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優質雞生态養殖關鍵技術

優質雞生态養殖關鍵技術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15 16:54:28

生态雞養殖的生态要求及關鍵養殖技術

_鐘孟淮等

随着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畜禽産品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對生态環境保護也越來越重視。 近些年,人們提出了生态養殖的概念,而生态養雞則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内容。 通過生态養雞,可以充分發揮草地、林地的潛力,為人們提供優質、安全的畜禽産品,又可以通過生态養殖使環境得到較好保護。 近些年筆者所在團隊對貴州生态雞的技術指導與服務積累了一些經驗。 筆者對生态雞養殖的生态要求和關鍵養殖技術進行了綜述,以供同行及養殖戶參考。

1 生态雞養殖的生态要求與生态保護

1.1 對養殖環境的生态要求

1.1.1 水質及水量要求。 養殖生态雞要求水質未受到任何污染 ,要達到二類以上。 有條件的地方可引入未受到任何污染的山泉水,經蓄水池處理後供雞群飲用;沒有山泉水的地方,可引入自來水,經蓄水池處理後供雞群飲用。 蓄水池的容量可按雞群飲水量和管理人員用水總量的 2~3 倍設計,蓄水池要能獨立供水 5~7 d。 雞群每日飲水量(mL)= 10×雞的數量×雞群平均日齡;管理人員每日用水量(mL)= 20 000×人員數。 蓄水池一般分成兩間,進水間與出水間中間建一個中隔,中隔上 1/2 部分設置木炭過濾網或其他有效過濾器,對進水進行過濾及除菌,以保證飲用水的安全。 蓄水池要求每 6 個月進行一次徹底清洗、消毒及過濾材料更換 。

1.1.2 空氣要求。 飼養生态雞的場地要求空氣未受到任何污染,空氣質量達到優的天數占 95%以上,一般應選擇在遠離工廠等的地方 。

1.1.3 土壤要求。 生态雞一般要求要有一定的放養地,放養地的土壤要求未受到任何污染 ,未使用過除草劑等藥物。

1.2 對飼料的要求

1.2.1 牧草或農作物要求。 放養地種有牧草或農作物供雞群采食,牧草或農作物種植過程中禁用可能給食品安全帶來影響的農藥或肥料,以保證雞群采食的綠色植物為安全飼料。

1.2.2 精飼料要求。 生态雞除了放牧可采食一定的植物性飼料外,還必須補飼一定的精飼料 。 精飼料可自己配制或者購買預混料按說明書進行配制,也可購買全價飼料進行飼喂。 不管采用何種精飼料,都要求飼料中不含危害食品安全的添加劑或藥物,也禁止使用黴變、變質的飼料。

1.3 對藥物的要求 在養殖生态雞的過程中,會投入一些預防用藥或者治療用藥,要求投喂藥物的種類、投喂量、投喂時間均要嚴格遵守國家有關食品安全的規定,不可投喂禁止使用的藥物種類。 用藥時間要保證生态雞出欄時,藥物殘留量要達到安全标準。

1.4 養殖生态雞對生态的保護

(1)養殖生态雞時,要正确處理病死雞、雞糞與污水等。病死雞應嚴格按無害化處理方法進行焚燒或深度掩埋,不可随意丢棄;雞糞應設置專門的堆糞池或用于生産有機肥,防止亂堆亂放對環境造成污染;雞場污水不可亂排亂放,更不可直接放入溝渠或河流,以免對環境或河流造成污染。 污水處理可根據排污量配套建設一個沼氣池或沼氣廠,将所有污水排入沼氣池進行處理,如未建沼氣池則需要修建一個專門的污水池收集污水,經過一定時間的發酵後再用于農作物或牧草的施肥。

(2)用于放牧的牧草地,應采用分區輪牧或分段輪牧方式,防止過度放牧;在休牧期,應使用安全性高的消毒劑進行适當消毒處理 。 在林地放牧時,雞群出欄後應空閑 1 個月左右,并使用無污染危害的消毒劑進行适當消毒處理。

