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長地久。
這是“天長地久”四個字的異體字。
青氣為天,萬丈為長,山水土為地,多年為久,所以四個字可以念成:天長地久。
覺得很有意思,遂寫成書法作品,分享于此。
關于異體字:異體字是一個字的正體之外的寫法,字音和字義相同而字形不同的一組字。
由于漢字是由意符、音符和記号所組成的,意符選取的角度因人而異,音符又不同于拼音文字中的字母,所以,一字多形的現象在漢字的曆史上比比皆是。注意,異體字不等于繁體字。
附:關于異體字的規定:
1955年12月公布的文化部和文改會聯合發布了《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根據從簡從俗的原則規定了810個正體字,淘汰了1055個異體字。異體字為不規範字,除姓氏和某些特殊場合外,不再使用。
《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的字數共經過四次調整:
1.1956年3月,文改會、文化部發出補充通知,恢複“阪”、“挫”為規範字。
2.1986年國務院發布的《簡化字總表》恢複“䜣、䜩、晔、詟、诃、䲡、䌷、刬、鲙、诓、雠”等11個字為規範字。
3.1988年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和新聞出版總署發布的《現代漢語通用字表》恢複“翦、邱、於(yu)、澹、骼、彷、菰、溷、徼、薰、黏、桉、愣、晖、凋”等15個字為規範字。
4.1997語文出版社出版的《語言文字規範手冊》,從“粳【稉粇秔】”中删去了“粇”;删去了音義不同的“谄【謟】組。
這樣,經過修訂的《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共整理異體字795組,其中規範字是795個,共淘汰異體字1025個。
2000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規定異體字為非規範漢字。除了以下場合外不允許使用:
一、文物古迹。
二、姓氏中的異體字。
三、書法、篆刻等藝術作品。
四、題詞和招牌的手書字。
五、出版、教學、研究中需要使用的。
六、經國務院有關部門批準的特殊情況。
(文字資料來源于網絡)
(王文明書法作品欣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