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竹唐杜甫表達的思想感情

竹唐杜甫表達的思想感情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3 05:13:21

又呈吳郎

堂前撲棗任西邰,無食無兒一婦人。不為困窮甯有此?隻緣恐懼轉須親。即防遠客雖多事,便插疏籬卻甚真。已訴征求貧到骨,正思戎馬淚盈巾。

杜甫的這首七律,有着豐富的思想内容和高度的藝術成就。公元767年,也就是杜甫漂泊到四川虁府的第2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裡。草堂前面有幾棵棗樹,西鄰的一個寡婦常來打棗,杜甫從不幹涉。後來杜甫.把這草堂讓給一位姓吳的親戚居住,自己搬到離草堂十幾裡路遠的東屯去。不料這姓吳的一來,就在堂前插上籬笆,禁止打棗。寡婦知道杜甫是這草堂和棗樹的主人,就來訴苦,杜甫因而寫了這首詩去勸告吳郎,希望他能和自己一樣體貼那個寡婦。在寫這首詩以前,杜甫已經寫過一首詩給吳郎,題目是"簡吳朗司法",所以這首詩題作"又呈吳郎"。吳郎的年輩要比杜甫小,但是為了使他能比較容易地接受自己的勸告,所以不說"又簡吳郎",而有意地用了一個表示尊敬的"呈"字。.這個"呈"字看來好象和對方的身份不大相稱,但卻是必要的,正是杜甫細心的地方。

杜甫是怎樣勸告吳郎的呢?詩的第一句,"堂前撲棗任西鄰",開門見山,從自己過去怎樣對待鄰婦撲棗說起。"撲棗"就是打棗。杜甫另有一句詩,"棗熟從人打"。可見撲和打是同一個意思。這裡為什麼不用"打"而用"撲"呢?這是為了取得聲調和情調的一緻。杜甫寫這首詩的時候,心情是沉重的,所以不用那個猛烈的上聲."打",而用這個短促的,沉着的入聲字"撲"。"認"就是放任,一點不加幹涉,愛打多少就打多少。這個"任"字很重要。為什麼要這樣放任呢?第2句就回答了這個問題:"無食無兒一婦人"。原來這西鄰,竟是這樣一個沒有吃的,沒有兒女,沒有丈夫,沒有親戚,一句話,什麼也沒有的老寡婦。杜甫寫這句詩,仿佛是在對吳朗說:朋友,對于這樣一個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窮苦婦人,你說我們能不讓他打點棗兒嗎?

詩的第三,四句:"不為困窮甯有此,隻緣恐懼轉須親。""困窮",緊接上第二句來。"此",指撲棗這件事。這兩句的意思是:如果不是因為窮得萬般無奈,他又哪裡會去打别人家的棗子呢?正由于他總是懷着一種恐懼的心情,怕物主辱罵,甚至把他當做盜竊犯,所以我們不但不應該幹.涉,恰恰相反,而是要表示親善,表示歡迎,使他安心撲棗。在這裡,杜甫對寡婦撲棗的原因,做了正确的解釋,說出了窮人心坎裡的話。這和他的另一句詩"盜賊本王臣"所表現的"官逼民反"的思想正是一緻的。以上4句,一氣貫穿,可以算是一段,是杜甫自叙以前的事情。目的是為了啟發吳郎,使他認識到插籬笆這種事萬萬做不得。

詩的第五第六兩句才落到本題上,落到吳郎身上。"即防遠客雖多事,便插疏籬卻甚真。"這兩句要聯系起來看,它們并不是彼此孤立,而是上下一氣,相互關聯,相互依賴,相互補充的。上句的"即"字當"就"字講。"防"是提防,心存戒備,所以說防。"防"字的主語是寡婦,"遠客"指吳郎。"多事"就是多心,或者說過慮。下句"插"字的主語是吳郎。這兩句詩串起來講,就是說,那寡婦一見你插籬笆就防着你禁止她打棗,雖未免多心,未免神經過敏,未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是你一搬進草堂,就忙着插籬笆,也很象真的要禁止她打棗呢!言外之意是,這不能怪她多心,倒是你自己有點太不體貼人。他本來就是提心吊膽的,你不特别表示親善也就夠了,為啥還要插上籬笆呢?這兩句詩,措辭十分委婉含蓄。這是因為怕話說的太直,太生硬,教訓意味太重,會引起對方的反感,反而不容易接受勸告。

