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孕婦貧血和正常人貧血的區别

孕婦貧血和正常人貧血的區别

母嬰 更新时间:2024-06-16 13:22:41

本文純屬原創,版權歸本文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孕婦貧血和正常人貧血的區别(為啥女性懷孕後更容易出現貧血)1

懷孕後的女性随時都會被各種不适情況突然“造訪”,前天老苗就接到了一位孕媽周女士,剛到了孕中期,前天中午突然間感到心悸、呼吸急促、胎動也有些異常,并且還有輕微的腹痛,擔心孩子會出意外,周女士沒來得及通知家人就急忙趕來醫院挂了急診,老苗了解完情況随即就幫她聯系了婦産科同事。經過檢查之後,确診周女士是因為嚴重貧血才出現的心悸和呼吸急促,胎兒也因為母體出現異常而受到了一定的影響,而且由于周女士長期貧血,導緻胎兒還有些發育遲緩。

孕婦貧血和正常人貧血的區别(為啥女性懷孕後更容易出現貧血)2

孕期出現貧血是很常見的問題,因為其症狀和孕早期的妊娠反應極為相似,都會出現臉色蒼白、渾身無力、頭暈等症狀,孕媽們經常會将兩者混為一談,于是,就忽略了貧血的問題,等到發現時,就已經非常嚴重了。貧血對于普通人來說,可能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但是對于懷孕的女性而言,貧血可能會使體内産生的抗體量降低、免疫力低下、抗病能力減弱等情況,産後感染的幾率也會增大,而且貧血的孕媽還會因為供氧能力降低,出現心跳加快的情況,從而使血液流動的速度也有所增加,這就會給孕媽的心髒造成負擔。不光孕媽自身會出現問題,胎兒也會因此受到牽連,可能會出現胎兒慢性缺氧,誘發胎兒發育遲緩,還會造成胎兒早産、新生兒貧血、宮内窘迫,甚至增加死胎的風險等。

孕婦為什麼比普通人更容易發生貧血

首先,是自身含鐵量不足。女性由于體質特殊,本就容易發生貧血,而每月一次的月經也會帶走一大部分血量,再加上又不注意補鐵,懷孕以後,身體内所儲存的鐵量就會明顯不足,難以維持身體正常的造血功能。據統計,大多數的女性,在整個孕期需要的鐵元素高達1000mg,平均每日需鐵量為45mg,就年輕的女性而言,正常的含鐵量為2.3mg左右,每日正常攝入15mg,而且女性鐵流失的速度較快,如果沒有達到孕期需鐵量,就說明已經貧血了,需要在孕前做好補鐵工作。

孕婦貧血和正常人貧血的區别(為啥女性懷孕後更容易出現貧血)3

其次,懷孕後的身體和胎兒需要。女性在懷孕後,身體會發生很多變化,所需要的血量也會明顯增多,這樣就導緻了孕媽身體的血液濃度下降,為了使血液濃度上升,就必須有鐵元素的幫忙,自然就會消耗掉孕媽身體内所儲存的鐵了。除了血液濃度的原因,胎兒在發育和胎盤形成的時候也需要鐵元素的參與,胎兒的成長需要血液,就隻有從孕媽這裡獲取,而孕媽體内的血液隻夠自己使用,如果分給了胎兒,自己自然就會發生貧血了,而且,随着胎兒不斷長大,還需要更多的血液來支持,孕媽就更加需要補鐵了。

最後,飲食上忽略了補鐵。現在女性大多數都是上班族,平時工作忙,吃飯都是随便解決,根本顧不上營養問題,就會造成體内鐵的缺乏。而懷孕初期,經常會出現惡心、孕吐等情況,更加沒有食欲,如果飲食上再得不到補充,加上孕吐就會導緻鐵元素大量流失,而且還會影響到腸胃的正常吸收,缺少了鐵,孕媽自然就會貧血了。

懷孕期間如何預防貧血

1、孕期補血就是要補鐵。孕媽可以選擇一些含鐵豐富的食物進行補鐵,比如瘦肉、雞蛋、動物肝髒等,豆制品也是含鐵量較多的食物,還可以多吃一些面食,面食要比大米的含鐵量多,而且容易消化。同時,還需要多吃水果和蔬菜,不僅能夠補鐵,而且水果和蔬菜中的維生素C還可以促進鐵在腸道中的吸收。

孕婦貧血和正常人貧血的區别(為啥女性懷孕後更容易出現貧血)4

2、多吃一些高蛋白食物。孕媽貧血隻補鐵還不行,還要注意補充蛋白質,因為蛋白質可以和鐵一起制造血紅蛋白,增加血液濃度。孕媽可以選擇一些高蛋白的食物,比如瘦肉、豆制品,牛奶可以在睡前喝一杯,可以補充蛋白的同時,還有助于孕媽睡眠。

3、如果缺鐵嚴重可以考慮補充鐵劑。孕期如果缺鐵嚴重的話,可以考慮使用藥物補充鐵元素,當然,這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才可以。補鐵的藥劑主要是易于吸收的活性鐵,也可以選擇注射式的方法,迅速補充鐵元素來緩解孕媽因缺鐵造成的貧血症狀。

4、按時産檢。懷孕期間,孕媽一定要及時進行産檢,這樣可以及時發現身體是否出現異常,以便及時治療。

我是老苗——一名80後超級奶爸,也是醫院裡最炸眼的男性護士長,扛得動“病号”,搬得動病床!在孕育新生命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或者困惑都可以來問老苗,希望老苗的建議可以幫助孕媽們減輕煩惱,讓我們一起攜手,為胎寶的健康保駕護航!

孕婦貧血和正常人貧血的區别(為啥女性懷孕後更容易出現貧血)5

更多母嬰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