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三年級下冊語文第5課守株待兔教案

三年級下冊語文第5課守株待兔教案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7-01 05:30:22

三年級下冊語文第5課守株待兔教案?5.守株待兔教學設計 ,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三年級下冊語文第5課守株待兔教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三年級下冊語文第5課守株待兔教案(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1

三年級下冊語文第5課守株待兔教案

5.守株待兔教學設計

教學目标:

1.能讀準字音、讀好句讀,讀出韻味。

2.能錯助注釋,結合插圖,疏通文意。

3.能根據課文内容想象畫面,複述故事。

4.能懂得不要心存僥幸,不要不勞而獲,要靠自己的勞動去創造美好的生活,并嘗試運用。

教學重點:

結合注釋、插圖、想象理解寓言内容。

教學難點:

感悟不要心存僥幸,不要不勞而獲,要靠自己的勞動去創造美好的生活。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溫故知新。

二,圖片導入,揭題解題:

1.這節課,我們學習另一則寓言,出示圖片,指圖示意生讀課題。

2闆書課題,理解"株"和題目的意思。

(1)伸出小手一起寫課題。

(2)理解詞義及題目:"株"什麼意思?指圖,這就是樹樁。

守株待兔什麼意思?大聲朗讀課題。

3.了解作者:

《守株待兔》是誰寫的?(韓非子,姓韓名非,子是後人對他的尊稱。戰國末期著名的哲學家、政治家。)

4.了解學生對故事的掌握情況。

指課題,在此之前,誰聽過、看過這個故事?你是怎麼知道的?你能給大家講講這個故事嗎?

二、初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确。

你真會講故事,生活中處處能學習語文。今天啊,我們學習的是文言文。請你回憶一下,文言文學習哪三步曲?

讀準字音讀好句讀讀出韻味

借助注釋結合插圖疏通文意

想象畫面複述故事感情道理

請大家打開書朗讀課文,借助課後生字表讀準字音,讀好句讀,讀出韻味。開始:

1.易讀錯的句子。

會讀了嗎?考考大家。

出示:

(1)折頸而死

過渡:誰來讀?

(指名讀,評價"頸"字讀得很規範,再指名讀,齊讀。)

(2)因釋其耒而守株,冀複得兔。

這句怎麼讀?(指名讀)有沒有不同的讀法?指名說,适時評價,聽了來了嗎?他是這樣斷句的。

讀好斷句。

出示:因/釋其耒/而守株,冀/複得兔。

這句話應該這樣讀,自己試試。練習讀--指名讀--補充讀--齊讀。

過渡:為什麼這樣讀,一會理解了咱們就明白了。像老師這樣,在書上做好記号。

過渡:這句話誰來讀?

(3)兔不可複得,而身為宋國笑。(指名讀)

這裡面"為"是多音字,想一想,這個字在句中什麼意思?

小結:我們讀音的時候啊,可以結合字意來讀。知道怎麼讀了嗎?再讀一遍。

過渡:把這三句放到文中,好好地讀一讀。

3.讀出韻味

自由練讀,指名讀,集體讀。

三、理解句意,感悟道理

過渡語:課文會讀了,下面咱們就來好好讀讀這個小故事,請你輕聲地讀課文,要求:借助注釋來理解每句話的意思,邊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好,開始。

1.輕聲讀課文,結合注釋理解句意

2.交流理解

交流第一句:

(1)誰讀懂了第一句話?指名說:先讀原句,再說意思(評價:非常正确)

過渡:在這句話裡啊有個"走"出示

(2)鞏固“走”的意思

出示:兔走觸株,折頸而死

“走”是什麼意思?(跑)

百獸見之皆走讀百獸見之皆走,走什麼意思?

兒童急走追黃蝶,讀兒童急走追黃蝶,走什麼意思?

小結:這些走啊都是跑的意思,看來這個字古今古今意思差别很大很大。

(3)想象畫面

我們想一下,當這個種田人撿到兔子以後,是怎麼做的呢?(指名讀句子,問什麼意思),這裡面有個“複”字,“複”什麼意思?小結:看來看工具書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出示:因釋其耒而守株

種田人為了什麼放下手中的農具而守在樹樁子旁邊?指名說(僥幸得到兔子)

小結:正是這個原因,種田人才放下了農具,正是這個原因,所以,因的後面要停頓。一齊讀讀。

看看書中插圖,仔細這個種田人眼神和動作,展開想象,想象一下,當他白撿到一隻兔子以的,會怎麼想?