在這裡,有必要附帶談一下關于"遠客"的解釋問題。有的注解說"遠客"是指"過路的客人"。這樣防遠客的人也就不是寡婦,而是吳郎了。我以為這是不對的。遠客就是遠方做客的人,古典詩歌中從來沒有把過路的客人叫做遠客的。杜甫自己的詩就可以作證,象"虎牙行":"遠客中霄淚沾臆。"又"早發":"艱危作遠客。"這遠客就都是指他自己,而不是泛指什麼過路的客人的。而且照"過路的客人"這樣解釋,"雖多事"的"雖"字就講不通。也和下句的"卻"字失去了呼應作用。

現在我們接着講這首詩的最後兩句:"已訴征求貧到骨,正思戎馬淚盈巾。"這兩句是全詩的結穴,也是全詩的頂點。表面上是個對偶句,但不要看作是平列的句子,因為上下句之間是一個發展的過程,由近及遠,由小到大。上句,杜甫借寡婦的訴苦,進一步指出了寡婦的,同時也就是廣大人民的困窮的社會根源。這就是官吏們的剝削,也就是所謂"征求"。這剝削的殘酷,竟達到這樣的程度,使她窮到隻剩下幾根骨頭。這也就為寡婦的撲棗做了進一步的洗雪。杜甫仿佛在對吳朗說:朋友,如果要追究撲棗的責任的話,那也要由貪官污吏們來承擔,寡婦本人是沒有罪的。下句,說得更遠,更大,更深刻。杜甫更進一步地指出了,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熱之中的又一社會根源。這就是自從安史之亂以來,持續了多年的戰亂。也就是所謂"戎馬"。由一個窮苦的寡婦,由一件撲棗的小事,杜甫竟聯想到整個國家大局,以至于流淚。這一方面固然是他那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點醒吳郎,開導吳郎

竹唐杜甫表達的思想感情(談杜甫的34)1

竹唐杜甫表達的思想感情(談杜甫的34)2

竹唐杜甫表達的思想感情(談杜甫的34)3

的應有的文章。讓他知道:在這兵荒馬亂的情況下,苦難的人還有的是,絕不止寡婦一個。什麼事都可能發生,也決不隻是撲棗。戰亂的局面不改變,就連我們自己的生活也不見得有保障,我們現在不正是因為戰亂而同在遠方做客,而你還住着我的草堂嗎?一個自私自利的人,總是鼠目寸光的,如果能叫他站得高一點,看得遠一點,想得開一點,就自然不會在幾棵棗子上斤斤計較。這樣看來,最後一句詩好像扯得太遠,好像和勸阻吳郎插籬笆的主題無關,其實是大有關系,大有作用的。

"又呈吳郎"這首詩的人民性是強烈而鮮明的,這一點可以不多說。這裡要補充說明的是藝術表現方面的一些特點。首先是作者采取了擺事實,講道理的手法,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啟發對方,用颠撲不破的道理來點醒對方,最後還用自己的眼淚來感化對方。現身說法,盡可能的避免抽象的說教。其次,運用散文中常用的虛字來做轉結。象"不為","隻緣","已訴","正思",以及"即","便","雖","卻"這些字就是。我們說過,這是一首律詩,律詩有不少清規戒律,比如中間4句就必須做成對偶,很容易流于呆闆。現在因為運用了這些虛字,所以能化呆闆為活潑,使這首詩既有律詩的形式美,音樂美,又有散文的靈活性。抑揚頓挫,耐人尋味。此外,措辭的委婉,也值得我們注意。杜甫是草堂的主人,讓不讓寡婦打棗,原可以做的一分主,但是杜甫卻竭力避免以主人自居,隻當吳郎是這棗樹的主人,而自己不過是替寡婦說情,這就更能感動對方了。

說說後人對這首詩的評價。

沈德潛"唐詩别裁"卷十四錄此詩,評雲:"痌瘝一體意,卻不涉庸腐。"

痌瘝:讀如同關。語出"書,康诰",意思是視民之不安,如疾病在身。表示對民間疾苦的關心。

沈的意思是說,杜甫此詩,把民之疾苦當成自己的疾苦,表過出對人民關心的深厚感情。絕不是有庸俗氣和迂腐氣的詩。

清人王闿運"湘绮樓說詩"卷一評此詩雲:"叫化腔,亦創格。不害為切至。然卑之甚。"

近人曹慕樊評王闿運:"王闿運坐食嘯傲,腐心八代。宜不知天地之大,江河之遠。"(杜詩雜說130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