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考公、考編制,今天你為職場轉型努力了嗎?
有數據顯示,近幾年考研人數大增,較10年前人數翻倍。就在考研競争壓力加大的同時,也有一些在職人員考慮“多考一張證,多一技傍生”。
IP變現、知識付費等圍繞“個人技能”網紅賽道上,已經擠滿了各種“大咖”分享自己的考證經驗,就連那些從K12轉型的教育機構,也紛紛推出了“考證套餐”。
多重宣傳之下,全行業似乎都在刻意營造一種“錯覺”,似乎多一張證書,就能快一點走上人生巅峰,擺脫内卷的職場。
但實際上,等你真的報名了有關證書的培訓課程,你才會發現那些帶着光環的證書依然不屬于你。大多證書需要報考對象畢業于相關專業、或在相關領域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經驗。
所有的這一切,你所報名的培訓機構都不會告訴你。
本期顯微故事講述了一群急于考證,卻被培訓機構狠狠“割韭菜”的人,他們之中:
有的人分期付款繳納了近萬元學費,在跟着機構學了近半年後,才得知自己從一開始就不具備報考資格,但機構卻以“協議到期”等理由拒絕退款;
有的人原本計劃通過考證改善工作條件、換取更高額的收入,但卻被無法退還的學費和遙遙無期的證書套牢了人生;
還有的人就在這類教育機構工作,親自還原了機構是如何通過各種話術誘騙學員上鈎,并說服他們一筆又一筆地為那些“不可能的證書”付費充值。
以下是關于他們的真實故事:
文 | 石宇甯
編輯 | 常新
25歲的丁雯來自東北,自孩子出生後就辭職做全職媽媽。眼下孩子即将上幼兒園,丁雯也打算開始找工作,但面試接連碰壁讓丁雯喪氣。
也是這段時間,丁雯在某視頻平台刷到關于健康管理師資格證免費推廣課程時,十分心動。
她按視頻下方的鍊接聯系到了尚德教育機構,機構老師表示,“現在報名有優惠,考下證還能獲取國家補貼,機構也可以安排工作,時間自由。”
圖 | 丁雯的經曆
在老師的推薦下,丁雯在一個月内先後報名了3280元的“健康管理證書VIP班”、1680元的“VIP學員專享營養師研修班”。
其中第二門1680元的課程,是在直播上課時老師推薦的,對方稱“因為是VIP班學員,續報這門課課程隻要一半的費用,相當于半價拿證。”
圖 | 付款證明
經過1個月的學習,丁雯在去年9月報考了健康管理資格證考試。
但開始報名時,丁雯發現自己所參與的并不是國家衛健委頒發的健康管理師資格證考試,而是健康管理師崗位技能培訓考試。
二者區别在于,後者獲得的隻是“崗位技能證”,全程隻需要網上答題,并且考取後不能獲得國家補貼,對求職也意義不大。
“就好比大部分人要做老師,就必須考取國家認證的教師資格證,但我被拉去機構上了一段時間課,機構隻給了我一張結業證書”,丁雯氣憤地說。
咨詢相關人員,丁雯才知道,即使完成了尚德教育的相關課程,自己依然沒有資格報考健康管理師。依據相關規定,健康管理師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其中三級為初級,需要醫藥衛生專業相關學曆,或者就業經驗,才能報名。
不僅如此,她所報名的營養師課程也是相同結局,她依然沒有參與營養師資格證考試的資格,隻獲得了機構辦法的技能培訓證書。
圖 | 健康管理師報名條件
換句話說,尚德機構在丁雯報名營養師和健康管理師課程初期就已知其不具備健康管理師考試資格,用籠統的方式讓丁雯考下了碰瓷證書。
這讓丁雯十分氣憤。但更讓丁雯惱火的是,當她和其他學員要求退款時,尚德教育機構則以協議到期,授課完成等理由拒絕退款。
“這不是赤裸裸的詐騙嗎?”丁雯氣憤地說道。
圖 | 丁雯說自己發完要退款的消息後,便沒了回複
“大部分網絡教育機構宣傳的考證培訓都是騙局”,23歲的應屆生王媛媛義憤填膺地說道。
和丁雯一樣,王媛媛近幾個月在尚德教育機構繳納了幾千元培訓學費,但最終考證時才發現,資格證變成了崗位技能證,索要退費無門。
王媛媛将自己的經曆發布在了網上,引來了許多有相同經曆的人留言。和網友們溝通後,王媛媛才發現除了尚德外,還有不少機構用“考證換補貼”的話術收割用戶。
圖 | 不少人有相同的考證“危機”
“從你開始點進這些機構的鍊接開始,他們就想好了怎麼收割你的學費”,某在線培訓機構工作人員林海表示。
林海和顯微故事透露,他不久前剛加入這家培訓機構,入職培訓時,公司要求他推銷相關資格證培訓課程,“這些資格證大多要求用戶有相關從業經曆、或學曆,但大部分用戶不符合要求”,林海說,“但這也沒關系,因為大部分客戶也不知道自己不符合要求。”
受雙減影響,林海所在的培訓公司剛結束了K12方面的業務,轉型成人教育,“為了滿足新業務的收入指标,很多機構都會用資格證裡的灰色概念铤而走險,利用相似證書名字碰瓷。”
林海入職後,對有資格證考試有潛在需求的人群進行過調研,發現大部分全職媽媽、剛畢業的年輕人以及職場進入瓶頸的中年人有着強烈收入焦慮,也希望通過考證來鍍金,成為自己轉行、獲取更高收入的跳闆。
