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唐寅是誰害死的

唐寅是誰害死的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09 17:40:28

唐寅是誰害死的?關于唐寅性格,論者多以“疏狂玩世”、“曠遠不羁”、“賦性疏朗,任逸不羁”等概括之若自唐寅成長背景、社會經曆、尤其科場冤獄等層面觀之,其狂放之行徑應可理解誠然,唐寅日常生活确有玩世不恭、頹唐任逸之一面,然若就此認定此為其人品全貌,便未免以偏概全、厚誣古人唐寅性格,受其思想影響,複雜多樣、時相沖突,須通過客觀之察考,方能還其真貌,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唐寅是誰害死的?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唐寅是誰害死的(唐寅的人格特質)1

唐寅是誰害死的

關于唐寅性格,論者多以“疏狂玩世”、“曠遠不羁”、“賦性疏朗,任逸不羁”等概括之。若自唐寅成長背景、社會經曆、尤其科場冤獄等層面觀之,其狂放之行徑應可理解。誠然,唐寅日常生活确有玩世不恭、頹唐任逸之一面,然若就此認定此為其人品全貌,便未免以偏概全、厚誣古人。唐寅性格,受其思想影響,複雜多樣、時相沖突,須通過客觀之察考,方能還其真貌。

唐伯虎影視形象

一、畸狂

唐寅人格具有鮮明之“畸人”特質。所謂“畸人”,莊子曰:“畸于人而侔于天。”陳鼓應注雲:“不合于俗之人。”系指世俗眼中背俗反常,離經叛道,行徑乖異之人;然論其本質,則為率性任情,不拘禮法,但求精神自由之人。

唐寅正以“畸人”形象接物處世。明萬曆年間何大成為《唐伯虎全集》作序曾引客言曰:“畸人也。”其中,唐寅“漫負狂名”尤為放浪形骸,不以禮法為念。

《唐伯虎全集》

唐寅出生于明代中葉蘇州阊門,其時當地工商業繁榮,随之而起之市民意識趨于活躍,反對傳統禮法束縛之傾向日益鮮明。以“前七子”為代表之文學複古主張,實質便為對程朱理學權威之否定,此思潮對唐寅不拘禮法之性格發展産生一定之影響;

加之唐寅自幼“天授奇穎,才鋒無前”,更加養成其不可一世、高傲畸狂之性格,曾自言“好尚獨與時俗異”。先後與同樣佻達自恣之祝允明、張靈訂交,相互影響,縱酒放懷,蔑視禮教。唐寅甚至敢于赤身跳進學宮水池,旁若無人,與張靈擊水相鬥,行徑脫略傳統儒生所為,為方領矩步者所不容。

爾後,仕途偃蹇加深唐寅狂狷心态,表現出疏狂玩世、狷介自處之态度。其〈把酒對月歌〉更将其狂放不羁之傲氣和盤托出。

唐寅狂,且狂得大氣:“萬裡江山筆下生。”狂傲之餘,甚至藐視平庸之輩:“不逐雞群伍細兒。”唐寅展現世人面前雖為“狂人”形象,然其“畸狂”背後,實則以自身獨特方式反抗外界種種壓力,具有深沉之無奈與辛酸。

二、豪俠

唐寅自幼崇拜魯連、朱亥等古代豪傑,期望自己亦能仗劍而行,掃除世間不平之事,并自命以“布衣之俠”。祝允明稱其“一意望古豪傑”,徐祯卿贊其“氣峭厲、淩轶志、賢豪蹤。”唐寅于〈上吳天官書〉中,曾描叙其人生理想。

此文所述,句句皆為唐寅自塑之“大俠”形象。唐寅亦曾熱切期盼立身邊塞,殺敵建功,試觀其〈隴頭〉詩,豪俠氣概,盈溢字表。

唐寅“家起屠賈,輕财好施。”樂于周人之急,好友徐祯卿無錢赴京科考,寅即慷慨濟助,深具俠義風範。但唐寅待人俠義,卻未受到等同相待,科考時遭都穆出賣,從此仕途無望。按都穆“少與唐伯虎交,最莫逆”,故此事對唐寅打擊深重,痛心之下斷然與其絕交。有友人試圖為兩人彌合裂縫:某日,唐寅飲于酒樓,友人特意招來都穆,企圖借此與寅修好,孰知唐寅見狀,竟一躍跳窗而去,再不願見都穆一面。唐寅有〈席上答王履吉〉詩,約為此時所作。