2 生态雞養殖的關鍵技術

2.1 生态雞養殖場地的選擇 選擇生态雞養殖的場地,除了要考慮水源、空氣、土壤外,一般應選擇坡度不大的林地、荒山或牧草地 。 養殖場既要交通便利,又要求離交通主幹道、居民區、工廠、學校等 1 km 以上;同時,養殖場要有充足、安全的水源和電力供應。

2.2 生态雞圈舍的建設 生态雞圈舍應根據場地情況及飼養方式進行建設。

(1)若采用分區或分段放牧方式飼養,每個飼養小區占地 0.067~0.133 hm 2 ,每公頃可飼養生态雞 750~1 200 隻 。

每個小區建設 1 個圈舍,圈舍面積可按每平方米飼養 8~10 隻生态雞進行設計。 圈舍要牢固,能遮風擋雨、防寒保暖;頂面、牆面可用彩鋼夾心闆、塑料扣闆、木闆、竹闆等修建;頂棚一般修成“人”字形雙坡頂,頂高約 80 cm,舍高約 170 cm ,最好建成“吊腳樓式”雞舍,底網一般離地 50 cm。 圈舍内最好搭建 3~5 條栖架;可在地面到圈舍間搭一個簡易梯子,供雞群進入圈舍;圈底下地面應夯實,以便于雞糞收集與清除 。

(2)若采用大群放牧或大群集中飼養,一般采用平養方式。 圈舍一般應坐南朝北;圈舍面積按每平方米飼養 8~10 隻雞進行設計,舍高 1.8~2.2 m,長、寬根據飼養量及地勢來确定,雞舍的結構、形狀及建設材料可根據各地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以結構牢固、利于防寒保暖、利于防疫、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為原則;地面要求簡單硬化,從中間向兩邊設計 2%~3%的坡度,以便于污水流向排污溝;排污溝一般設計在圈舍外周,圈舍側牆每隔 5 m 左右開一個排污孔,用于排出污水;圈底一般鋪上柔軟、幹淨、幹燥的墊料;舍内應設計 1 層或多層栖架。 可根據雞的不同階段選用專用料桶供料。 供水一般使用自動飲水裝置,并根據雞的個體大小調整安裝高度 。

優質雞生态養殖關鍵技術(生态雞養殖的生态要求及關鍵養殖技術)1

2.3 生态雞品種的選擇 生态雞品種一般不選用快大型品種,建議選擇優質地方品種 ,比如在貴州可選擇瑤山雞、黔東南小香雞、興義矮腳雞、竹香雞等 。

2.4 生态雞雞苗的來源與要求

(1)一般生态雞養殖場應購入 65~70 日齡雞苗,養殖場不需要進行育雛階段及脫溫至 70 日齡左右雞苗的飼養管理。 中小型養殖場可解決因技術力量相對薄弱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成活率較高,通過數天的訓練和過渡即可進行放養。購買雞苗時,要求大小一緻、顔色均勻、羽毛清潔且有光澤、眼睛明亮、行動靈敏、腳趾光亮,無拐腿、歪頭、瞎眼、交叉喙等缺陷,一定要剔除病雞、弱雞、殘雞。 雞群要有較好的一緻性,以利于全進全出 。

(2)如果養殖規模較大、養殖場技術支撐及設施設備有保障,也可購入優質雞苗從育雛開始進行全過程飼養,但要求嚴格按不同階段雞群對溫度、濕度、光照、飼養密度及飼料的要求進行飼養管理。

2.5 雞群的放養

2.5.1 雞群放養開始時間的确定。 有的地方在脫溫後7 d 左右開始訓練雞群的放養習慣,但死亡率偏高;有的地方采用“三段式”模式,大大降低了雞群死亡率。 建議選用“三段式”模式,即雞群脫溫後轉移至育成舍内養殖至60~70 日齡,再轉移至放養地雞場開始訓練放養。