指名說--補充說--補充說

小結:要是一直有兔子,那該多好啊!追問:他會怎麼做?

指名說,提示觀察一下他眼神怎麼做的?(死死盯着)

--指名說(恐怕把兔子錯過去)

引讀:正是這樣的原因,他才:出示句子,釋其耒而守株,冀複得兔。指名讀,再讀,一起讀。

導讀:第一天過去,第二天,這個種田人還是--釋其耒而守株,冀複得兔

一個星期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這時候他的莊稼已經--,可是,他卻依然--釋其耒而守株,冀複得兔。

過渡:像他這樣什麼也不做,一心守着樹樁子,滿腦子都是兔子來撞死,對于他這種想法,你能一個詞形容呢?(白日做夢)

教師闆書:白日做夢 癡心妄想 坐享其成 不勞而獲 心存僥幸

(3)交流第三句:

他這樣,結果會怎樣呢?生自由答,引導讀書上句子

适時闆書:一無所獲 為宋國笑

出示句子:兔不可複得,而身為宋國笑。

追問:笑是什麼意思?誰來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誰能用自己的話,加上想象,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自己先練練。

指名說--評說

小結:加上自己的想象,故事就形象多了。

大家想一想,他為什麼被為宋國人嘲笑?

3.感悟道理

(1)生談自己的理解

出示格言等引導理解:想到我們平時積累的格言、歇後語之類的話了嗎?出示:

生自由讀讀,瞎貓碰到死耗子--碰巧了

不勞動者不得食

假如時光可以倒流,你就是種田人的鄰居,你打算怎麼勸他?可以用上這些格言。。

(2)讀了這則寓言,你懂了什麼道理?其一:做事不能不能不努力就希望得到成功的僥幸心理。正所謂:一份耕耘,一份收獲。闆書:一份耕耘一份收獲。

其二:不能把偶然的現象當成經常發生的事。

四、背誦課文,活學活用

指導背誦:懂得這麼深刻的道理,我們通背誦下來嗎?自由背,齊背(提醒,别把韻味丢了)

五、總結作業:

1.回家把《守株待兔》這個小故事繪聲繪色地講給你的家人聽。

2.回家找來《曾子殺豬》《老馬識途》這兩則寓言讀一讀

六.闆書設計。

守株待兔

白日做夢

坐享其成

不勞而獲一份耕耘一份收獲

《守株待兔》教學反思

《守株待兔》是一則寓言故事的文言文。課文通過種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機會拾到一隻撞死在樹樁上的兔子,從此,他就放棄農活,整天守着樹樁等待撞死的兔子,結果什麼也得不到的事。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向學生介紹了“不勞動是不會有收獲的,不能靠碰運氣過日子”這一道理。

在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中,我參考了許多的教學參考,力求把文言文上好,但是,由于“當局者迷”吧,想要太多的東西,課堂中難以取舍,導緻很多的遺憾。

1、歸類識字這一教學方法的合情合理使用

在參考教學參考時,我看到了歸類識字的教學,引導學生利用歸類識字這一方法識字,但是顯然在試教過程中,就體會到歸類教學在這裡沒有顯示出它該有的作用,反而使教學過程累贅。在課後,反思整堂課的識字安排,也覺得有冗長的味道。

2、寓意的體會如何才能水到渠成

《守株待兔》的寓意是本課必須突破的難點也是重點,讀寓言明白寓意也是寓言教學的文本特色。而本寓言的寓意“不能不勞而獲”對學生來說是理解的難點,所以我将難點分化,放在兩個環節的教學中逐步突破,但是在執教中,發現難點突破地并不理想,我想可能在課堂情境氛圍營造的不夠好,讓學生在情境外徘徊,所以學生對寓意的理解并不是那麼順利。

3、朗讀指導的規範性和實效性

因為這是篇文言文,文言文對于小學生來做是一個難點,所以隻能讓學生多讀,再讀中感悟,讀中理解。但在課堂教學中,我經常在朗讀指導環節發生程序的混亂,也可以說,我的關于課堂把握的基本功是不足的,沒有踏實掌握和運用朗讀指導的科學程序。

4、教師的情緒與學生的情緒關聯

課堂的前二十分鐘,我個人的情緒不太投入,而明顯的學生的情緒也在狀況之外。這讓我想到,我的情緒收放能力應當有所提高,盡快讓自己走入文本情境,由此才能帶動學生的情緒,一起體驗課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