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五年級下冊語文紅樓春趣複述課文

五年級下冊語文紅樓春趣複述課文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2-05 22:52:03
一、課文解析

《紅樓春趣》是一篇略讀課文。這篇課文選自清代曹雪芹的長篇小說《紅樓夢》第七十四回,講的是寶玉和黛玉等人在大觀園裡放風筝的故事,展現出大觀園裡青年男女放風筝的熱鬧場景。課文題目是編者加的。

五年級下冊語文紅樓春趣複述課文(部編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八課紅樓春趣課文解析與學習要點)1

本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記叙。故事的起因是:衆人拾到大老爺院裡放來的大蝴蝶風筝,就也想着去放風筝;經過是:衆人七手八腳放風筝的情景(主要寫了寶琴、寶钗、寶玉、黛玉等人);結果是:大家都把風筝放飛了。

二、學習要點

1、生字學習

①認識“恰、屜、嫣、諱、晦、墩、钗、敞、雯、襲、喇”10個生字。

② 多音字:“喇” 字共有 2 個讀音: 【lā】呼喇喇 【lǎ】喇嘛

五年級下冊語文紅樓春趣複述課文(部編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八課紅樓春趣課文解析與學習要點)2

2、近義詞

小器——吝啬 晦氣——倒黴

精緻——精美寂寞——孤獨

3、反義詞

齊整——淩亂 晦氣——福氣

精緻——粗糙寂寞——熱鬧

五年級下冊語文紅樓春趣複述課文(部編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八課紅樓春趣課文解析與學習要點)3

4、理解詞語

【窗屜子】窗戶上糊冷布或釘鐵紗等用的木框子。

【丫鬟】婢女。

【忌諱】因風俗習慣或個人原因而形成的禁忌。

【晦氣】不吉利;倒黴。

【放晦氣】舊時民俗,放風筝時故意剪短扯線,讓風筝飛走,認為可以放走壞運氣。

【七手八腳】形容很多人一起動手的樣子。

【剪子股】放風筝時,在竹竿上斜捆一根小木棍,做成剪刀形,以便挑線,稱為“剪子股”。

【飄飄飖飖】随風飄動搖擺。

【展眼】比喻極短的時間。

【睃眼】斜着眼睛看。

【開交】結束;解決(多用于否定式)。

五年級下冊語文紅樓春趣複述課文(部編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八課紅樓春趣課文解析與學習要點)4

5、句子解析

① 一語未了,隻聽窗外竹子上一聲響,恰似窗屜子倒了一般,衆人吓了一跳。

這句話既是比喻,又是誇張。“恰似窗屜子倒了一般”寫出了風筝撞在竹子上發出的巨大響聲。

② 紫鵑笑道:“難道天下沒有一樣的風筝, 單他有這個不成!

反問句表達了肯定的意思,而且語氣更加強烈,表現了紫鵑直爽的性格特點。

③ 寶玉說丫頭們不會放, 自己放了半天,隻起房高,便落下來了。急的寶玉頭上出汗,衆人又笑。寶玉恨的擲在地下,指着風筝道:“若不是個美人,我一頓腳跺個稀爛。

通過對寶玉動作、語言、神态的描寫,突出了寶玉率性、純真的性格特點。

五年級下冊語文紅樓春趣複述課文(部編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八課紅樓春趣課文解析與學習要點)5

④ 那風筝飄飄飖飖,隻管往後退了去。一時隻有雞蛋大小,展眼隻剩了一點黑星,再展眼便不見了。

“飄飄飖飖”寫出了風筝在天空随風風飄蕩的樣子;“一時”“展眼”“再展眼”突出了風筝随風而去後,在天空飛行的速度很快。風筝被鉸斷了線,随風而去,越飛越高。這個句子寫出了風筝在天空中迅速飛去直到消失的過程,作者抓住了風筝的姿态和形狀,寫得十分生動具體,表達了賈寶玉等放風筝時異常歡快的心情。

⑤ 衆人皆仰面睃眼說:“有趣,有趣。”

本句點明中心,照應課文标題《紅樓春趣》。

五年級下冊語文紅樓春趣複述課文(部編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八課紅樓春趣課文解析與學習要點)6

6、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寫大觀園外飄來一隻風筝,大家也想着去放風筝。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寫衆人放風筝的經過。

7、主要内容

本文記叙了寶玉和衆姐妹、丫頭們在大觀園放風筝的經過。

8、中心思想

本文表現了寶玉的率性、純真以及大觀園青年男女們的自由快樂。

五年級下冊語文紅樓春趣複述課文(部編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八課紅樓春趣課文解析與學習要點)7

9、問題歸納

《紅樓春趣》文中的“趣”表現在哪些地方?

① 衆人都拿自己的風筝來放,獨有寶玉的風筝飛到房子那麼高便落下來了,急得他頭上出汗,衆人都笑他。

② 風勁過來時,黛玉接過風筝來放,感受放風筝的樂趣,卻不舍得放走風筝。李纨勸她說放風筝也是放晦氣。于是紫鵑絞斷風筝線,也放走了晦氣。

③ 三個風筝絞在一起,衆人一齊收線,結果風筝線斷,飄飄飖飖飛去,熱鬧非凡,十分有趣。

10、文學常識

《紅樓夢》又名《石頭記》,清代小說家曹雪芹所著,中國古代章回體長篇小說,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