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日本母親為什麼不願意生孩子

日本母親為什麼不願意生孩子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02 15:01:43

日本母親為什麼不願意生孩子?據官方最新統計,今年上半年日本出生人口隻有38萬多人,首次低于40萬,也是2000年以來的最低值,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日本母親為什麼不願意生孩子?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日本母親為什麼不願意生孩子(日本人為何越來越不願生孩子)1

日本母親為什麼不願意生孩子

據官方最新統計,今年上半年日本出生人口隻有38萬多人,首次低于40萬,也是2000年以來的最低值。

去年全年,日本新生兒為81萬,是1899年有統計數據以來出生人口最少的一年。照上半年這個形勢看,今年日本新生兒數量很可能繼續下降。

日本人為何越來越不願生孩子?

生育意願降低背後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而言,經濟越發達,人們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越高,社會生活節奏越快,生育意願往往就越低。

疫情一定程度上也對日本出生人口下降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據日本媒體報道,疫情引發的社交機會減少以及财務拮據,都導緻近年來日本結婚人數大幅下降。研究顯示,2020年到2023年的這三年裡,日本新婚夫婦數量将比預期減少約15萬對。結婚人數的下降,必然影響出生率。

由于出生人口持續下降,老齡化加劇,日本總人口正不斷減少。日本今年4月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0月1日的一年間,日本總人口減少了64.4萬人,降幅創曆史最高紀錄,連續11年減少。其中,15歲至64歲的适齡勞動人口占比已經下降到不足60%。缺少勞動力導緻日本國内消費市場低迷不振,對日本經濟複蘇造成嚴重且長久的制約。

如今,日本60-69歲老人中,70%以上都在工作或者從事社區活動。

無奈之下,日本甚至從今年4月1日起把成人年齡從20歲下調到了18歲,這是自明治時代的1876年規定20歲為成年人後,日本時隔146年首次修改成人年齡。這麼一改,到今年4月1日,18、19歲的人就成為“新成人”,數量約有200萬人。

日本媒體稱,這是為了鼓勵年輕人“盡早參與社會經濟活動”,也就是盡早就業成為勞動力,為日本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實際上,生娃不積極不隻是日本的麻煩,也是很多國家共同的困境。

比如韓國。官方數據顯示,2021年韓國總和生育率隻有0.81,意味着韓國女性一生中平均生育的孩子數量還不到一個,刷新世界最低生育率紀錄。同期,韓國新生兒數量隻有大約26萬,同比減少4.3%,同樣創曆史新低。

近年來,韓國出生人口連年下跌。2001年跌破60萬,2002年跌破50萬,2017年不足40萬,2020年進一步下滑至30萬以下。韓國官方預計,到2070年韓國人口可能會減少到不足4000萬人。

為解決低生育率問題,韓國政府想盡了辦法,但收效甚微。過去十幾年來,韓國為提高生育率投入的資金超過100萬億韓元,生育獎勵補貼、育兒補貼、生一個以上孩子可以在申請幼兒園及買房時享受優先或優惠,允許父母同時休産假等種種政策都用上了,不僅沒能挽回逐漸走低的生育率,新生兒人數反而一年不如一年。

比如美國。美國布魯金斯學會日前發布一項研究稱,受疫情影響,美國将面臨大規模、持久性的生育低谷。美國媒體稱,在公共衛生危機以及經濟不景氣情況下,“為人父母對人們的吸引力正在下降”,美國曾經引以為傲的人口優勢已經“蕩然無存”。

中國也面臨着嚴峻挑戰。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表明,2020年中國育齡婦女總和生育率為1.3,已處于較低水平。2021年中國出生人口1062萬人,較上年有所下降。

與此同時,中國老年人規模迅速擴大。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有2.6億人,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1.9億人,占總人口比重的13.5%。2010至2020年的十年間,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5.44個百分點。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林寶說,經驗表明生育率下降、人口增長減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不過,人口規模本身是一個長期漸變的過程,這就為應對人口規模變化的影響留下了彈性空間。通過制度設計和政策調整,生育水平實現一定程度提升還是可以期待的,人口發展進程還有望改善。

來源: 國是直通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