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圖》
鄭闆橋是“揚州八怪”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是清代具有鮮明特色的文人畫家。
一生隻畫蘭、竹、石,尤其偏愛畫竹,
可謂是日間畫竹,夜間思竹,胸有成竹。
曾作詩:
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
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
《清氣》
他畫竹不僅僅是描繪形态,
更是抒發情感,表達觀點,
他的作品世稱“三絕”。
一絕 · 詩
畫中作詩,除了抒情之外,還富有思想性,在形式上還具有藝術性與趣味性。
《竹石君子》
畫中題詩: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亂崖中。
千磨萬折還堅韌,
任爾東西南北風。
二絕 · 字
鄭闆橋寫字,融合了隸書與行楷的特點,自稱“六分半書”。
《蘭竹冊頁》
畫中題詩:
午夢醒來無一事,
自磨新墨寫潇湘。
三絕 · 畫
鄭闆橋的畫,揉進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滲透着看透的世态炎涼,表達着自己的思想情懷。
《一竿掀天 》
畫中題詩:
畫工何事好離奇,
一竿掀天去不知。
若使循循檐下立,
佛雲擎日待何時。
說鄭闆橋畫竹不如說他在寫竹,
用筆暢達沉穩、剛勁有力,
正所謂“書畫同源”;
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
正所謂“意在筆先”。
《春風昨夜入山中》
鄭闆橋寫竹,
簡單幾筆就能表現出竹的特點與神韻。
單葉畫法:
竹葉有老葉、壯葉、嫩葉和側葉之分。
“人”字葉畫法
形如“人”字,方向可向上向下、向左向右。
“個”字葉畫法
注意三葉搭配與變化。
“父”字葉畫法
注意葉與葉之間的變化、呼應與搭配。
重疊“人字”畫法
注意葉片之間的呼應,在長短、肥瘦、空間上要形成對比。
“魚尾”葉畫法
“人”字與“個”字葉的組合,注意五葉的大小長短、粗細變化。
“分”字葉畫法
“分”字葉為四連貫排列的葉片,注意四筆的節奏與關聯,長短與大小。但闆橋作中無此造型。
釘頭、鼠尾的畫法
“釘頭”“鼠尾”二種在書法中為敗筆,但在墨竹中作用極大,它是對其他竹葉的補充,讓一叢竹葉更加聚氣,增大疏密。
叢葉的畫法
叢葉多由各式單葉組合而成,組合時應注
意葉尾的聚氣,葉尖應分散而飄逸。
先濃葉後淡葉
先濃葉後淡葉,以濃葉為主,注意葉之走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