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小記——第26篇
剛過完四十歲生日的深圳經濟特區,也開始考慮養老了。
日前,深圳市人大常委會通過了《深圳經濟特區養老服務條例》,其中最引人關注的,就是從明年10月1日開始,深圳社保将從現在的五險一金變為六險一金,新增一項長期護理保險,保險費約為工資的千分之一。
以深圳2019年月均工資10646元計算,參保人每月要多交10.6元,其中個人和企業分别繳納5.3元。
“第六險”個人和企業各承擔50%
保險小記将《深圳經濟特區養老服務條例》中對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規定,與國内49個已經試點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城市進行了對比,其宗旨接近,但内容不盡相同,差異也不小。
首先,在參與範圍上,所有在深圳參加了基本醫療保險的人,不管是否是深圳戶籍,都應該參加長期護理保險。在49個試點城市,多數隻對當地戶籍居民開放投保。
其次,繳費方面,長期護理保險費以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按照0.1%的比例逐月繳交。參保人為職工的,由用人單位和個人各按照50%比例繳費;參保人為退休人員、居民及其他人員的,由個人繳費;困難人群繳費由财政給予補助。
如果以深圳2019年月均工資10646元測算,參保人和單位共交10.6元,一年多交128元。在49個試點地區,長護險保費多為年交,一年30元左右,比深圳便宜。不過,考慮到深圳的物價和生活成本,一個家庭照顧失能老人的成本确實不低。
在待遇方面,領取長期護理保險,需要經深圳市長期護理保險失能照護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達到規定照護等級,可以按規定取得相應待遇,這和49個試點城市類似。
長期護理保險失能照護等級評定委員會由市醫療保障、民政、财政、人力資源保障、衛生健康等部門以及殘疾人聯合會等群團組織的代表組成。失能人員照護等級評定标準由市醫療保障部門會同市民政、衛生健康等部門制定。
在待遇的領取上,目前深圳還沒有确定具體報銷比例,隻是表示将按照參保人照護評定等級、服務提供方式、累計參加長期護理保險的年限等來确定。這意味着深圳的長護險可能是交得越多,可領的越多。在試點城市,報銷的比例一般是符合規定費用的七成左右。
全國已有49個城市試點長護險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2.54億,失能人員超4000萬。失能人員長期護理保障不足,已經成為社會問題。随着人口老齡化、高齡化加劇,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成為一種社會需求。
2016年開始,人社部開始在一些地方試點長期護理保險。今年9月10日,國家醫保局、财政部發布關于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将長護險試點城市擴大到49個。
10月份開始,全國各地啟動了2021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集中繳費。在49個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城市,長護險的選項也進入了社保繳費目錄,當地戶籍居民可以勾選加入這款保險。
券商中國了解到,多數試點地區長護險個人繳費額在30元左右,地方政府對護理補貼力度較高,使得這款險種的接受程度比較高。
在試點階段,參保對象從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群起步,重點解決重度失能人員基本護理保障需求,優先保障符合條件的失能老年人、重度殘疾人。經醫療機構或康複機構規範診療、失能狀态持續6個月以上,經申請通過評估認定的失能人員,都可以領取待遇。支付比例方面,各地報銷水平總體控制在符合規定費用的70%左右。
雖然官方沒有披露這些年長護險試點的詳細數據,但是據記者了解,在部分試點較早的城市,這項政策已獲得一定程度的普及。
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城市名單:
一、前兩批試點城市(35個)
河北省承德市、吉林省(長春市、吉林市、通化市、松原市、梅河口市、珲春市)、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上海市、江蘇省(蘇州市、南通市)、浙江省甯波市、安徽省安慶市、江西省上饒市、山東省(濟南市、青島市、淄博市、棗莊市、 東營市、煙台市、濰坊市、濟甯市、 泰安市、威海市、日照市、臨沂市、 德州市、聊城市、濱州市、菏澤市)、湖北省荊門市、廣東省廣州市、重慶市、四川省成都市、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石河子市、以及吉林和山東兩個重點聯系省份。二、今年新增試點城市(14個)
北京市石景山區、天津市、山西省晉城市、内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遼甯省盤錦市、福建省福州市、河南省開封市、湖南省湘潭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南甯市、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雲南省昆明市、陝西省漢中市、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将養老服務納入政府績效考核體系
除了上述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深圳經濟特區養老服務條例還對城市養老服務做出了整體設計,對包括養老用地需求、居家及社區養老、機構養老服務等方面制定了政策框架。
條例規定,市政府統籌養老服務事業發展,将養老服務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制定和完善養老服務發展專項規劃,并将養老服務工作納入績效考核體系。
條例要求,市規劃和自然資源部門應當按照相關規劃保障養老服務設施用地需求,鼓勵利用商業、辦公、工業、倉儲存量房屋以及社區用房等舉辦養老服務機構。對需要辦理改變用地主體手續的,也給出了具體處理方式。
在劃撥或者出讓建設用地使用權時,應當明确配建養老服務設施的面積、開發投資條件和建設周期,以及建成後交付、運營、管理、監管方式等内容。養老服務設施用地應當嚴格按照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或者市國有建設用地劃撥決定書約定條款管理,并依法辦理産權登記。
新建或者城市更新項目,要落實規劃确定的配建養老服務設施,并按照相關标準與項目主體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建成區現有養老服務設施未達到規劃設置标準的,區人民政府應當通過購置、置換或者租賃等方式調劑解決。
每個區都要有養老機構
深圳是一座年輕的城市,但是近年跟着子女随遷的老人、本地戶籍中步入老年的人口也不少,令深圳市養老床位問題越來越受關注。今年7月,深圳市政府在一次發布會上披露,截至2020年6月底,深圳市共有養老床位12879張。
根據深圳市政府統計公報,2019年末,深圳市常住人口1343.8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1.22萬人。其中常住戶籍人口494.78萬人,增長8.8%,占常住人口比重36.8%;常住非戶籍人口849.10萬人,增長0.1%,占比重63.2%。此統計未算入流動人口數量。
人口增長帶來的養老、照護需求不容忽視。對此,《養老服務條例》規定,未來新建公辦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應占總床位的80%以上,已建成的養老機構應當逐步提高護理型床位比例。
社區養老、居家養老是更符合中國傳統家庭觀念的養老方式,如何在就近養老方面做文章?條例用了專門的章節對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進行指引。其中包括,完善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體系,推動和支持社會力量,依托社區,按照就近便利、價格合理等原則,為老年人提供相關服務。
條例要求,深圳市每個區至少建設一家區級公辦養老機構,每個街道至少建設一家綜合性養老服務機構,并根據老年人分布情況在社區建設養老服務站點。
養老問題光靠政府顯然是不夠的。條例提出,鼓勵和支持商業保險機構開發與長期護理保險相互銜接的長期護理商業保險産品,滿足失能人員多層次照護需求;鼓勵社會力量通過受托管理、合資、合作等方式參與或者承接運營政府投資舉辦的養老機構;鼓勵醫療機構、養老服務機構、物業服務企業、家政服務企業以及其他社會組織和個人提供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
據了解,深圳現行的民辦養老機構資助标準,新增一張養老床位資助為4萬元;醫養結合機構和五星級養老機構獎勵30萬元,相關資助範圍和标準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目前,深圳共有111家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全部由社會力量運營,68家由政府免費提供場地。
可以預見,《深圳經濟特區養老服務條例》明年3月1日正式實施之後,将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和民間力量參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