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地球闆塊變遷史

地球闆塊變遷史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04 07:47:13

據美國《大衆科學》月刊網站近日報道,在地殼以下幾百公裡的地方,隐藏着地球内部的另一個海洋。它很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這個海洋沒有波濤洶湧,水中沒有魚兒遊動。事實上,組成這個海洋的隻能勉強稱作水:水已經分解成了氫氧原子混合物,并與周圍的石頭産生了化學連接,這是個存儲态的海洋,或者說大部分是存儲态的海洋。

法國克萊蒙特大學地質學家丹尼斯·安德羅特和納塔莉·博爾凡-卡薩諾瓦開發出一種新模型,模型顯示,這種處于流動狀态的水比之前預計的要多。當地幔中的固體岩石——地殼和地核之間的土層——中的化學解離水達到飽和時,它就可以轉化成富含水的熔融泥漿。當它出現時,它就會向上,向地殼滲透。研究人員稱之為“地幔雨”。

正如大氣、冰川、湖泊、河流、含水層和海洋之間的水循環影響海平面,雨水的豐饒程度以及幹旱的頻率、地幔和地表之間的水交換也決定了地球的宜居性。科學家已經知道,通過俯沖構造闆塊,水可以被拖入地幔,并通過火山噴發、深海熱泉、海洋闆塊産生新的地殼等現象帶回地表。如果地幔和地表之間的深部水循環處于平衡狀态,地球的海平面就會保持穩定。不然的話,我們這顆星球要麼是汪洋一片,看不到陸地,要麼就是幹涸的大地,不見水源。

數十億年來,地球的宜居性因海平面一直保持相對穩定而受益匪淺。然而,根據以前對地幔的研究結果,情況可以是截然不同的。根據此前對深部水循環力學的了解而進行的估算顯示,注入地幔的水量幾乎是釋放回地表水量的兩倍。

安德羅特說:“地表以下大約410公裡處有一層可以容納大量水。一般認為水應該永遠待在那裡。如果真是如此,水就該被鎖在地幔中,地表的水也會慢慢減少。”

但這正是地幔雨的作用。安德羅特和博爾凡-卡薩諾瓦發現,地幔雨水的量足以保持深部水循環的平衡。

為了找到地幔雨,研究人員觀察了下沉的岩石以及岩石包裹的水深陷到地幔中會發生什麼。他們發現,随着岩石下降,不斷升高的溫度和壓力會導緻岩石熔化,從而釋放出水。

“熔化物就像泥漿。”安德羅特說。想象一下由砂礫和泥漿組成的糊狀混合物,那麼将砂礫粘合在一起的泥漿就是地幔雨。随着更多的岩石熔化,更多的水從岩石中解放出來,足夠輕之後就開始上升。事實上,水與上地幔的礦物質結合在一起,降低了熔點,導緻更多熔融出現,并釋放出更多的水,以此循環往複。

沒有參與這項研究的加州理工學院地球和行星科學家吉典宮崎(音)稱,這顯示了除地幔本身全球規模對流之外,可能還有另一種方式可以把水輸送到地表。

吉典宮崎說:“總的來說,水不喜歡處于岩石階段。它們似乎更喜歡熔融階段,而且傾向于向上滲透。”安德羅特則表示,還需要做更多研究才能了解水以這種方式逃逸的程度。

地幔雨模型還顯示,目前上地幔有一片海洋。安德羅特說:“加之地表的海洋,這将确保地球表面永遠有水存在。”

吉典宮崎說:“關于深部水循環,我們仍有很多東西要了解。事實是,它以一種驚人的方式讓地球的海平面在過去5億年内保持相對穩定,且今後大概率仍将持續。得益于此,地球才能保持一個适宜生存的環境。”

地球闆塊變遷史(地殼下海洋讓地球成為宜居星球)1

圖片說明: “地幔雨”通過火山噴發和深海熱泉等現象被帶回地表,由此使地幔和地表之間的深部水循環處于平衡狀态。(視覺中國)

來源:參考消息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