2.5.2 雞群放養訓練。 生态雞養殖時适當進行放養,充分利用草地和林地等,以提高雞群的免疫力和禽産品品質。 開始放養訓練時,應選擇在外界氣溫 15~25 ℃時進行;放養地應離圈舍較近且地勢相對平緩,林草不可過高、過密。 放養前3~5 d,每天訓練 2~4 h,此後逐漸延長放養訓練時間 。 放養訓練應由專人負責,并固定收牧的習慣信号,比如剛開始雞群不習慣進入放牧地,可适當人為驅趕;用固定信号收牧時,要與補飼精飼料相結合,一般訓練 4~5 d 即可。 放養訓練時,不可在下雨、下雪天或暴熱天氣下進行,如遇極端天氣應終止訓練,并及時将雞群趕回雞舍 。

2.5.3 補飼精料。 生态養雞僅靠放牧無法滿足其營養需要,必須補飼精飼料。 補飼次數一般為每天 2 次,早晚各 1 次;補飼量可根據放牧地可利用飼料情況進行适當調整,補飼的精飼料必須滿足雞對各種營養物質的需要,包括蛋白質、能量、維生素、微量元素等。 放養雞群在舍外活動時可覓食一些礦物質,因而對礦物質不需要額外補充。

2.5.4 放牧地的防害處理。 一是要防止老鷹抓雞,最好放牧時有專人看護,發現老鷹危害雞群時及時驅離,也可制作假人、定時播放驅趕聲音等防止鷹害;二是要防止黃鼠狼的危害,可通過滅鼠、安裝捕獸籠、适當加養幾隻鵝等措施進行防範;三是要及時清除放牧地的有毒有害物質,防止雞群誤食中毒;四是要根據放牧地情況設置相應的圍欄,防止雞群外逃,阻止其他無關人員或動物進入;五是要适當安裝誘蟲燈具,以降低蟲害 。

2.6 養殖生态雞的疫病防控  生态雞的疫病防控應遵循“以防為主,管防結合”的原則,要重點做好消毒處理與防疫注射,對部分雞病在保證禽産品品質的前提下也可适當用藥,以達到防治或治療效果。 此外,最好使用一些已經證明安全的中藥添加劑進行預防。

2.6.1 消毒。 養殖場應制訂專門的消毒規程并嚴格執行,實行封閉管理,要對環境、進出人員、工具、車輛、廢棄物等進行嚴格消毒處理。 進出口要設置專門的人員、車輛消毒通道,所有人員及車輛均需經嚴格消毒後方可進入養殖場,無關人員原則上不得随意進入養殖場。 養殖場地及相關用具應定期使用安全性高的消毒劑進行消毒處理 。

2.6.2 防疫。 養殖場應制訂科學的免疫程序并嚴格執行,要保證禽流感、雞新城疫、雞痘、馬立克氏病等的正常免疫。 不允許從發生禽流感等疫病的地區購買雞苗。 購買雞苗前要求供貨方要嚴格按照免疫程序進行免疫,雞群進入養殖場後繼續按照制訂的免疫程序進行免疫。

2.6.3 中藥的應用。 目前已将多種中藥添加劑用于雞的飼養。 飼料中添加中藥制劑對生态雞具有預防保健、促進生長的作用。 尤其在我國已禁止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的情況下,可通過添加已證明不影響食品安全的中藥制劑,達到預防與治療的目的。 我國經常使用的中藥添加劑有肉雞增肥劑、免疫增強劑、促蛋劑、疾病治療劑等。

3 結語

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充分利用有效資源發展生态雞養殖是一條很好的“産業振興”途徑,通過這種模式可為人們提供高品質的安全食品。 在生态雞養殖與管理過程中,既要保證環境、飼料、飲水等達到生态養殖要求,同時必須要保護好養殖環境的生态,使生态環境保護與生态養殖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使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得到兼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