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鄭亞麗 王雨紅
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該地區居民的富裕程度。
在浙江,提起人均可支配收入,杭州毫無懸念是“一哥”。不過,若細分到城鎮和農村,局面略有變化。
今年一季度,浙江11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最高的當屬紹興的25598元,力壓杭州和甯波;而嘉興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5108元,居11市首位。
紹興城裡人錢包最鼓
五年内人均要破十萬元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裡,紹興錢袋子最鼓,這一結果讓人有點意外。
要知道,向前追溯3年,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前三甲一直是杭州、甯波和紹興。
今年一季度,紹興城鎮居民非常争氣,收入躍居全省第一,分别比甯波和杭州高出795元和1451元。
25598元,這個數字别說放在浙江,跟上海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23772元、北京的22274元相比,也完全拿得出手。
那麼,紹興城裡人的錢袋子為啥那麼鼓呢?
從收入構成看,可支配收入包含工資性收入、經營性淨收入、财産性淨收入和轉移性淨收入。
紹興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工資性收入為14641元,仍占大頭。這也意味着,居民收入,歸根結底還要取決于地方的經濟發展狀況。
就紹興來說,其經濟實力之強更體現在區縣一級,很多特色産業在全國範圍内都首屈一指。比如柯橋的紡織業,諸暨的襪業、珍珠業等,都是當地居民富民的底氣。
具體來說,錢袋子穩中有進,和經濟運行開局穩定不無關系。
觀察紹興一季度數據會發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4%,居全省第3位,同比提升7個位次;外貿出口增長38%,居全省第2位,同比提升9個位次,經濟順利實現“開門穩”“開門好”。
正如GDP同比增長5.3%一樣,紹興經濟發展的良好态勢傳導到居民的收入上,也就有了同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9%。
就業穩定,也是城鎮居民工資性收入持續穩定增長的直接原因。一季度,紹興城鎮新增就業10.48萬人,增長22.7%。
除了工資性收入外,去年紹興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标準和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均有所上調,也增加了居民人均轉移淨收入,進一步為城裡人的錢包加“料”。
不光要讓城裡人的錢袋子更滿。今年初,紹興市第九次黨代會上,紹興就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出了一個目标,“力争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0萬元”!
這意味着,不光是城鎮,所有紹興人的錢袋子都将在五年内快速鼓起來。
看看一季度紹興城鎮居民25598元的“戰績”,這個有“錢景”的目标,還真不是喊一喊的。
嘉興農民生活最富
村村都是“百萬富翁”
嘉興農民,又站上了浙江榜首。
據國家統計局嘉興調查隊住戶抽樣調查顯示,2022年一季度嘉興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08元,居浙江11市首位。
事實上,截至2021年,嘉興農民收入已連續18年居全省首位。
嘉興農民為何如此“有錢”,他們賺錢的秘籍是什麼?
“持續念好‘增、創、提’三字訣。”嘉興市委副秘書長、市農業農村局黨委書記、局長潘侃向湧金君透露,三字訣即增強村級集體經濟,創新機制方法,推動低收入農戶提高收入。
作為統籌城鄉發展先行地,2009年起,嘉興市委市政府就連續出台四輪“強村計劃”,從資金、土地、信貸等方面對各村加以扶持。同時,全市各個行政村因地制宜、各顯神通。
比如因“資源禀賦”較差而發展吃勁的村,通過“飛地抱團”強村項目,由縣級統籌、跨鎮發展,鼓勵村子将低效土地進行整治複墾,騰出用地指标,異地“飛”到規劃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等優勢地段抱團發展物業經濟,先富帶後富,變“輸血”為“造血”。
如今,嘉興所有村集體年經常性收入有點強——均超120萬元,村村都是“百萬富翁”,其中70個村是“千萬富翁”。
農業經濟開發區,為強村富民提供了新思路。近年來,嘉興牢牢把住鄉村産業振興這個關鍵,首創農業經濟開發區模式,市、縣兩級均出台政策,對農開區建設給予最高9000萬元扶持,并突出一二三産聯動開發,推動融合發展。
目前嘉興已實現7個縣(市、區)農業經濟開發區全覆蓋,這片土地上正崛起一個農業“矽谷”。
平湖市廣陳鎮就嘗到了“甜頭”。2017年,全省首個農業經濟開發區在這個小鎮揭牌成立,昔日人們眼中的“窮鄉鎮”,用了不到4年時間,建成嘉興首個全國農業産業強鎮、部省合作鄉村振興示範點,先後落戶國際植物新品種研究院等農業現代化企業38個,總投資超40億元。
在“提低”路上,嘉興還想方設法建立了一個個“造血機”,為低收入農戶巧設“增收密碼”。
嘉善建立“共富大棚”,農民“家門口”上班拿工資;平湖打造智創園項目,發揮政策兜底效應,農戶變身“股東”領分紅;桐鄉創新“奔富十法”,通過轉移就業、消費幫扶等方法,确保農村同步高水平全面小康……
眼下,嘉興又立下“小目标”:到2025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6萬元,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2萬元。
嘉興鄉野間,農民“向往的生活”徐徐展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