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哥導讀:魚肉是寶媽們給寶寶添加輔食的重要選擇,魚肉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非常利于寶寶的大腦發育。寶媽們在給寶寶挑選時,都會選擇刺少、好嚼的魚,但并不是所有刺少的魚都适合給寶寶吃。
寶寶出生後8個月大時才可以添加魚肉輔食,一開始通常是口味鮮美的淡水魚,再逐漸添加白肉的海魚(如鳕魚、比目魚等),而大部分的深海魚建議在寶寶滿2歲後再開始吃。
深海魚的脂肪中雖是DHA最為主要的食物來源,但其實淡水魚也有DHA!少數品種淡水魚的DHA含量甚至比一些海魚還要豐富,如鲈魚、鳙魚。
記住這個名單,這些魚寶寶不能吃
盡管深海魚含有非常豐富的DHA,但部分品種(尤其是處于食物鍊頂端的品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汞。甲基汞在人體内很難被代謝,随着汞的逐漸積累,可能破壞神經中樞,對口、牙齒、粘膜有不良影響。
在食物鍊中,通常越是處于高層的魚類含汞量越高。汞在水中被植物吸收後,小魚吃植物,大魚吃小魚,這樣一層層積累,到達食物鍊上層的“大魚”會比底層的“小魚”含汞量更高。因此,媽媽千萬不要給寶寶吃處于食物鍊頂端的深海魚。
根據美國聯邦藥品食品管理局聯合美國環境保護署(FDA and EPA)公布的《關于孕婦和兒童如何吃魚》的建議,避免進食的、含汞量高的魚類有:鲨魚、劍魚、槍魚、紅羅非魚、墨西哥灣方頭魚、金槍魚罐頭、大眼鲷以及鲶魚。
例如
龍利魚
野生的龍利魚非常稀少,我們市面上見到的基本上都是養殖的,而且價格都很貴。所以我們常常在超市看到的便宜的冷凍龍利魚柳,其實都不是真正的龍利魚,而是一種巴沙魚,也就是越南鲶魚,它在加工過程中有可能經過藥物處理,所以盡量别給寶寶選擇這種魚食用。
那寶寶吃什麼魚好
1.鲈魚 鲈魚有海水養殖品種,也有淡水養殖品種,周身刺少,魚肉肥肉細嫩,不容易蒸老,非常适合清蒸。鲈魚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成分,還含有維生素B2、煙酸和微量的維生素B1、磷、鐵等物質。在選購的時候,要挑選大小适中、活蹦亂跳的活魚。
2.鳕魚 鳕魚肉中蛋白質含量較高,脂肪含量較低,是非常健康的食品,肉質白細鮮嫩,清口不膩,刺少,很适合寶寶吃。雖然現在很多超市裡包裝上都寫着鳕魚,但價格上差異卻很大,所以在給寶寶挑選鳕魚時,寶媽們要一定要确認清楚是不是真正的鳕魚。
首先要從價格判斷,銀鳕魚>冰島鳕魚>真鳕魚≈油魚>阿拉斯加鳕魚,其次可以根據魚的外形特點判斷,用一張圖來總結一下:
雖然鳕魚也屬于深海魚,體内含汞,但生命周期較短,适量進食并不會影響寶寶健康,隻要産品合格,就可放心食用。
3.帶魚 DHA和多不飽和脂肪酸EPA含量高于淡水魚,再加上帶魚含有豐富的卵磷脂,更具補腦功能。而且,帶魚味道鮮美,小刺少,可減少魚刺卡喉嚨的風險。
4.黃花魚 黃花魚是非常适合孩子夏季食用的魚類。黃花魚營養豐富,新鮮的魚肉中富含蛋白質、鈣、磷、鐵、碘等,而且魚肉組織柔軟,更易于孩子消化吸收。此外,黃花魚肉呈蒜瓣狀,沒有碎刺,适合兒童咀嚼。
5.三文魚 三文魚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能促進胎兒和兒童發育。它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D、E,以及鈣、鐵、鋅、鎂、磷等礦物質,其肉質細嫩,口感爽滑,顔色鮮豔,非常适合孩子食用。
不同年齡段的寶寶
怎麼吃魚
魚類的添加時間,視寶寶的個體情況而定,不要早于8個月,最遲1歲後也應該添加了,添加時按照由少到多的順序。魚肉的含鐵量不高,且蛋白質的吸收也并非特别理想,因此,魚類的進食頻率,每周不要超過3次,避免影響鐵元素、蛋白質吸收率高的肉類輔食的攝入量。
1歲以内的寶寶,輔食在制作過程中不添加任何調味品,可以通過添加一些蔬菜,如胡蘿蔔、番茄等進行調味。
現做現吃,盡量不要給寶寶食用隔天的魚肉。
過敏性體質的寶寶,魚類推後添加,或者在兒科醫生或臨床營養師的指導下添加。
8-12個月寶寶:25-40克/日
1-3歲寶寶:40-60克/日
3-6歲寶寶:60-100克/日
推薦烹調方法:清蒸、水煮、入餡
另外請注意:
不要給寶寶吃生魚
寶寶的消化系統和免疫系統尚處于完善中,所吃的食物一定要煮熟煮透。
避免油炸、油煎、紅燒的方式
魚肉經過烹調後,營養難免會損失一些,重油的烹饪方法會改變菜品中的脂肪酸比例,讓營養變得更不理想,給寶寶做的魚肉菜品最好是蒸、焖、煮的等清淡方式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