王寵(字履吉)為寅、穆共同之好友,欲充和事老,唐寅顯然并不接受。詩中所謂“古昔英雄”,大約為魯連、朱亥之輩,其人出言必信,對朋友願以性命相酬;“今之才彥”乃指都穆之流,表面與人稱兄道弟,暗地早已心生歹念。通過“古昔英雄”與“今日才彥”之比較,唐寅義正辭嚴表露對卑鄙猥瑣行為之厭惡,對正直豪俠性格之向往。

伍子胥廟

場屋事發後,唐寅緻書文征明,傾訴遭遇出賣之悲憤,并再次叙及素願:“自謂布衣之俠。”唐寅自許江湖豪俠,能仗劍行義,匡濟人世,此等抱負于其詩歌時有表白,如〈俠客〉:詩中以“酬知性命輕”贊美“俠”之品格;〈題子胥廟〉更雲:“願與将軍借寶刀。”激憤慷慨,益見唐寅豪俠之性情。

唐寅 落花詩之十八

三、陰柔

畸狂、率真、豪俠皆為唐寅外顯性格,然探其内潛面,唐寅其實極為細膩敏感,具有女性陰柔之情性。此性格之養成,其來有自。

科考案後,唐寅徹底被抛出傳統仕宦之途,終其一生未能從此痛苦完全解脫。其自負高才,卻淪落市井,悲怨之深可以想見。随着時光流逝,巨痛化作如絲如縷之憂怨與失落潛伏于心。〈落花詩〉三十首遂成為唐寅抒發之管道。于此組詩,唐寅常以落花暗喻己身之不遇:

現實生活中,唐寅亦曾将滿階落花拾掇而起,掩以黃土,此舉并非僅是追求生活之雅韻,

更多顯示其自我憐惜之意味。

唐寅于詩中不但自比落花,對花傷懷,更甚至以棄婦自況,寫就不少“拟女性”之作品。“拟女性”文學所表現之重要主題無疑為怨棄之情,可上溯至《詩經》,其中《衛風.氓》可謂定下夫棄悲劇意識之基調。爾後,屈原于其代表作〈離騷〉,亦以失寵棄婦自比,埋怨楚王之疏離:“後悔遁而有他。”同時亦譴責排擠自己之小人。詩人将君臣關系比喻為男女關系,開啟此種隐喻傳統,凡是失戀情結總隐含某種政治寓言。此陰柔心态往往以代言形式出現,表面代人而歌,實則借他人之酒杯,澆自己胸中之塊壘。唐寅作品中許多女性抒情主人公,便成為其政治悲情之代言者。

試觀唐寅所作散曲,大多敷寫閨怨之歎、棄婦之恨,其主人公常陷入無盡無望之思念,不知遠去之負心人何時歸來。如:

曲中夫棄之怨,實乃作者被抛出仕途之政治悲情,此類作品明顯标示其女性化人格之特點。

唐寅不僅于散曲中有此陰柔心态流露,其詩歌亦時有同樣之表述,諸如:“落花俱是恨”,“杏花零落”,“看花偷灑淚”,“拾得殘紅忍抛卻”,“黃花無主”,“冷落疏籬”可見落花、棄婦,皆為唐寅移情之對象;三者隐然已結為一體。

唐寅陰柔性格之塑造,潛意識早已接受傳統文化對其女性化人格之浸染,并成為早年心性之一部份。對唐寅而言,抛出名途之恨始終壓抑于心,經過長時間之自我消解,不自覺将此刻骨銘心之恨,依傳統文化為文人設計之模式,轉化為纏綿哀婉之怨。當此轉化達成,世棄之恨轉變為夫棄之怨,其女性化人格之塑造亦同時完成。唐寅抒發怨棄情感之“拟女性”作品,充份呈現其陰柔心态,凸顯其女性化人格之特征。


參考文獻:

唐寅:《唐伯虎全集》

姜紹書:《無聲詩史》

莊子撰,陳鼓應注:〈大宗師〉,《莊子今注今譯》

何大成:〈伯虎外編續刻序〉,轉引自《唐伯虎全集》

張廷玉等撰:《明史‧文苑傳》

顧璘:〈唐寅傳〉,《國寶新編》

祝允明:〈夢墨亭記〉,《懷星堂集》

邵毅平:《十大文學畸人‧唐寅》

祝允明:〈唐子畏墓志并銘〉,《懷星堂集》

徐祯卿:《新倩籍》

龔炜:《巢林筆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