜不得眠,久
洩胃弱,療凍瘡、疥瘡、毒熱、毒腫等症。
大黃米的食用方法
1.大黃米煮粥飯:大黃米最普遍的食用方法便是煮成粥食用,也可放入飯中,與米飯一同食用。
2.大黃米配豆類肉類:大黃米可與大豆,肉類,蛋等一起烹煮,有利于蛋白質的吸收。
3.大黃米煮湯:制成濃湯,把大黃米加入水中煮成濃湯,再加入其它調料即可。
大黃米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于體弱怕冷和消化不良者,但身體燥熱者禁食。大黃米适宜與雞蛋搭配,有利于蛋白質
吸收;大黃米忌與杏仁同吃,易造成嘔吐腹瀉。
大黃米與小米的區别
大黃米是由具有糯性的糜子(古稱“黍”)加工而成,而“小米”由谷子(粟,古稱“稷”)加工而成。大黃米有糯性,
小米無糯性,且大黃米顆粒比小米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