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屈原的投江之死

屈原的投江之死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2 03:01:59

屈原是曆史上有名的愛國詩人。縱觀他的一生憂國憂民,将個人利益和生死置之度外,一心隻為楚國能夠走向強大。他以崇高的理想和廉潔的品行,成為後代知識分子推崇的楷模,後人特将農曆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通過賽龍舟和包粽子的方式紀念他。

屈原的投江之死(屈原為何選在鬼節投江)1

先說五月是“鬼節”的來曆

屈原投進汨羅江的日期是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也是楚頃襄王二十一年。這天是個十分特别的日子,一是楚國的都城郢城被秦國攻破,二是時值楚國的“鬼節”。慣例上,民間普遍認為“鬼節”是農曆七月十五,楚地則不同。楚人認為,農曆五月才是南方的兇月鬼節。

民間很多堪輿命理類書籍都有記載,說五月是“惡月”,尤其是小孩若是五月出生,往往此生多有坎坷。先秦時期的楚國流傳着“五毒月”的觀念,認為五月帶有各種不好的寓意,有“惡月”“五毒月”“爛五月”等多種稱謂。五月又有九天的兇日,俗稱“九毒日”即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廿五、廿六、廿七。五月初五為九毒之首,尤其令楚人感到懼怕。

屈原的投江之死(屈原為何選在鬼節投江)2

雖然秦國攻陷楚國,屈原作為亡國之臣,沒有必要一定要選擇五月初五結束一生。因為古人比較重視生死輪回觀念,作為知識分子的屈原不會不知道這項忌諱,明知五月初五為兇月,屈原仍然以“時不我待”的匆忙态度陪葬楚國,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屈原的“精心安排”

細心分析相關的史料,大概能夠發現屈原自投汨羅江的原因。他之所以要這麼做,實際上已經謀劃多年。大家若是讀過屈原的名作《遠遊》,是否對一句話有印象,“聞至貴而遂徂兮,忽乎吾将行。仍羽人于丹丘,留不死之舊鄉”,其實不單是這幾句話,整個《遠遊》一文中,屈原都在表達自己将要出一趟“遠門”的想法,而且是一去不複返的那種。按照慣例,隻有一種遠行才會一去不複返,那便是生與死的别離。所以,屈原早已是抱着必死的決心,隻是靜待一個恰當的時機

屈原的投江之死(屈原為何選在鬼節投江)3

再看屈原另一部更加有名的著作《離騷》,他在文中也曾不止一次描述自己将以什麼樣的方式結束此生。“雖不周于今之人兮,願依彭鹹之遺則”,彭鹹是何人?東漢文學家王逸所著《楚辭章句》曾專門注解過說,“彭鹹,殷賢大夫,谏其君不聽,自投水而死”。彭鹹是殷商的賢人士大夫,作為彭祖的三十四代嫡孫,曾是商纣王帝辛時的大臣,由于纣王帝辛寵愛妲己沉溺酒色,對朝政不管不問,彭鹹數次進谏無效後投水而死,選擇極端的死谏。

屈原的投江之死(屈原為何選在鬼節投江)4

從《離騷》中能夠看出,屈原十分推崇彭鹹的賢能,他自己已經做好效仿彭鹹的準備。不單如此,屈原的其他作品中也曾多次提及彭鹹。比如《思美人》中“獨茕茕而南行兮,思彭鹹之故也”;《悲回風》中“夫何彭鹹之造思兮,暨志介而不忘”。據統計,漢朝人考證屈原共有25部文學著作流傳于世(文學大師郭沫若考證出23部),其中有七次提到彭鹹,由此可見屈原對彭鹹的崇拜程度。

屈原的投江之死(屈原為何選在鬼節投江)5

此外,也有一種說法,屈原渴望遇上舜那樣的明君聖主。他在《離騷》曾寫道“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意思是說,屈原通過考證發現自己是三皇五帝中高陽氏舜的後裔,農曆五月初五又是楚人祭拜舜帝的日子,也是出于對舜的無限崇敬,屈原才決定在這天慷慨赴死。希望以死的方式獲得輪回的重生,尋找舜帝和彭鹹那樣的賢人,共同完成自己的理想壯志。

結語

屈原的一生實在不容易。遙想當年,他與楚懷王相互信任,是生活的良伴,政治的知音。楚懷王經常将他帶在身邊議論朝政,聯合齊國共同對抗秦國也是屈原的建議。屈原輔佐楚懷王期間,楚國大有中興之勢。隻可惜“好人不長命,禍害活千年”,楚懷王後期聽信讒言,逐漸疏遠屈原。

屈原的投江之死(屈原為何選在鬼節投江)6

縱使屈原竭盡所能提醒懷王“秦乃虎狼之國”,決不能與它簽訂“黃棘之盟”,楚國上下無人聽從屈原的建議,最終都城郢城失陷,楚懷王流放漢北,生死不明。

雖然屈原的後半生始終不得志,活在小人的構陷和排擠中,但他高尚的人格和恢宏的文學作品流芳百世,得到後人的尊崇。比起楚懷王那些昏君佞臣來說,屈原以失敗的生前,換來成功的“身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