也因為如此,林海所在的機構在制作推廣素材時,也會加強“就業前景廣泛”、“授課時間自由”、“推薦就業”等話術,在平台上選定特定人群進行投放。
圖 | 在同另一機構課程銷售溝通中、對方一直在強調"許多人考,就業多條路"
當用戶被廣告吸引、輸入個人信息後,這些用戶會被貼上相應标簽送到不同的課程顧問裡,再由顧問通過統一的話術進行引導付費。
“涉及到一些敏感的回複,類似包過、可以考證、挂靠等,公司要求使用語音回複,避免留下證據”,林海說道。
對于那些對資格證培訓費用還在猶豫的用戶,林海會采用分享就業前景、學員感謝信、開班倒計時、其他用戶付費截圖等方式制造焦慮感,還“貼心”提供分期付款服務。
“吸引他們付費還隻是第一步”,林海說,隻要用戶購買了某一科目課程,銷售還會根據不同用戶的特點推薦其他相關課程。
圖 | 網友分享的自己遭遇
丁雯一開始隻想考一個健康管理師資格證試試看,“學習快1個月時,課程顧問又推薦我營養師考試,還說因為我是老客戶,學費減半“,最吸引丁雯的是,“課程顧問說,反正都開始學了,多一個證多條路”。
“被機構騙的方式千奇百怪”,陸嵩報名了一家号稱“包過”的機構,報名成功後,課程顧問隔幾天給他發消息,說“考位緊張,需要繳費保留”,讓陸嵩莫名其妙地多交了500元的“留位費”,“還有人被收了1000元”。
這些被收割走的學費,在機構的宣傳下,變成了财報裡優秀的戰績、轉型成功的頭條新聞,但沒有人在乎,這些數字背後的用戶是否真的得到了相應的教學質量和服務。
圖 | 一邊是維權的學員,一邊是亮眼的财報
最讓王媛媛懊悔的是,大部分課程的學費都是她掏空了錢包、甚至分期付款才支付得起的。
“還有很多同學,為了博那張證,刷了信用卡、借了網貸,所以無法退費對他們來說是雙重打擊。”
就這樣,這些幻想着“多證多條路”的用戶進入了漫長的維權長征,很多人不得不在等待期間觀望,或是繼續學習雞肋的課程。那些堅持退款的用戶,則大多在維權過程中熬過了協議中規定的考試時間,機構又會以“協議到期”等各種原因拒絕退還學費。
“這個行業灰色地帶太多,機構太好賺錢”,林海總結。
馬克思曾在《資本論》中指出,
“如果有10%的利潤,資本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資本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資本就铤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資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
這句話對于如今的在線職業教育行業尤其适用。
成人職業培訓機構的本質是公司,盈利為第一要義。
如今培訓機構所宣傳的各種資格證主要針對時下熱門、新出現的行業,這些行業大多對人才沒有統一标準,培訓結果也不像K12教育可以通過考試數據化。因此,“培訓 求職”的教育模式中一直存在灰色地帶(比如推薦就業試用期内被開除、提供底薪工作崗位等),導緻該類教育機構一直存在水平良莠不齊、收費不透明的問題。
2019年,《證券時報》就曾報道過,2013年,号稱億元級職業教育集團達内教育(下稱“達内”)利用消費貸款模式對應屆生進行職業教育培訓,次年,達内教育就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圖 | 《證券時報》的相關報道
時隔多年,尚德教育等其他成人培訓機構依然在用這類方式“割韭菜“,側面說明了在線職業教育這個行業本就亟待規範。
行業不透明、監管漏洞多,更是給職業教育機構留下了足夠大的操作空間。
以健康咨詢師為例,非醫藥衛生專業畢業生報考需要提供相關工作年限和學時、畢業證書等證明材料。
圖 | 湖北省健康管理師要求
圖 | 單位開具的從業證明
但如今大多教育機構不要求學員提供工作證明,還有許多機構圍繞“學時”做文章,可以幫助學員“通過20個小時課程學習記錄刷2年工作經驗”。
圖 | 某家專做健康管理培訓的公司,揭示的亂象
成人培訓市場的膨脹和混亂主要受到三大因素的影響:
首先是互聯網行業縮招、内卷嚴重,如字節跳動今年釋放崗位數量較去年減少1000,互聯網行業也不時爆出“裁員”新聞,讓不少人選擇考證為轉型做準備。
相比之下,人社部推出的擁有技能提升補貼職業資格證書在就業上、實用性上更具有優勢:不僅契合“副業”,還能減稅,門檻也低,更是受到了年輕人的追捧。
其次,“雙減”對K12在線教育的打擊,使得機構與從業者将目光投向了職業在線教育上。
新東方砍掉K12業務後,升級職業教育業務,拓展計算機等級考試、司法考試等教育培訓項目。高途、好未來等機構也宣布進軍成人職業教育領域。
巨大的現金湧入這個賽道,為年輕人築起考證的跑道。
就這樣,熱錢、潮流、趨勢,迷茫……構成了一個全新的成人職業教育風口,在這個風口裡,口頭上喊着“要躺平”的年輕人,無疑成了新一波“最努力生長的韭菜。”
(應采訪對象要求,以上人物均采用化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