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陸遊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鹭,草深無處不鳴蛙。
箨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
歎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瓯茶。
簡析:
這詩是陸遊晚年後居山陰時所作。八句詩前六寫景,後二結情;全詩緊緊圍繞“幽居初夏”四字展開,四字中又着重寫一個“幽”字。景是幽景,情亦幽情,但幽情中自有暗恨。
夏夜追涼
宋代:楊萬裡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簡析:
全詩僅四句二十八字,該詩撇開了暑熱難耐的感受,而僅就“追涼”着墨,以淡淡的幾筆,勾勒出一幅夏夜追涼圖,表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
初夏
宋代:朱淑真
竹搖清影罩幽窗,兩兩時禽噪夕陽。
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簡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末夏初的景象,同時也借景抒發了人郁郁寡歡的心情。
客中初夏
宋代:司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簡析:
前兩句寫雨後初晴的景色,後兩句的景物描寫是有寄托的。第三句的含意是:我不是因風起舞的柳絮,意即決不在政治上投機取巧,随便附和;我的心就像葵花那樣向着太陽,意即對皇帝忠貞不貳。詩人托物言志,筆法委婉含蓄。
夏意
宋代:蘇舜欽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莺時一聲。
簡析:
此詩無一句不切夏景,又句句透散着清爽之意,讀之似有微風拂面之感。
初夏絕句
宋代:陸遊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
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簡析:
時代混亂,陸遊為什麼如此說呢?可能是看到夏日作物生機勃勃,心中不免生出對太平盛世的期盼之情,也可能是眼前的自然美景暫時讓他忘記生在亂世的煩惱憂愁。
夏日山中
唐代:李白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脫巾挂石壁,露頂灑松風。
簡析:
詩中描寫的夏日中生活的場景,真實、貼切地展現了夏日山中和山中夏日的景象。
山亭夏日
唐代:高骈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簡析:
詩寫夏日風光,用近似繪畫的手法:綠樹陰濃,樓台倒影,池塘水波,滿架薔薇,構成了一幅色彩鮮麗、情調清和的圖畫。
初夏遊張園
宋代:戴複古
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晴陰。
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簡析:
《初夏遊張園》屬于田園詩,色調明麗,氣氛熱烈,意境優美,生活氣息濃郁。這首詩寫的是江南初夏時人們宴飲園林的生活情景。
夏晝偶作
唐代: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幾熟眠開北牖。
日午獨覺無馀聲,山童隔竹敲茶臼。
簡析:
此詩前兩句寫盛夏暑氣催得詩人靠着案桌沉沉睡去之情景;後兩句寫四周空無一聲,惟見村童在竹林搗臼煎烤茶葉。全篇可謂簡而佳妙:暑熱使人醉如酒,比喻生動;眠覺而無聲,點出夏日午後之靜谧;山童敲茶白,其聲遠而清脆,“茶”又使人滋生解渴清涼之意,有如“心靜自然涼”之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