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福州5月6日電 近年來,面對嚴峻複雜的外部環境和疫情的雙重沖擊,惠安縣外貿展現出了十足的韌勁,實現逆勢上揚。根據海關數據,2021年惠安縣外貿進出口總量101.97億元、增長20.92%,實現了對外貿易規模首次突破百億大關的曆史性成就,也标志着該縣對外貿易逐漸從出口大縣向出口強縣邁進,形成了從以出口為主的單一貿易向進出口貿易同步推進平衡發展的新格局。
練好内功 破浪前行
近日,筆者走訪了惠安多家外貿企業,了解到雖受多重因素影響,企業面臨着原材料、運費上漲等壓力,但企業仍努力在變局中勇于創新“突圍”,持續迸發活力和韌性,生産經營保持平穩态勢。
專注實業,深耕厚植做精做強。在佳泰實業有限公司的生産車間内,工人們在各條生産線上忙碌着,充滿了幹勁。該公司是一家全外貿型企業,至今已有30多年的運動休閑鞋的專業經驗。“精益求精,專注實業,把每一件事做到極緻,憑着多年對客人的了解、對鞋子的專業度,我們才能生存到現在。”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創新求變,持續提高核心競争力。在南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新求變成了公司制勝的法寶。該公司自營出口紙袋子、紙杯等産品,2021年出口額達3億元。“這幾年,我們在産品質量及生産速度上,都在主動求新求變,積極适應市場變化。”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每年會投入營業收入3%以上的費用用于研發,比如自主研制出耐潑紙杯外膜,比國外生産1公斤節約了20多元,極大地提高了市場競争力。
樹立品牌,緻力打造誠信企業。“通過客戶介紹或參加展會等,我們不斷開拓外貿訂單,再尋找本地相關廠家生産出口。”惠安泉藝進出口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出口産品包括鞋服、箱包、石雕、紙尿褲等多種産品。公司創建以來,形成了一個專業的團隊,從接單到出貨等各個運作環節,都堅持誠信做事,打造誠信的品牌,有些外國客戶幾乎全權委托代理。
專注、創新、誠信……打鐵還需自身硬,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惠安的許多外貿企業持續練好内功,以不變應萬變,劈波斬浪,行穩緻遠。
據了解,目前,惠安縣自營外貿企業達260家,與世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貿易雙向往來,形成了外資企業、國有企業、私營企業對外貿易相互補充、共同發力的大陣勢。2021年,出口歐洲、美國、日本分别比增16.81%、26.27%、9.29%;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大幅提高,出口東盟比增88.52%;新興市場進一步拓展,出口拉美、澳洲、非洲分别比增34.96%、272.73%、92.13%,全球營銷網絡進一步形成。
服務先行 穩企惠企
在淨峰鎮鬥尾港,一艘載滿油品的貨輪即将離港出海,專業人員正在做最後的消殺工作。“疫情防控下,在相關部門的幫助下,這批人員能夠來到惠安作業,真不容易。沒有這道工序,我們的貨物都離不了港。”中化泉州石化公司相關工作人員無不感謝。
服務先行,政企合力,激發活力。2021年惠安縣外貿取得的亮眼成績,得益于外貿市場主體的主動作為,也離不開一系列助企惠企政策的持續發力。
穩增長政策顯效應。認真落實穩外貿政策,結合去年泉州市委市政府“987”政策禮包,針對全球疫情國外産能不足需求旺盛的機會,精準施策,出台推動企業拓市場、創模式、增活力的穩增長措施;成立營商環境跨境貿易服務專班,充分發揮稅務、市監、外管、貿促會等部門合力,幫扶企業發展;建立外貿快速反應協調機制,先後為53家企業解決海關、外管、銀行等方面問題100多條。
培育主體持續穩規模。培育骨幹,瞄準年出口超百萬美元的80家存量外貿企業,推行領導挂鈎服務,及時解決具體問題,暢通企業出口。培植後備,指導企業申辦對外貿易經營資質,2021年新備案外貿經營權企業57家,新增加自營出口企業28家。培養素質,組織100多家次企業參加省市舉辦外貿線上線下業務培訓。分區域舉辦小規模、面對面、全方位外貿實操培訓,培訓企業達300多家次。
搶抓機遇 開拓市場
新平台活力迸發、新業态日新月異、新市場開拓加快……縱觀2021年惠安縣外貿行業發展态勢,我們驚喜地發現,新動能加速集聚,新領域不斷拓展,外貿行業發展的前景更廣、信心更足。
新業态模式增實效。推進“買全國、賣全球”,建設石獅東南亞采購集散中心“惠安産業館”,推動已入駐的達利、百潤、中太、宇豪等11家企業用好平台,促進市場采購提質擴容;引進跨境電商企業6家,推動企業使用9610監管平台擴大出口,2021年新業态出口達20多億元人民币。同時,進一步發揮外綜型企業龍頭引領作用,鼓勵中太進出口有限公司為近1000家次企業提供報關報稅報檢及業務培訓等方面服務。
走出去營銷拓渠道。利用RCEP簽訂時機,引導企業布局東南亞市場,創建國際營銷網絡,大創園箱包、銘誠鞋業等企業在印尼、緬甸、印度等地設立加工廠,帶動原輔材料出口。其中,家世比科技有限公司赴美國創建海外倉、中太進出口有限公司在俄羅斯建設石雕集散中心。
優結構提升競争力。積極鼓勵本縣企業用好國内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進一步加大競争力強的優勢産品出口力度,組織企業參加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2021年全縣進口國際先進機械設備、生産資料等17.35億元。與此同時,優化進出口商品結構,引導企業加大化工、機電、塑料等高附加值産品出口,2021年出口增長117.76%,比鞋服箱包石雕等傳統出口商品高91.4個百分點,競争力進一步增強。
來源:中國日報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